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秦始皇陵 > 秦俑百迷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郑庄遗址——秦陵的石料加工场情况如何?

孟剑明


  晋潘岳的《关中记》说:“骊山无此大石,运取于渭北渚山。故其歌曰:运石甘泉口,渭水为不流。千人唱,万人相钩。”这首民谣形象地描绘了当时人们艰辛壮观的运石场面。这些石料的加工场地就在陵园外城垣西侧北端的郑庄村南。
  70年代初期郑庄村民在平整土地、取土修田时,不断发现有各种形状各异的石头及各种铁工具出土。秦俑考古队的同志经过多次调查、试掘,发现了这个规模巨大的石料加工场遗址。遗址东西长1500余米,南北宽约500米,总面积75万平方米。由石料堆放区、材料加工区和居住区构成。遗址西边与南边分别发现房屋遗址两处,西边约有两排房屋,南边有三处房屋基址,堆积着瓦砾和灰土,可能是石料场监护看守的居住区。遗址中间有东西长800米、南北宽500米、面积40万平方米的石料堆放区,这一区域内发现有大型铁锤等许多铁质工具,还发现大量石料及石坯。遗址东区发现有许多口径1—1.2米、深0.4—0.6米的灰坑和口径0.26米、深0.3—0.4米的小型火坑,在灰坑和火坑的附近未发现房屋遗迹,出土有大量的石质建筑材料以及半成品、废品,还有小石渣等,另有各种铁生产工具、铁刑具及陶器等,似为石料加工区。
  在石料加工场遗址范围内出土铜、铁、石、陶质遗物200余件。铜器有矛、半两钱等,铁器中主要是铁锤、铁錾、铁铲、铁钩以及锸、镰、匕、削等工具。有2件大锤高16.5厘米,径8—9厘米,重6.8公斤。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出土铁刑具10件,其中钳9件,桎1件。石器中除了有石下水道、渗井盖、门墩石、长方青石板等,还有磨工具的磨石和加工粮食用的石磨。陶器中有罐、钵、盆、釜、瓮等生活器皿,还有许多板瓦、筒瓦、瓦当等建筑构件。在石料场的灰坑中还发现有2具肢体不全的人骨。结合出土铁刑具看,石料加工场使用了大批的刑徒。这些出土物为研究秦始皇陵的建筑材料及修造者的身份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秦俑百题(修订本)/孟剑明主编.—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1.10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