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发明创造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衣食住行

黄帝陵基金会编


  [经史]
  《世本》卷九《作篇》
  黄帝造火食。
  黄帝作冕。垂旒,目不邪视也;充纩,耳不听谗言也。
  伯余作衣裳。
  胡曹作衣。
  胡曹作冕。
  于则作扉履。
  雍父作臼。
  雍父作舂。
  雍父作杵。
  胲作服牛。
  相土作乘马。
  共鼓、化狄作舟。
  《穆天子传》卷二
  天子三日舍于*鸟之山□。吉日辛酉,天子升于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晋郭璞注引《新语》:“黄帝巡游四海,登昆仑山,起宫室于其上”),而封丰隆之葬,以诏后世。
  癸亥,天子具蠲齐牲全,以禋□昆仑之丘。……天子□昆仑,以守黄帝之宫;南司赤水,而北守舂山之宝。……遂宿于昆仑之阿,赤水之阳。吉日辛酉,天子升于昆仑之观黄帝之宫。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
  “死生之说”正义:存亡犹生死也。黄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黄帝造屋宇,制衣服,营殡葬,万民故免存亡之难。
  《汉书》卷二十四《食货志第四上》
  ……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黄帝以下“通其变,使民不倦”。
  《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第八上》
  昔在黄帝,作舟车以济不通,旁行天下,方制万里,画野分州,得百里之国万区。
  《纬书集成·春秋编·春秋内事》
  轩辕氏以土德王天下,始有堂室,高栋深宇,以避风雨。
  《越绝书》卷八《越绝外传记地传第十》
  昔者,越之先君无余,乃禹之世,别封于越,以守禹冢。问天地之道,万物之纪,莫失其本。神农尝百草、水土甘苦,黄帝造衣裳,后稷产穑、制器械,人事备矣。
  《古史考》
  黄帝始蒸谷为饭,烹谷为粥。黄帝作瓦甑。
  黄帝作车,引重致远。……
  始有燔炙,人裹肉烧之,曰炮,故食取名焉。及神农时民食谷,释米加于烧石之上而食。及黄帝始有釜甑,火食之道成。黄帝始蒸谷为饭,烹谷为粥。
  《后汉书》卷一百二十《舆服志》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巛(坤)。乾巛(坤)有文,故上衣玄,下裳黄。
  《晋书》卷二五《志第十五·舆服》
  史臣曰:昔者乘云效驾,卷领垂衣,则黄帝皂衣纁裳,放勋彤车白马,叶三微之序,舍寅丑之建,玄戈玉刃,作会相晖。
  《三国志》卷四《魏书·少帝纪第四》
  [甘露元年夏四月]丙辰,帝幸太学,……帝又问[诸儒]曰:“《系辞》云‘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此包羲、神农之世为无衣裳。但圣人化天下,何殊异尔邪?”[《易》博士淳于]俊对曰:“三皇之时,人寡而禽兽众,故取其羽皮而天下用足,及至黄帝,人众而禽兽寡,是以作为衣裳以济时变也。”
  《通典》卷五十七
  上古衣毛帽皮,后代圣人见鸟兽冠角,乃作冠缨。黄帝造冕旒,始用布帛。
  黄帝作冕,垂旒,目不邪视也;充纩,耳不听谗言也。
  《通典》卷六十一
  黄帝、尧、舜垂衣裳,盖取诸乾坤,故衣玄而裳黄。旁观翚翟草木之华,乃染五色,始为文章以表贵贱,而天下理。
  《通典》卷六十四
  黄帝作车,至少昊始驾牛,及陶唐氏制鸾彤车,乘白马,则马驾之初也……
