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子义青禅师

作者:出处:
分享到:

 

    舒州投子义青禅师,青社李氏之子。七岁时即颖悟异常,前往妙相寺出家,测试经义得到济度。他研习百法论,不久叹道:“三只(即三支,指佛理。——译者)路途遥远,自我困窘有何益处?”于是到洛阳听《华严经》,洞晓经义宛若贯串珍珠。他曾读各大丛林的菩萨偈,读到某处心里即自悟本性,猛然省悟道:“佛法须离开文字,怎么可以宣讲呢?”于是,他放弃了游学各宗讲席。当时圆鉴禅师住在会圣岩,一天晚上,梦见畜养了一只青色鹰,这是吉祥的征兆。到早上义青禅师来了,圆鉴禅师以礼延请他,让他看外道问佛“不问有言、不问无言”因缘(指得以形成事物,引起认识和造就业报等现象所依赖的原因和条件。——译者)。

    过了三年,有一天,圆鉴禅师问他道:“你记得话头(即公案。公案原指官府判决是非的案例,禅宗借用它指前辈的言行范例,以供参学者从中领会禅的意旨,广义地说,禅宗祖师“上堂”所发表的看法,是公案;师徒间、弟子间的“机锋”、现存的全部禅师语录,也都是公案。——译者)吗?尝试举来看看。”义青禅师打算回答,圆鉴捂住他的嘴。义青禅师了然开悟,于是行礼拜谢。圆鉴道:“你妙悟玄机了吗?”义青禅师答道:“假若悟透了也必须吐掉。”当时资侍者在旁边,说道:“青华严今日如病得汗。”义青禅师回头看着他道:“理当堵住你的狗嘴,若再唠叨,我就要呕吐了。”从此又经过三年,圆鉴这时才拿出洞山宗旨给他看,完全与义青所悟妙合。圆鉴以大阳禅师的衣钵相托,嘱咐道:“代我承续他的宗风,不要长久滞留在此,应该好好保护受持。”于是书偈送行,叫他去依托圆通秀禅师。义青禅师到了那里,不参究问疑,只是贪睡而已。执事僧禀报秀禅师道:“禅堂里有个僧人天天睡觉,应当施行寺院法规。”秀禅师问:“是谁?”执事僧道:“义青上座。”秀禅师道:“不可,待我问过再说。”秀禅师就拖着手杖进了禅堂,见义青正在睡觉,于是敲击禅床呵斥道:“我这里没有闲饭给上座吃了睡大觉。”义青道:“和尚叫我干什么?”秀禅师道:“为何不去参禅?”义青道:“美食不适合饱人吃。”秀禅师道:“怎奈不认同上座的大有人在。”义青道:“等到认同,又能做什么?”秀禅师问:“上座曾见过什么人?”义青答道:“浮山法远。”秀禅师道:“怪不得如此顽劣无赖。”于是握手相对而笑,一同去方丈禅室。从此,义青禅师道名甚盛。义青禅师示寂(就是涅槃。——译者)前,书写一偈道:

    两处住持,无可助道。珍重诸人,不须寻讨。

    扔下笔就去世了。义青禅师的遗体火化时,有很多灵异现象,获得的五色舍利,同灵骨一起,在寺北三峰庵造塔安放。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