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秘色瓷的几个问题

作者:出处:
分享到:

 
    越窑青瓷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内容,“秘色瓷”又是越窑青瓷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自从1987年、1988年陕西省法门寺考古队对法门寺地宫进行科学发掘时,在地宫里发现精美瓷器16件,其中秘色青瓷14件①。这些瓷器大部分在《监送真身使随真身供养道具及金银宝器衣物帐》碑中明确记载为“秘色瓷”。这样下藏的秘色瓷实物和文字记录对上了号,长期以采陶瓷界争议的“秘色瓷”问题就算解决了。但是围绕秘色瓷研究,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地探讨下去,本文拟就以下三个问题试谈一点粗浅的认识,望各位学者指正。

    一、“秘色瓷”标志青瓷工艺的成熟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十四件越窑青瓷,有一件长颈八棱瓶、2件侈口折沿碗、2件五曲荷口碗、5件五曲莲瓣口盘、2件漆平脱银釦碗。这批越窑青瓷和以前发现的唐、五代大墓,特别是吴越王钱氏家族和功臣大墓出土的越窑青瓷一样,都作得简洁典雅,端庄规矩,线型优美。器物的口、腹、底各个部位,瓶颈、颈腹之间的棱线,甚至器底垫烧的小支钉都一丝不苟。胎体的厚薄与造型结构处理得十分协调。浅灰色胎体,致密细腻,颗粒均匀纯净,没有杂色,窑裂、断层和起泡的现象。青釉釉层晶莹润泽,通体一致,如宁静的湖水一样,清沏碧绿。器物形体没有翘菱、夹扁、歪扭变形的现象。釉层均匀,没有任何污染的现象,这些情况说明青瓷工艺成熟了。要达到如此高超的水平,瓷土的开采必须严格的选择,原料加工必须把粉碎、淘洗、挖冻和陈腐的关口,才能颗粒均匀,增强成型稳定性。才能精致悦目,完美无缺。成型操作时要控制好中心轴线,安排好各部位的厚簿分寸。釉料的配置上必须与胎完全适应,烧窑时要能科学地控制温度和火焰气氛。还原火焰必须要准确。只有这样,青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李国祯等科学工作者在《历代越窑青瓷胎釉的研究》论文中指出:唐代越窑青瓷这个时期,青釉蓝光区的反射率最高,釉色最青最好,“说明越窑青瓷在唐代用龙窑还原火焰烧制青瓷技术已经达到了更加成熟的地步。”②秘色瓷造型上的宏伟气度,釉色上的青翠莹亮,表现出制瓷工匠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创造才能,正是他们的创造性劳动,把青釉工艺提高到历史的新水平。

    二、秘色瓷表明青瓷社会影响的扩大

    越窑青瓷的工艺成就和艺术魅力,使它的社会影响增大。赢得了高度评价。文人称赞它“如冰似玉”,诗人歌颂它美丽的颜色为“千峰翠色”、“嫩荷涵露”、“古镜破苔”,形容它的造型为“圆似月魂”、“轻如云魄”等。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成为千古绝唱。