  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将士皆迷四方。黄帝于是作指南车以示四方。故后常建焉。
  《旧唐书》卷四十五《志第二十五·舆服》
  昔黄帝造车服,为之屏蔽,上古简俭,未立等威。而三、五之君,不相沿习,乃改正朔,易服色,车有舆辂之别,服有裘冕之差,文之以染缋,饰之以絺绣,华虫象物,龙火分形,于是典章兴矣。
  古者太昊庖牺氏,仰以观象,俯以察法,造书契而文籍生。次有黄帝轩辕氏,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垂衣裳而天下理。
  《旧唐书》卷九十八《列传第四十八·卢怀慎》
  黄帝所以垂衣裳而天下理者,任风、力也;帝尧所以光宅天下者,任稷、契也。
  《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三《列传第一百三十三·外戚》
  ……洎乎出震应期,画八卦而成象;炎皇御历,播百谷之兴农。车服创于轩辕之朝,历象建于唐尧之代,封建之事,阙尔无闻。……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上《列传第一百四十上·文苑上》
  古者太昊庖羲氏,仰以观象,俯以察法,造书契而文籍生。次有黄帝轩辕氏,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垂衣裳而天下理。……
  《宋史》卷一百四十九《舆服志》
  昔者圣人作舆,轸之方以象地,盖之圆以象天。易传言:“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以是知舆服始于黄帝,成于唐、虞,历夏及商,而大备于周。……
  《资治通鉴》卷第十二
  三月,甲子,皇帝冠,赦天下。帝年十七即位,至是始冠。孔颖达曰:案略说:周公对成王云:古者冒而句领。注云:古人,谓三皇时以冒覆头,句领绕颈,至黄帝时则有冕也。世本谓黄帝造火食、旃冕,是冕起于黄帝也。但黄帝以前,则以羽皮为之冠;黄帝以后,乃用布帛。其冠之年,则天子、诸侯十二而冠。
  《通鉴外纪》卷一
  作冕垂旒,充纩为衣,玄裳黄,旁观翚翟草木之华,乃染五色,为文章以表贵贱。作舟车以济不通,旁行天下。
  《通志》卷一
  始制衣服,作冕旒,充纩元,衣黄裳,析翚翟之华,渍草木之英,变为五色文章,而著于器服,以表贵贱。
  《皇王大纪》卷一
  上古山处于穴,栖于木,至是营宫室,制户牖,而猛暴禁。作杵臼而谷粟始凿,作釜灶而民始粥,作甑而民始饭,以烹以炰以为醴酪。行而有屝屦履焉,死而有棺椁焉。城城筑邑,重门击柝,以待暴客。
  于是制轩冕,目垂旒,耳充纩,玄衣黄裳。旁观翚翟草木之英华,画缋五色为文章。
  《路史》卷七《前纪七·轩辕氏》
  轩辕氏作,于空桑之北,绍物开智。见转风之蓬不已者,于是作制乘车,柜轮璞较,横木为轩,直木为辕,以尊太上,故号轩辕氏。
  《路史》卷十四《后纪五·疏仡纪·黄帝纪上》
  乃广宫室,壮堂庑,高栋深宇,以避风雨。作合宫,建銮殿,以祀上帝,接万灵以采民言。……重门击柝,备不速客。命邑夷法斗之周旋,魁方标直,以携龙角,为帝车大辂,故曲其輈,绍大帝之卫。于是崇牙、交旗、羽搊、*(左扌右暴)槊、櫑剑,华盖、属车、副乘、记里,司马以备道哄。命马师皇为牧正,臣胲服牛始驾,而仆跸之御全矣。
  法乾坤以正衣裳,制衮冕,设斧黻、深衣、大带、屝屦、赤舄、纁裳、紸纩、赘旒,以规视听之逸。房观翚翟,草木之花,染为文章,以明上下之衰。袆衣褕展,以为内服,故于是有衮龙之颂。端璧瑞以奉天,委珩牙以嫮武,是以衣裳所在,而凶恶不起。……
  命西陵氏劝蚕,稼月大火而浴种,夫人副袆而躬桑。乃献茧丝,遂称织维之功,因之广织,以给郊庙之服。……
  命共鼓、化狐作舟车,以济不通。命竖亥通道路,正里(候)[堠]……
  《轩辕黄帝传》
