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宗义柔禅师

作者:出处:
分享到:

 
    庐山归宗义柔禅师一日开堂升座,维那(佛教寺院内管理僧堂僧众修持事务的僧职,与上座、寺主合称“三纲”,位在上座、寺主之下。——译者)敲槌道:“法席龙象之众,当看第一义。”禅师问道:“若是第一义,又怎么观?这么说,又落在何处?是让人观,还是不让人观?请各位先德和上座,共同来证明。后辈初学禅之人,莫将话语叫作反问语、倒靠语。有疑请问。”有僧立即问:“诸佛出世,说法度人,感天动地。和尚你出世,有何祥瑞?”禅师反问道:“在人天大众前说梦语作什么?”

    又有僧问道:“昙花花开人人皆看见,知晓本无心这事又如何?”禅师道:“胡言!”僧人道:“这么说,南能就别有深深旨,不是心心人不知。”禅师道:“这事须满足丛林。”

    一天,一僧来问:“昔日的金峰,今日的归宗,未知是一还是二?”禅师答道:“感谢你的证明。”僧又问:“法眼一箭,直射归宗。归宗一箭,当射何人?”禅师告诫道:“莫诽谤我法眼。”

    又来一僧问禅师道:“今日知军亲证,法师在何处报答深恩?”禅师道:“让我说什么呢?”然后回答他:“一问一答,也无了期。佛法也不是这般道理。诸位,今日之事,故非我本意。老实讲,从来住山岂有意,向来成佛也无心。大概是因为知军的请教,寺僧诚心,才到这里,总要说个什么才行,不然怎么熟悉呢?若不信,如古人道:相逢欲相唤,脉脉不能语。怎么领会?若领会,就能报不报之恩,足以助无为之化。若也不领会,莫道长老开堂只举古人语。此之盛事,天高海深,况且教喻不及,更不敢赞祝皇帝的教化,回向清列。为何呢?我只有像古人道的:‘我将长久为你们祈祷!’何况是当今的圣明者呢?再见!”

    一位僧人问:“如何是空王庙?”禅师问他:“莫非少了神?”僧人又问:“如何是庙中人?”禅师答:“刚才没乱讲。”僧人再问:“灵龟未显兆时如何?”禅师答道:“是吉是凶。”僧人道:“未通达其根源,请师接引。”禅师回答:“你已通达也。”僧人接着问:“通达后如何?”禅师道:“始终不应这么问。”禅师反问僧人:“看什么经?”僧人答:“《宝积经》。”禅师又问:“既是沙门,为什么看《宝积经》?”僧人无语。禅师自答道:“古今同用无极。”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