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风水与唐陵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七、3.代宗元陵

韩养民


  元陵是唐代宗李豫的陵墓,与泰陵、建陵相比,元陵已大为衰退。残存的石狮、石马体形矮小,制作简单,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标志。
  (1)代宗李豫
  ①太子出身
  唐代宗李豫,是唐肃宗的长子,生於开元十四年(726),取名李制。15岁时被封为广平王,後改封为成王,不久又立为皇太子,改名李豫。
  上元末年(761),唐肃宗患病,李豫往来侍疾,十分周全。肃宗的病情日重一日,张皇后(即张良娣)无子,她惧怕李豫功高难制,便暗中接越王李系入宫,阴谋废立。一切准备就绪,张皇后矫诏召李豫,图谋陷害。宦官李辅国、程元振知道後,率领军队逮捕了越王李系,又囚禁了张皇后。唐肃宗知道後惊恐而死,李辅国、程元振等乘机杀死张皇后,拥立李豫即皇位,是为代宗。
  ②养虎贻患
  代宗受宦官李辅国、程元振的拥立才得以称帝,即位後自然对他们十分宠信。李、程自恃定策有功,越加专横,对代宗的统治构成了威胁。
  代宗即位後,李辅国自命为定策功臣,专权用事,甚至不把代宗放在眼里。他竟对代宗说:“你但居禁中,外事自有老奴处理。”代宗听後,很不高兴,但李辅国重兵在握,代宗只好表面上以礼相加,尊其为尚父。
  李、程二人同在朝廷,也不免勾心斗角。程元振暗中向代宗提出惩治李辅国,正中代宗下怀。於是下令解除辅国的行军司马职,迁居外地,不久又派人将他刺杀。
  李辅国被杀,程元振任骠骑大将军,独揽大权,专政自恣,重又形成宦官专政的局面。
  广德元年(763)秋,吐蕃引兵,尽取河西陇右之地,地方官吏连连上书告急,俱被程元振隐匿。直到吐蕃取泾州,代宗才有所察觉,不得不起用郭子仪镇守咸阳。子仪遣使入奏,请求援兵。元振妒嫉子仪才能,怕他立功受赏,竟不让来使入见,致使吐蕃大军长驱直入,攻进京师。程元振的倒行逆施激起将士的愤怒,在他们的要求下,代宗削夺了元振的官爵,放归乡里。不久,又放逐到江陵,直到病死。
  唐代宗时专权用事的还有鱼朝恩。鱼朝恩,泸州泸川(今四川泸县)人,肃宗时任禁卫军指挥,代宗时,任天下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等职。鱼朝恩权倾朝野,十分骄横。他有一养子任内给使,曾与同事发生纷争,朝恩得知後即带养子入见代宗,要求代宗赐给紫衣以提高养子地位。
  李辅国、程元振、鱼朝恩都是宦官,他们恃宠横行,干预政事,势倾朝野。而代宗优柔寡断,缺乏魄力,造成宦官势力不断壮大,可以说从代宗朝起,困扰晚唐政治的宦官专权问题越来越严重了。
  ③未尽雄心
  代宗李豫在位期间,唐政府经过安史之乱,已经元气大伤。代宗面对危局,也任用了一些贤能之士进行改革,企图重振国威。
  唐朝的都城长安位於西北,而关中地区所产的粮食不能完全满足京师人民和驻军的消费需要。代宗任用刘晏对漕运进行改革,把江淮地区的粮食通过水道源源不断地运到长安,一年运40万石,多的时候达110万石,京师昂贵的米价落了下来。
  在代宗的支持下,刘晏还在各道设巡院,选择精干廉洁的人作知院官。知院官每月把本道各州县的雨雪、丰歉情况向中央申报。政府在丰收的地区用高於市场的价钱籴进粮食,在歉收地区则用低於市场的价钱粜出,以稳定物价。
  唐代宗的改革取得一系列成果,使当时艰难的政局和拮据的财政有所改善。然而,没等他把改革进一步推行下去,便於大历十四年(779)去世,死後葬於元陵。
  (2)残狮断马
  元陵位於富平县西北14公里处的檀山,海拔851米。元陵西北有简陵,东南和东北分别有定陵、章陵,四陵形成一个“之”字形,元陵正处於中心。由於长年雨水冲刷,元陵所在的檀山东、西各有一条深沟,东为支家沟,西为三条沟。这里地势险要,人迹难至,是理想的陵地。
  元陵陵园基本成方形,由於自然、人为的原因,元陵陵园保护较差,具体方位和面积已不可知,现仅存陵园东、西、北神门外石狮和北神门外仗马残块。石狮形制、大小与泰陵相同。北神门外仗马共有5匹,东西排列,间距30米,仗马均残。
  

大唐盛世:风水与唐陵/韩养民编著。—西安:三秦出版社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