  时有臣曹胡造衣,臣伯余造裳,臣于则造履,帝因之作冠冕,始代毛革之弊,所谓“黄帝垂衣裳而天下理”也。因以别尊卑,令男女异处而居,取法乾坤天尊地卑之义。
  帝见浮叶,方为舟。即有共鼓化狄三臣,助作舟楫。所谓刳木为舟,剡木为楫也,盖取诸《涣》。涣,散也,物大通也,所以济不通也。
  帝又观转蓬之象,以作车。
  时有神马出生泽中,因名泽马,一曰吉光,一曰吉良,出大封国。文马缟身朱鬃,乘之寿千岁,以圣人为政,应而出。又有腾黄之兽,其色黄,状如狐,背上有两角,龙翼,出日本国,寿二千岁。黄帝得而乘之,遂周游六合,所谓“乘八翼之龙游天下”也。故迁徙往来无常,帝始教人乘马。
  有臣胲作服牛以用之。《世本》云:“所谓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取诸《随》。”得随所宜也。
  有臣黄雍父始作舂,所谓断木为杵,掘地为臼,以济万人,取诸《小过》者,过而通也。
  帝作灶以著经,始令铸釜造甑,乃蒸饭而烹粥,以易茹毛饮血之弊。
  帝始作屋,筑宫室,以避寒暑燥湿,谓之宫,宫言处于中也。所谓“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取诸《大壮》,大者,壮也。
  帝又令筑城邑以居之,始改巢居穴处之弊。又重门击柝,以待暴客,以取诸《豫》,备不虞也。
  黄帝垂衣裳之后,作龙衮之服,画日、月、星、辰于衣上,以象天,故有《龙衮》之颂。
  《元史》卷七十八《志第二十八·舆服一》
  若稽往古,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服牛乘马,引重致远,盖取诸大壮。冕服车舆之制,其来尚矣。
  《辽史》卷五十五《志第二十四·仪卫志一》
  自黄帝而降,舆服之制,其来远矣。禹乘四载作小车,商人得桑根之瑞为大辂,周人加金玉,象饰益备。
  《辽史》卷五十六《志第二十五·仪卫志二》
  黄帝始制冕冠章服,后王以祀以祭以享。夏收、殷冔、周弁以朝,冠端以居,所以别尊卑、辨仪物也。
  《文献通考》卷一十一《王礼考六》
  上古衣毛冒皮,后代圣人见鸟兽冠角,乃作冠缨。黄帝造旒冕,始用布帛。……
  黄帝作冕,垂旒,目不邪视也。充纩,示不听谗言也。
  林氏曰:黄帝始备衣裳之制。……自黄帝以来,历代之制,莫不然也。
  《文献通考》卷一一七《王礼考十一》
  指南车: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将士皆迷四方。黄帝于是作指南车以示方,故后常建焉。
  《日下旧闻考》卷二《世纪一》
  [补][黄]帝令风后法斗机,作指南车。 (《志林》)
  [子集]
  《山海经》卷二《西山经》
  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日峚山,其上多丹木,员叶而赤茎,黄花而赤实,其味如饴,食之不饥。丹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源沸沸汤汤,黄帝是食是飨。是生玄玉。玉膏所出,以灌丹木。丹木五岁,五色乃清,五味乃馨。黄帝乃取峚山之玉荣,而投之钟山之阳。瑾瑜之玉为良,坚粟精密,浊泽而有光。五色发作,以和柔刚。天地鬼神,是食是飨。君子服之,以御不祥。自峚山至于钟山,四百六十里,其间尽泽也。是多奇鸟、怪兽、奇鱼,皆异物焉。
  《管子》卷二四《轻重戊第八十四》
  黄帝作,钻燧生火,以熟荤臊,民食之,无兹胃之病,而天下化之。
  《新语》卷上《道基第一》
  《传》曰:“天生万物,以地养之,圣人成之。”功德参合,而道术生焉……天下人民野居穴处,未有室屋,则与禽兽同域。于是黄帝乃伐木构材,筑作宫室,上栋下宇,以避风雨。民知室居食谷,而未知功力,于是后稷乃列封疆,画畔界,以分土地之所宜,辟土殖谷,以用养民;种桑麻,致丝枲,以蔽形体。
