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11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甘罗童冠立功故事辨议/四

王子今


  四
  《金史》卷一一一《内族思烈传》赞曰:“思烈夙惠,请诛权奸以立主威,有甘罗、辟强之风。所谓‘茂、良不必父祖’者也。”[1]百衲本《金史》作“思烈夙惠”[2],殿本作“思烈夙慧”[3],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作“色埒夙慧”。“夙慧”之“慧”应是正字。在《金史》作者笔下和甘罗成为一个“夙慧”少年组合的,是历史表现于甘罗之后的张辟强。
  这位张姓少年,以留侯之子的身份,在吕氏当政时代的政治迷雾中,表现出非常的透视能力。《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七年秋八月戊寅,孝惠帝崩。发丧,太后哭,泣不下。留侯子张辟强为侍中,年十五,谓丞相曰:‘太后独有孝惠,今崩,哭不悲,君知其解乎?’丞相曰:‘何解?’辟强曰:‘帝毋壮子,太后畏君等。君今请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将兵居南北军,及诸吕皆入宫,居中用事,如此则太后心安,君等幸得脱祸矣。’丞相乃如辟强计。太后说,其哭乃哀。吕氏权由此起。乃大赦天下。九月辛丑,葬。太子即位为帝,谒高庙。元年,号令一出太后。”
  扬雄《法言·重黎》已经将张辟强与甘罗并说:“或问甘罗之悟吕不韦,张辟强之觉平、勃,皆以十二龄。茂、良乎?曰:才也茂、良,不必父祖。”[4]宋人王观国《学林》卷二《法言》写道:“扬雄《法言》曰:‘或问甘罗之悟吕不韦,张辟强之觉平、勃,皆以十二龄。’《前汉·外戚传》曰:‘惠帝崩,太后发丧,哭而泣不下。留侯子张辟强年十五,为侍中,谓丞相陈平曰:帝无壮子,太后畏君等。今请拜诸吕居中用事,则太后心安。’《法言》云十二龄,而《汉书》云十五者,观辟强启陈平之语,殆非十二龄所能言。当从《汉书》年十五也。”[5]已经就张辟强的年龄予以澄清。言“十二龄”者,似是要与甘罗取齐。《学林》所论,据“《汉书·外戚传》”而不据《史记》,似有不妥。
  有学者说,“‘皆以十二龄’者,《史》、《汉》皆云辟强为侍中,年十五,此云十二,或别有所据,或所据《史记》如此也。”[6]其实,扬雄对年龄的记述,与其他记载比较,有时也许并不十分确定。甚至对自家亲子年龄的说法,也与他说不同,而令人以为不知何所采信。例如,《太平御览》卷三八五引《刘向别传》:“杨信字子乌,雄第二子,幼而明慧。”《华阳国志·先贤士女总赞论》关于扬雄的赞颂之辞中,有这样的文句:“雄子神童乌,七岁预雄《玄》文。年九岁而卒。”《华阳国志·后贤志》附《益梁宁三州先汉以来士女目录》列有“文学神童杨乌”。书中的注解写道:“雄子也。七岁预父《玄》文,九岁卒。”然而《法言·问神》:“育而不苗者,吾家之童乌乎。九龄而与我《玄》文。”[7]年龄出现了两年的差误。[8]
  注释
  [1]《金史》第2455页,中华书局,1975年。原作“茂良不必父祖”。今按:“甘罗、辟强”分断,则“茂良”亦应分断作“茂、良”。
  [2]《二十五史(百衲本)》第7册第381页,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
  [3]《二十五史》第9册第263页,总第718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年。
  [4]汪荣宝:《法言义疏》第375页,中华书局,1987年。
  [5]〔宋〕王观国:《学林》第68页,中华书局,1988年。
  [6]《法言义疏》第377页。
  [7]同[6]。
  [8]有学者考订,“子云为郎,在成帝元延二年,时年四十三。《新论》云‘比岁亡其两男’,则童乌之卒,盖元延三、四年间事。九龄与《玄》,可谓智百常童。”此取“九龄”参与《太玄》成书之说。《法言义疏》,第167页。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11/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陕西出版集团 三秦出版社,20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