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罗汉院守仁禅师一次上堂道:“只据如今看,可明白谁亏欠谁剩余。虽然如此,这仍是第二义。上座若想明达透彻,究竟是一还是二,更须仔细看。”
有僧人问禅师:“如何是祖师西来的真实意?”禅师反问道:“而今是什么意?”僧人又问:“如何是涅槃?”禅师回答:“生死。”僧人接着问:“如何是生死?”禅师道:“刚才你说什么!”
一晚,众僧参见禅师,禅师道:“万物本来无处所,一轮明月印心池。”说了便归方丈。
后来,禅师住持报恩寺。一天上堂问道:“报恩这里还不曾拣话给人听,今日与各位上座拣一两句话,还乐意么?各位上座,鹤腿长,鸭腿短,甘草甜,黄连苦。怎么分辨,还适合你们的雅意么?各位上座,莫非是血脉不通,泥水有隔么?莫要错误地领会。珍重!”
有僧人问禅师:“如何是无生之相?”禅师答:“舍身受身。”僧人道:“这么讲,就是生死无过也。”禅师道:“料想你也这么领会。”接着又道:“人人皆备理,个个都圆常。”僧人听后便问:“如何是圆常之理?”禅师答:“无事不是参差不齐。”僧人道:“这么讲,就能纵横法界也。”禅师对他道:“巧说有何难。”
有僧人问:“如何是不用三寸之舌?”禅师答道:“你问我答。”
一天,禅师问一僧人:“从何处来?”僧人答:“福州来。”禅师道:“跋涉这许多山岭,哪个是上座自己?”僧人答道:“我亲自离福州。”禅师又问:“只是这么,别的还有没有商量?”僧人问:“还有什么商量?”禅师道:“你话说错也。”
有僧人问:“不忘缘尘,请师接引。”禅师问:“叫什么作缘尘?”僧人道:“若不询问,怎么平息疑情?”禅师道:“若不是今日,便作为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