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11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礼县秦早期金饰片的再认识/四

张天恩


  四、结语
  依据新、老考古资料,本文对大堡子山秦公大墓所出金饰片等用途做出了新的推论。认为片状金器都不是作为棺木上的饰物,而是与保护人和马的武备器具有关。大型的鸱枭形金片为马面颊上的防护甲片,与盾形当卢共同构成了一组马胄金饰,因器薄质软,其下应有皮革、竹篾等附垫物。其他金片主要应是用于防护人体不同部位的铠甲片,较大的长方形片当是披于胸、背的甲片,较窄小者可能是头盔上的甲片。前者当然也可以用来装护战车的箱舆。
  这就告诉我们,约在两周之际,秦国的国君可能是人披金甲、马贯金胄而驰骋于沙场之上。他们再佩以金柄短剑,持戈、矛之类长兵以争锋,必然是盔甲鲜明、英姿勃发了。但我们知道,黄金毕竟是稀缺的贵重金属,其坚韧性也逊于青铜,故其所制的铠甲也许主要是用来作为祭祀、朝会等礼仪活动时的服饰,而不一定是实战的装备。尽管如此,这一发现还是让我们惊讶秦国君主的奢华,并得以窥见中国最早黄金甲的风采。
  当然,能正确认识这些金器的用途可加深对其文化内涵的了解,但更重要的是可以对秦人在黄金资源利用方面的成就,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很明显,西周晚期或略晚阶段的中国,秦人对黄金使用应是处于领先地位的。其不仅将黄金用作短剑等武器的手柄、奏乐的用具,并且制作成铠甲等防护装具,说明已有相当规模的使用量,故其必有可掌控的黄金资源,同时还掌握了采冶金矿的工艺,以及加工黄金的技能。这将告诉我们,在以后的考古研究中,寻访秦人的黄金矿源也应成为研究的课题。
  (在文稿基本完成后,从秦兵马俑博物馆副馆长曹玮先生处观察了新藏金饰片图像,得以纠正了一些不当的认识,在此深表谢意。)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11/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陕西出版集团 三秦出版社,20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