    唐朝社会,经过七世纪初立国,到八世纪中叶一百五十多年的发展,国威强大,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成为举世瞩目的大唐帝国。从八世纪中叶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势力膨涨、内部矛盾加剧。统治集团的腐败和争斗结果,引发出日益剧烈的战争。一向作为经济中心,欣欣向荣的北方,逐渐走上了衰败的道路。南方破坏较小,经济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九世纪后半期,唐王朝进入第二次藩镇战争的高潮,社会经济遭到更大的破坏。法门寺地宫珍宝主要供奉者唐懿宗继位时,正是唐朝开始趋于大崩溃的开端,从裘甫起义开始,农民起义的浪潮此伏彼起。法门寺封地宫那一年,乾符元年(874年)就暴发了王仙芝起义,次年就是黄巢起义。所以唐王朝在法门寺修建护国真身宝塔,以及保存供养佛指舍利的地宫,是以极为虔诚的心态来祈求佛祖对王朝和王室家族的保祐。对放置地宫中的法器和供养物品必然极端精良和珍贵,以示心诚和隆重。凡用皇室特权能得到的东西,无论是国产的金银珠玉,还是远邦的琉璃宝货,都要一流的,最贵重的。这些最贵重的供奉物中,就有越窑青瓷,这是我们第一次看到越窑青瓷进入最高统治集团生活圈子的实物,而且在记录皇室供奉器物的物帐上称为“秘色瓷”。它生动地表明瓷器与君主、皇室、佛教的密切关系,进而体现了瓷器工艺社会地位的提高,这对封建制度下瓷器手工业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瓷器主要原料为粘土,本质上投有黄金、白银、玉石、珠宝、水晶、甚至丝绸等质料贵重。一向由民间作坊生产,作坊都建在有瓷土矿藏的山乡,产品不象上述物品那样普遍受到人们的称赞和追求。公元九世纪以前文献记载很少。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青瓷器唐朝皇帝用来供奉佛祖释迦真身舍利各种供物的一种,加上秘色瓷的名称,表明这类青瓷与金银珠宝一样成为最高统治集团追求的奢侈品。公元九世纪后半叶以后,高质量的越窑青瓷,以及受越窑影响的而发展起来的青瓷,在社会上出现就比较多了。五代时期由于吴越国社会比较平静,在海外贸易事业发展的刺激下,越窑青瓷得到突出的发展,这当中包括高质量的秘色瓷。像《十国春秋》、《吴越备史》、《宋会要》等书记载,吴越钱氏向唐、宋等强大政权进贡的“金棱秘色瓷器”、“釦金瓷器”、“金银饰陶器”等,少则一百五十事,多则五万事,到宋太祖太宗两朝进贡奉的瓷器达十四万件。宋朝政府对越州地区青瓷很重视,宋周密《志雅堂杂抄》后集第三集,《诸玩》记载:“李公略所藏雷威百衲琴内腹两旁题云:太宋兴国七年,岁次壬午,六月望日,殿前承旨监越州瓷窑务赵仁济再补修吴越国王百衲奋威琴……”。太平兴国三年壬月钱俶献给于宋,吴越亡宋不久,宋王朝派殿前承旨去监理窑务,说明这一带瓷器生产仍然很兴旺。考古调查中宋代越窑青瓷窑址很不少。在上林湖周围有许多窑址属宋代,还发现刻有“太平戊寅”铭款的青瓷片。鄞县郭家峙窑,沙叶河头,东吴窑,小白市等窑就是宋代的,鄞县东钱湖边的郭家峙窑规模还很大,发现刻有北宋雍熙二年(985年)铭款的青瓷碾糟。越窑青瓷碗等。河北、北京、内蒙古等辽墓中也出土质量相当高的越窑青瓷③。