  《尚书大传》
  黄帝始制冠冕,垂衣裳,上栋下宇,以避风雨,礼文法度,兴事创业。
  《淮南子》卷十三《氾论训》
  伯余之初作衣也,緂麻索缕,手经指挂,其成犹网罗。后世为之机抒胜复,以便其用,而民得以掩形御寒。
  《白虎通义》卷第八《衣裳》
  《易》曰: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黄帝作宫室,以避寒暑,此宫室之始也。
  《风俗通义》 《皇霸第一·五帝》
  黄帝始制冠冕,垂衣裳,上栋下宇,以避风雨,礼文法度,兴事创业。
  《帝王世纪·自皇古至五帝第一》
  及至黄帝,为筑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古今注》卷上《舆服第一》
  大驾指南车,起于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兵士皆迷。于是作指南车以示四方,遂擒蚩尤而即帝位,故后常建焉。
  华盖,黄帝所作也。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常有五色云气金枝玉叶止于帝上,有花葩之象,故因而作华盖也。
  《抬遗记》卷一《轩辕黄帝》
  轩辕……始造书契,服冕垂衣,故有兖龙之颂。变乘桴以造舟楫,水物为之[翔](祥)踊,沧海为之恬波。……
  《中说》卷五
  昔黄帝有合宫之听,尧有衢室之间,舜有总章之访,皆议之谓也。大哉乎!并天下之谋,兼天下之智而理得矣,我何为哉?恭己南面而已。
  《中华古今注》卷之上
  大驾指南车,起于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皆迷四方,于是乃作指南车以示四方,遂擒蚩尤而即位。
  华盖,黄帝所作也。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常有五色云气,金枝玉叶,至于帝上,有花葩之象,故因而作华盖焉。
  《中华古今注》卷之中
  衫子,自黄帝无衣裳,而女人有尊—之义,故衣裳相连。
  袴,盖古之衫也……时黄帝讲武之臣,近侍者朱章袴褶,已下属鞋。
  《太平御览》卷五七一《乐部九·歌二》
  夏侯玄《辨乐论》曰:昔伏羲氏因时兴利,教民田渔,天下归之,时则有网罟之歌;神农继之,教民食谷,时则有丰年之咏;黄帝备物,始垂衣裳,则有龙衮之颂。
  《太平御览》卷六九○《服章部七》
  董巴《汉舆服志》曰:上古衣毛而冒皮,后世圣人易之以丝麻,黄帝、尧、舜垂衣裳,盖取诸《乾坤》,有文,故上衣玄而下裳黄。
  《云笈七签》卷一百
  时有臣曹胡造衣,臣伯余造裳,臣于则造履,帝因之作冠冕。始代毛革之弊,所谓黄帝垂衣裳而天下理也。帝因以别尊卑,令男女异处而居,取法乾坤天尊地卑之义。帝见浮叶方为舟,即有共鼓、化狄三臣助作舟楫,所谓刳木为舟,剡木为楫也,以取诸《涣》。涣,散也,物大通也,所以济不通也。帝又观转蓬之象,以作车。时有神马出,生泽中,因名泽马。一曰吉光,又曰吉良,出大封国,又有腾黄神兽,其色黄,状如狐,背上有两角龙翼,黄帝得而乘之,遂周旋六合,所谓乘八翼之龙游天下也。故迁徙往来无常。帝始教人乘马,有臣胲作服牛以用之。《世本》云:所谓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取诸《随》,得随所宜也。有臣黄雍父始作舂,所谓断木为杵,掘地为臼,以济万人,取诸《小过》也。小过者,过而通也。帝作灶以著经,始令铸釜造甑,乃蒸饭而烹粥,以易茹毛饮血之弊。……帝始作屋,筑宫室,以避寒暑燥湿,谓之宫室,言处于中也。所谓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取诸《大壮》。大者,壮也。帝又令筑城邑以居之,始改巢居穴处之弊。又重门击柝,以待暴客,以取诸《豫》,备不虞也。又易古之衣薪,葬以棺椁,以取诸《大过》也。
