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秦始皇陵 > 秦俑百迷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为何兵器已埋藏两千多年,出土时却没有生锈?

黄雪美


  秦兵马俑坑已出土上万件青铜兵器,在这数万件兵器中,青铜剑和铜镞则特别引人注目。他们虽埋于地下两千多年,出土时却光亮如新没有一点锈迹,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经中国有色金属研究院、地质科学院利用电子探针分析及激光分析,发现秦俑坑出土青铜剑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铬盐氧化层,厚度10—15微米,含铬量一次检为1.2%,二次检为0.6%—2%,另外,北京钢铁学院冶金史编写组对秦俑坑出土的青铜镞,经过电子探针分析和X光萤光分析,发现表面也有一层致密的铬盐氧化层,其厚度约为10微米,含铬量约2%。
  这说明,秦俑坑的青铜兵器在制作过程中曾有意识地用铬酸盐和重铬酸盐处理器表,使器物表面生成一层浅灰色或深灰色的保护层来增加器物的防腐抗锈能力。这种工艺在德国是1937年,美国是1950年才先后申请专利。而我国远在两千多年前的秦始皇时代已创造了类似的工艺,这真是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迹。
  秦代这一工艺的具体方法,今天我们已无法确知。据模拟性的试验,用铬矿石和火硝在空气的参与下,经过800—1 000℃焙烧,可以浸出制备成铬酸盐或重铬酸盐。再将重铬酸盐加温到400℃左右,使其液化,涂到青铜剑镞的表面,即可形成一层灰色铬盐氧化层,具有防腐蚀的良好性能。 

秦俑百题/孟剑明主编.—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4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