    由于越窑青瓷高超的技艺和社会声望,影响深远,许多地方的青瓷受到影响,把越窑青瓷作为模仿的对象,唐代婺州窑、瓯窑、长沙铜官窑、岳州窑许多产品和越窑相似,在造型风格、釉质釉色和施釉工艺等方面很难和越窑青瓷分开。进入十世纪以后,南北各地的青瓷窑,在兴办初期普遍学习越窑工艺,产品有明显的越窑风格。经过相当一段时间发展之后,这些窑才创造出自己的风格。北方陕西耀州窑,玉华宫窑晚唐五代烧白瓷、黑瓷、青瓷。其中青瓷明显学越窑,青瓷风格一直到北宋初期还可以看到越窑的影响,著名诗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云“耀(州)青瓷器,谓之‘越器’,似以其类余姚县秘色。”④龙泉青瓷在浙江西南端,越窑青瓷之后,浙江又一个巨大的瓷窑体系,龙泉青瓷窑系建立的初期受越窑青瓷的影响,比其他各省的青瓷窑都明显。庄绰《鸡肋编》卷上《龙泉佳树与秘色瓷》中提到:“处州龙泉县多佳树,……以出青瓷器,谓之秘色。”江西景德镇建窑烧瓷之初,也学习越窑青瓷风格。景德镇黄泥头窑,考古工作者调查中发现五代时期的青瓷,越窑风格很突出,要不是看器底的垫烧窑具的特征,很难将它们分开。安徽省绩溪县发现规模巨大五代至北宋的窑群有七处之多,考古工作者对对面窑进行了发掘。产量最大的是青瓷,这些青瓷有明显的越窑青瓷风格。荷叶口碗、侈口碗、执壶的造型和宁波和义路出土的越窑青瓷完全一样。浅灰色胎体、青绿色釉层都学越瓷。碗类器物圈足沿略微向外翻卷,碗底的支钉,排列一周,这些支钉头粗,条形、尾细都是向越窑学习来的。⑤福建省德化县发掘五代长兴四年(933年)墓出土的青瓷器,有双耳罐、四耳罐、荷口大平底碗等,是福建地区的产品,其中罐类作品的口、颈、耳的结构,碗类作品的底和碗壁浅浅棱线都具有越窑风格,而碗底支烧窑具的作法和排列方式也是学习越窑而来的,只是这个地区制瓷工艺水平低下,垫饼显得粗大而已⑥。如果对全国各地唐宋青瓷产品作仔细分析,还可以找出许多瓷窑受越窑工艺的影响。不尽如此,亚洲一些国家的青瓷工艺也或多或少地受越窑青瓷工艺的影响,比较突出的是高丽青瓷,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卷三二《陶尊》条曰:“陶器之青色者,丽人谓之翡色。”《陶炉》条又写到“狻猊出香,亦翡色也,上有蹲兽,下有仰莲以承之,诸器唯此物最精绝,其余是越州古秘色、汝州新窑器,大概相类。”这些都反映了越窑青瓷,尤其秘色瓷器广泛的社会影响和贡献。

    三、秘色瓷出现的时间和越窑青瓷发展的阶段性

    “秘色瓷”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越窑青瓷的发展有没有阶段性?秘色瓷属哪一个阶段?这里谈一点粗浅的想法。

    越窑青瓷,在唐代工艺水平高,使用很广泛。唐朝最高统治集团皇室、达官显贵的使用早已有之。西安羊头镇总章元年(688年)李爽墓就出土鸡头壶、砚、瓶等越窑青瓷器,其中有一件葫芦形小瓶水平很高。在长安大明宫遗址发掘中,出土有越窑青瓷片。王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中说到宫廷用青瓷,在《自煖杯》条中写道:“内库有一酒杯,青色而有纹,如乱丝,其薄如纸,于杯足上有镂金字,名曰“自煖杯”,上今取酒注之,温温然有气,相次如沸汤,遂收于内藏。”只是说明青瓷,没有说明是什么窑的青瓷,更没有秘色瓷之名。陆羽的生年是733—804年,写《茶经》大约在八世纪中晚期,他高度评价越窑青瓷的成就,但没有用“秘色瓷”之名。使用“秘色瓷”名字最早的资料,是法门寺地宫的《物帐》。法门寺是在僖宗乾符元年(874年)封闭的,此后再也没有启开。而地宫供奉物是懿宗,僖宗两代人的宝物,主要是说懿皇帝的。经过会昌灭佛之后,懿宗时社会上又掀起了狂热的宗教信仰,频繁的迎请佛骨舍利,上自皇帝,下至庶民百姓。争先布施,如咸通十二年(871年)八月,得舍利于法门寺塔下。咸通十四年(873年)三月,敕使诣法门寺迎佛骨。四月八日,佛骨到京,异以禁军兵仗、公私音乐,沸天烛地,绵亘数十里。仪卫之盛,远过元和之迎佛骨。佛骨入禁中供养三日,出置安国、崇化寺。宰相已下竟施金帛,不可胜纪。士庶迎佛骨,有断臂者,有炼顶者,肘行膝步,啮指截发者,不可胜数⑦。说明法门寺懿宗僖宗供奉秘色瓷的时间,应该是九世纪七十年代。秘色瓷的出现和进入宫廷,并以“秘色瓷”相称,应该在这之前。是否可以这样判断,越窑青瓷高质量器物烧成,贡入宫廷,得到秘色瓷之名的时间可以到九纪世中叶。秘色瓷生产最兴盛的时代是五代吴越王钱氏统治时期,北宋初期延续了一段时间。吴越降宋以后,《宋史》关于越窑青瓷的记载就不用“秘色瓷”而以“瓷器”、“越器”、“金釦瓷器”、“金银陶器”、“金釦瓷”等名字相称。

