慧海禅师是建州人。跟随越州大云寺智和尚受业。禅师初次参拜马祖,马祖问:“从何处来?”禅师道:“从越州大云寺来。”马祖又问:“来此处打算做什么?”禅师道:“来求佛法。”马祖道:“我这里一物也无,求什么佛法?自家宝藏不顾,抛家乱走干什么!”禅师问:“什么是我自己的宝藏?”马祖道:“就是现在问我的,是你的宝藏。一切俱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须外求?”禅师听了这席话,立刻识见到自己本心。于是省悟,欢喜雀跃,礼谢马祖。在马祖身边侍奉六年后,因授业老师年迈,于是,回家奉养业师去了。禅师隐瞒踪迹,收敛才华,从外表看,像是一个木讷笨拙之人。自撰《顿悟入道要门论》一卷。法侄玄晏偷偷拿出江外,呈马祖。马祖览毕,对众僧道:“越州有大珠,圆明光透自在,没有遮蔽的地方啊!”
当时有法师数人来谒见慧海禅师,问:“想提个问题,禅师能回答吗?”禅师道:“深潭月影,任意撮摩。”法师问:“什么是佛?”禅师答道:“清潭对面,不是佛是什么?”众皆茫然。良久,僧又问:“禅师说什么法度人?”禅师道:“贫道未曾有一法度人。”僧人道:“禅师们都如此。”禅师却问:“大德说什么法度人?”僧道:“讲《金刚经》。”禅师问:“讲了多少座?”答道:“二十余座。”禅师道:“此经是谁说的!”僧人大声道:“禅师作弄人,难道不知道是佛说的吗?”禅师道:“如果说是如来说此法,则为谤佛。是别人不理解我所说之义。如果说此经不是佛说,则是谤经。请大德说说看!”僧人无言以对。稍后,禅师又问:“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大德请说说看:哪个是如来?”僧人道:“说到这里,我却迷惑了!”禅师道:“你从来未悟,说什么迷惑?”僧人道:“请禅师为我讲解。”禅师道:“大德讲经二十余座,却不识如来!”僧人行礼道:“愿你开启我。”禅师道:“如来,就是众法如义,怎么能忘记?”僧人道:“是众法如义。”禅师道:“大德!是还是不是?”僧人道:“经文分明,怎么会不是?”禅师道:“大德真实吗?”僧人答:“真实。”禅师道:“木石真实吗?”僧人答:“真实。”禅师道:“大德像木头一样,真实吗?”僧人答:“没有两样。”禅师问:“大德与木石有何区别?”僧人无言以对。良久,僧人问:“怎么能够大涅槃?”禅师道:“不造生死业。”僧人问:“什么是生死业?”禅师道:“求大涅槃,是生死业。舍污垢而取洁净,是生死业。有得有证,是生死业。不脱对治门,是生死业。”
有行者问:“心就是佛,哪个是佛?”禅师道:“你怀疑哪个不是佛?指出来看看!”行者无言以对。禅师道:“省悟了到处都是佛,不悟则永远与佛疏远。”
有僧人问:“世间有无超过自然的法?”禅师道:“有。”又问:“何法能超过自然?”禅师道:“能知晓自然的法。”又问:“元气是不是道?”禅师道:“元气是元气,道是道。”僧人道:“如果是这样,那应该有二了。”禅师道:“知无两人。”又问:“何为邪?何为正?”禅师道:“心追逐物为邪,物从心为正。”
有人问:“儒、释、道三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禅师道:“大量之人用它就相同,小机之人拘于它就不同。总是从同一性上看,机见差别而成为三教。迷惑省悟在人,不在教的相同与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