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11
甘罗童冠立功故事辨议/三
王子今
三
前引文献所谓“甘罗、子奇”、“子奇、甘罗”,与甘罗并说的“子奇”,也是先秦罕见的少年异才的典范。
《后汉书》卷四四《胡广传》:“甘、奇显用,年乖强仕,终、贾扬声,亦在弱冠。”李贤注引《史记》说到“甘罗年十二,使于赵,说赵王立割五城,以广河间。秦乃封罗为上卿”,又引“《说苑》曰:‘子奇年十八,齐君使主东阿,东阿大化。’《礼记》曰:‘四十强而仕。’”“《汉书》:终军年十八,为博士弟子,自请愿以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上奇其对,擢为谏大夫,往说越。越听命,天子大悦。贾谊年十八,以诵诗属文称于郡中,文帝召为博士。”[1]我们注意到,在少年成功者的组合中,甘罗往往名列在先。尽管就时序来说,应当子奇在前而甘罗在后,但是这里却说“甘、奇显用,年乖强仕”。《后汉书》卷六〇下《郎顗传》郎顗荐李固云:“颜子十八,天下归仁。[2]子奇穉齿,化阿有声。”李贤注:“子奇,齐人,年十八为阿邑宰。出仓廪以振贫乏,邑内大化。见《说苑》。”[3]“子奇”故事和“甘罗”故事往往并说,一东一西,一齐一秦,体现类似事迹在当时影响的广泛。元人于钦《齐乘》卷六《人物》也说:“子奇,齐人。十八为阿邑宰,出仓廪以赈贫乏,邑内大化。见《说苑》。”子奇故事未见今本《说苑》。《说苑·尊贤》:“介子推行年十五而相荆,仲尼闻之,使人往视,还曰:‘廊下有二十五俊士,堂上有二十五老人。’仲尼曰:‘合二十五人之智,智于汤武;并二十五人之力,力于彭祖。以治天下,其固免矣乎!’”[4]
《新序·杂事》则有齐地另一“后生可畏”的事迹:“齐有闾丘卬,年十八,道鞍宣王曰:‘家贫亲老,愿得小仕。’宣王曰:‘子年尚稚,未可也。’闾丘曰:‘不然。昔有颛顼,行年十二,而治天下,秦项橐七岁为圣人师。由此观之,卬不肖耳,年不稚矣。’宣王曰:‘未有咫角骖驹,而能服重致远者也。由此观之,夫士亦华发堕颠而后可用耳。’闾丘卬曰:‘不然。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骅骝绿骥,天下之俊马也,使之与狸鼬试于釜灶之间,其疾未必能过狸鼬也;黄鹄白鹤,一举千里,使之与燕服翼试之堂庑之下,庐室之间,其便未必能过燕服翼也。辟闾巨阙,天下之利器也,击石不缺,刺石不锉,使之与营稾决目出眯,其便未必能过菅稾也,由此观之,华发堕颠,与何以异哉?’宣王曰:‘善。子有善言,何见寡人之晚也?’卬对曰:‘夫鸡豚讙嗷,即夺锺鼓之音;云霞充咽,则夺日月之明,谗人在侧,是以见晚也。《诗》曰:听言则对,谮言则退。庸得进乎?’宣王拊轼曰:‘寡人有过,寡人有过。’遂载舆之俱归,而用焉。故孔子曰:‘后生可畏,安知来者之不如今?’此之谓也。”[5]
“甘罗”故事可以与先秦其他类似“年尚稚”而实现成功实践的少年事迹对照理解。不过,就传播至今的文本看,甘罗成功时的年龄,较其他东方少年还是要小一些。
注释
[1]《后汉书》第1508页,中华书局,1965年。
[2]李贤注:“《论语》曰:颜渊问仁。孔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
[3]蔡邕《荐边文礼》:“夫若以年齿为嫌,则颜渊不得冠德行之首,子奇不得纪治阿之功。”《蔡中郎集》卷三。
[4]〔汉〕刘向撰、赵善诒疏证:《说苑疏证》第227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
[5]〔汉〕刘向编著,石光瑛校释:《新序校释》第780—781页,中华书局,2001年。今按:孔子“后生可畏”语,已见《论语·子罕》。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11/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陕西出版集团 三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