  黄帝垂衣裳之后,作龙衮之服,画日月星辰于衣上以象天,故有《龙衮之颂》。
  ……又济南人公玉带上黄帝明堂图,有复道,上有楼,从西南入,此楼之始也。帝依图制之,曰合宫,可以观其行也。
  《事物纪原》卷二《舆驾羽卫部第十二》
  [指南]《黄帝内传》曰:玄女为帝制司南车当其前。《志林》曰: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弥三日,人皆惑。帝令风后法斗机作指南车,以别四方。《古今注》又曰:指南车起于黄帝战蚩尤作大雾迷四方,于是作指南车也。
  [记里]《黄帝内传》曰:玄女为帝制司南车当其前,记里车居其右,则是其制始自黄帝造之,非西汉所作也。
  [相风]《黄帝内传》曰:有相风乌制,疑黄帝始作之也。
  [建旗]《通典》曰:黄帝设五旗,夏后奚仲为车正,建旗斿旐,以别尊卑等级也。
  (驾)《易》言,黄帝服牛乘马,则马驾之初也。……
  《事物纪原》卷三《冠冕首饰部第十四》
  [冠]……《通典》曰:上古衣毛帽皮,后代圣人,见鸟兽冠角,乃作冠缨,黄帝始用布帛。或曰黄帝已前用皮羽也。
  [冕]《说文》曰:黄帝初作冕。《世本》曰:黄帝作旃冕。……《通典》曰:黄帝作冕,垂旒,目不邪视也;充纩,耳不听谗言也。
  《事物纪原》卷三《衣裘带服部第十五》
  [衣裳]《易》曰: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世本》曰:胡曹作衣;宋衷曰:黄帝臣。……
  [兖衣]《事始》曰:黄帝作画象日月星辰于衣上,以似天,故有兖龙之颂。《黄帝内传》曰:帝伐蚩尤,乃服兖冕,至舜始备十二章。
  [裘]《黄帝出军诀》曰:帝伐蚩尤未克,梦西王母遣道人披玄狐之裘,以符授帝。然则彼时已有裘之名。……
  [履舄]《世本》曰:于则作扉屦。宋衷曰:黄帝臣。
  《事物纪原》卷七《州郡方域部第三十五》
  [州]《周公职录图》曰:黄帝受命,风后受图,割地布九州。《沿革》曰:黄帝分州画野。……
  [里路]《山海经》曰:黄帝有记里之车。按黄帝游幸天下,而车以记里,疑道路之纪以里堠,起轩辕时也。
  《事物纪原》卷八《舟车帷幄部第四十》
  [舟]《黄帝内传》曰:帝既斩蚩尤,因创舟楫。《易系辞》曰:黄帝氏作,刳木为舟,剡木为楫,盖以黄帝为是。
  [筏]《拾遗记》曰:轩皇变乘桴以造舟楫,则是未为舟前,第乘桴以济矣。筏即桴也,盖其事出自黄帝之前。今竹木之排谓之筏是也。
  [车]……《古史考》曰:黄帝作车,引重致远。其后少昊时驾牛,禹时奚仲驾马。……
  《事物纪原》卷八《宫室居处部第四十三》
  [宫]《易》曰: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谓黄帝也。《内传》曰:帝斩蚩尤,因建宫室。《穆天子传》曰:登昆仑,观黄帝宫室。《白虎通》曰:黄帝作宫室以避寒暑,此宫室之始也。《管子》,黄帝有合宫。
  [室]《尔雅》曰:宫谓之室。《风俗通》曰:室其外也,宫其内也,盖自黄帝始。而《周书》亦云黄帝作。……
  [堂]《管子》曰:轩辕有明堂之议。《春秋内事》曰:轩辕氏始有堂室栋宇,则堂之名肇自黄帝也。
  [楼]《史记》:方士言于汉武帝曰:黄帝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帝乃立井干楼,然则楼盖起于黄帝之时。
  [阁]《韩诗外传》曰:黄帝时,凤巢于阿阁。则阁亦肇于黄帝矣。
  [庭]《列子》曰:黄帝居大庭之馆。此庭名之起也。
  《事物纪原》卷八《城市藩御部第四十四》
  [门]《易·系辞》曰: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皇图要纪》曰:轩辕造门户。然则门户之制,其在上栋下宇之后乎?