    经过上面的分析,越窑青瓷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七世纪至九世纪中叶,第二阶段是九世纪中叶到十世纪中叶,第三阶段是十世纪中叶至十世纪末。

    第一阶段,即初唐至晚唐开始时期,越窑青瓷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由工艺不够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其特点是器物种类少,主要是碗、盘、瓶、罐等日用器皿,相当大一部分器物不精细,烧结和瓷化程度不高。可看出原料加工工艺相当粗糙。在釉料的配方上和胎料不够协调,开细碎片纹,胎釉密合不佳,剥釉现象较多。烧窑时气氛控制不好,还原火焰不准确,釉色普遍发黄,甚至发褐,青釉烧的不成熟,出青率很低。装饰极少,就是说没有采取什么艺术手段来美化青瓷。青瓷之所以受欢迎,主要是瓷器仍然是稀罕之物,绿色符合中国人的含蓄、典稚、澹泊的精神风尚。唐人喜欢饮绿茶,绿茶用青瓷茶具最佳。

    第二阶段,即九世纪中叶,唐朝社会,北方经济受到的破坏越来越严重,江南相对平稳,经济迅速发展。全国最高水平的手工业都集中在长江下游地区,尤其浙江地区。从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数以千计的珍贵物品来看,金银器、青瓷器、丝绸锦缎等都以靠江南进贡。由于海外贸易的发展,江南地区与亚洲各经济、文化、工艺的交流,在中晚唐时期都很活跃。秘色瓷是江南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这个时期的越窑青瓷器种丰富,供生活中使用的器物碗、盘、壶、瓶、罐、水盂、盒、盏、盏托等配套生产,还有罂、墓志等。受伊斯兰艺术的影响,多曲船形的器物,以及精巧美观的花、叶、瓜果形状器物都制作出来。开始注重装饰,与精巧的器形相配,在胎体上作出简洁的刻花、流畅的划花、严谨的镂空。胎体致密,釉层细腻,千峰翠色的青釉烧成了,青中闪黄的湖水绿,淡雅悦目。在釉上还加金彩,金银团花、金银扣、漆平脱银扣团花、气势磅礴的金龙等,把青瓷装扮得豪华富丽,与金银珠宝一样光彩夺目,秘色瓷就属于这个阶段。

    第三阶段,吴越国降宋以后,越窑青瓷工艺下降,不是追求富贵豪华的气派,而是注意产量。瓷窑作坊生产器物,种类明显单调,主要是大大小小的碗、盘、杯、碟、盒等,简朴耐用。胎质大多数仍然细腻。浅灰色,但相当一部分胎质变粗,釉的玻璃质增强,看上去一揽无余。瓷器装饰用得最多的手法是线刻,即划花,还有刻花、印花和堆贴等。内容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闲花野草、对飞的彩蝶、比翼的鹦鹉、戏水的鸳鸯、水波中的游鱼、文静的动物,以及竹林七贤、嵇阮高士、仙人吹箫等。当北方的汝窑、官窑、钧窑、耀州窑、临汝窑、浙江西南部的龙泉窑等巨大青瓷体系出现以后,人们审美性趣转移等许多因素的促使下,越窑青瓷渐渐衰落。越窑青瓷这种阶段性的划分,似乎可以作为分期的依据。

    李知宴: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

    注  释

    ①陕西省法门寺考古队:《扶风法门寺塔唐代地宫发掘简报》《文物》一九八八年十期。

    ②李国祯、叶宠明等:《历代越窑青瓷胎釉的研究》《中国陶瓷》一九八八年第一期。

    ③华石:《中国陶瓷》110页文物出版社,1985年。

    ④《唐宋史料丛刊》卷二,中华书局版。

    ⑤绪杭:《九三年绩溪县对面窑遗址的发掘》一九九四年中国古陶瓷年会论文。

    ⑥该墓发掘器在德化县陶瓷博物馆展出。

    ⑦引自马世长:《珍宝再现,舍利重辉——法门寺出土文物观后》《文物》一九八八年十期四一页。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