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秦始皇陵 > 秦俑百迷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秦俑的鞋子反映了什么?

张 涛


  鞋子的历史如同人类其它服饰一样渊源久远。最早的鞋子究竟是什么时候制成的?目前学术界对此看法不一。一般认为,大约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原始人逐渐学会了把树皮绑在脚底下面,制成了最原始、最简单的“鞋”。这种“鞋”虽然极其简陋,却是原始人一件了不起的发明。随着金属器和私有制的出现,人们渐渐开始把鞋子造型美的观念与富的观念联系起来,富逐渐成了美的标志。与此相应,鞋子不但是用于行走、御寒保暖之物,而且还成为五花八门的精美装饰品。由于所用的材料不同,因而古代的鞋子的名称就很多。
  秦俑坑出土的武士俑大都饰履,其质地似为麻。其形状为薄底、浅帮,后高前低,前端有方形盖瓦,整体呈舟形。口部有的镶着彩色口缘,履根后部及左右两侧的履帮上各有一纽鼻,綦带穿纽系结于足腕前。从出土秦俑履上的残色迹来看,有的履为黑色,有的为褐色。口缘和綦带有的为朱红色,有的为粉红色。这些履可分为方口齐头履、方口圆头履和方口齐头翘尖履。
  秦俑二号坑出土的骑兵俑,足下一律穿靴;秦俑一号坑出土的部分铠甲武士俑,足上也穿靴。其质地似用两片皮革合成的单梁半高筒靴,也有纽有綦。《说文解字》上说:“靴,鞍属”又说,“鞍,革履也”。《韵会》说:“胡人履连谓之络鞍”。那么顺理成章,作为靴自在胡服之内,尽管我们未见到秦靴的具体资料,但一看秦俑脚上的靴就对此有了认识。这些靴的形状为薄底、深*(左革,右雍)、单梁、圆头、短筒。通筒高15厘米。有的为圆头、有的翘尖。据残留色迹分析,大部分为朱红色,其余为粉绿和粉紫色。从秦俑脚上所穿的履和靴说明了秦时胡服与汉服杂用的历史现象,也反映了当时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秦俑秦俑百谜/张涛.—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2.9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