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瑞龙院幼璋禅师,是唐朝相国夏侯孜的侄子。大中初年,他伯父凭借司空身份出镇广陵。幼璋方才七岁,游览了慧照寺,听到僧人诵《法华经》,便要求出家。伯父开初不允许,因幼璋拒绝饮水进食,不得已答应了他。幼璋师从慧远禅师,后游历各个禅会,在薯山禅师和白水禅师那里,都接受了心诀。咸通十三年,幼璋至江陵,腾腾和尚嘱咐他道:“你往天台寻一静处栖身,遇到安处就留下。”后来又碰见憨憨和尚,和尚抚着他的肩道:“你离开我四十年后,有一巾子山下的菩萨,在江南为王,到那时我们佛道就昌盛了。”不久,幼璋到达天台山,在静安乡创立福唐禅院,便契合了腾腾和尚之言。后来又住在隐龙院。
中和四年,浙东出现饥荒和瘟疫,幼璋禅师在温、台、明三郡收拾遗骸安葬,当时的人称他悲增大士。雪峰曾前去见他,留下棕榈拂子便离去。天佑三年,钱王派使节童建带着衣服香药,入山请禅师,禅师随童建到王府。钱王为他题名“志德大师”,让他住在功臣堂,每日亲自去问法。禅师请求在天台山建金光明道场,每年让各郡僧俗前来聚会,钱王答应了他。道场十分盛大,一月后才散(光明大会始于禅师也。——译者)。
禅师将辞别归山,钱王更加留恋,便在王府所在城市建了瑞龙院(文穆王改为宝山院。——译者),延请禅师开坛讲法。这时禅门兴盛,正应了憨憨和尚的悬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