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继彻禅师

作者:出处:
分享到:

 
    郢州芭蕉山继彻禅师初次参见风穴时,风穴问他:“如何是正法眼?”禅师答:“泥弹子。”风穴认为他很奇异。

    后来,继彻禅师去拜谒芭蕉慧清禅师。慧清禅师上堂借用仰山的话道:“两口都无舌,此是我的宗旨。”继彻禅师顿时有所省悟。

    继彻禅师做了住持后,有僧问他:“如何是林溪境?”禅师答道:“有山有水。”僧人问:“如何是境中人?”禅师回答:“三门前,佛殿后。”僧又问:“如何是深深处?”禅师答道:“石人开石门,石锁两头摇。”

    一天,禅师上堂道:“昔日如来佛在波罗奈国,梵王请佛讲法,如来不得已而讲,屈抑了宗风。随机缘施教,于是有了三乘教法的名称,流传在天上人间,至今光扬不息。若依凭祖宗门下,就如天地一样悬殊。即使上上根机之人,顿时超脱也无异。怎么是混融一句?还有人道得出么?若能道得,就有参学眼。若道不出,就天宽地窄。”禅师说完便下座离开。

    一天,禅师上堂道:“眼中无翳,空里无花。水涨船高,泥多佛大。莫要问来,我也无答。会么?问在答处,答在问处。”禅师说完便下法座。

    僧人问:“三乘教法、十二部类经典就不问了,只问如何是宗门一句?”禅师答:“七纵八横。”僧又问:“如何领会?”禅师答道:“泥里倒,泥里起。”僧又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禅师答:“着体的汗衫。”僧接着问:“如有一人不舍生死,不证涅槃,禅师你还提携他么?”禅师答道:“不提。”僧追问:“为什么不提?”禅师道:“林溪我粗识好恶。”

    另一僧问道:“如何是吹毛剑?”禅师答道:“透。”僧人问:“使用者如何?”禅师答道:“钝。”僧又问:“孤寂无依时如何?”禅师答:“不是衲僧本分事。”僧又问:“如何是衲僧本分事?”禅师回答:“要行就行,要坐就坐。”禅师有偈道:“芭蕉的旨,不挂唇齿。木童唱和,石人侧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