  [阶]《韩诗外传》曰:凤蔽日而至,黄帝降于东阶。则阶陛之制,自黄帝为栋宇则设之也。
  [台榭]《黄帝内传》曰:帝既斩蚩尤,因之立台榭。此盖其始也。
  《事物纪原》卷九《酒醴饮食部第四十六》
  [酒]……而《黄帝内传》:王母会帝于嵩山,饮帝以护神养气金液流晖之酒,又有延洪寿光之酒。然黄帝时已有其物……
  [炙]《周书》曰:黄帝始燔肉为炙。
  [饭]《周书》曰:黄帝始蒸谷为饭也。
  [粥]又曰:黄帝始蒸谷为粥。
  《事物纪原》卷十《布帛杂事部第五十三》
  [布帛]……汉王逸《机赋》曰:帝轩龙跃,桑叶是创,仰揽三光,悟彼织女,爰制布帛。《易》曰: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孔颖达疏曰:……考此则布帛自黄帝制也。
  《古今事物考》卷三《国制》
  [丝]《皇图要记》曰:黄帝妃西陵氏始养蚕为丝。
  [布帛]《汉志》曰:上古衣毛而冒皮,后圣易之以丝麻。以为布帛盖自黄帝制也。
  《古今事物考》卷六《冠服》
  [冠]黄帝始用布帛,或曰黄帝已前用皮羽。
  [冕]《通典》曰:黄帝作冕,垂旒。
  [衣裳]《通典》曰:上古衣毛,后代以麻易之。先知为上,以制衣;后知为下,以制裳。《易》曰: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
  [兖]《内传》曰:黄帝伐蚩尤,乃服兖冕。
  《古今事物考》卷六《饮食》
  [粥饭]《周书》曰:黄帝烹谷为粥,蒸谷为饭。 
  [酒]《黄帝内传》:王母会帝于嵩山,饮金液流晖之酒,黄帝时已有其物。
  《古今事物考》卷七《宫室》
  [宫室]《易》曰: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谓黄帝也。 《白虎通》曰:黄帝作宫室以避寒暑。
  [庭]《列子》曰:黄帝居大庭之殿,此庭名之起也。
  [堂]《春秋内事》曰:轩辕氏始有堂室栋宇,则堂之名肇自黄帝也。
  [楼]《史记》:方士言于武帝曰:黄帝为五城十二偻,以候神人。武帝乃立井干楼。是楼起于黄帝之时。
  [阁]黄帝时,凤巢于阿阁,此其始矣。
  [观]《黄帝内传》曰:帝置元始贞容于南观之上,观之。
  [蚕室]黄帝有蚕室,乃后妃亲蚕之所。
  《古今事物考》卷七《器用》
  [灶]……《续事始》曰:灶,黄帝所置。
  [釜甑]《古史考》曰:黄帝始造釜甑,火食之道成矣。……
  [舟]……《易系辞》:黄帝氏作,刳木为舟,剡木为楫。……
  [筏]《拾遗记》曰:轩皇变乘桴以造舟楫,则是未为舟前,第乘桴以济矣。筏即桴也,盖其事出自黄帝之前。今竹木之排谓之筏是也。
  [车]……《古史考》曰:黄帝作车,引重致远。其后少昊时驾牛,禹时奚仲驾马。
  《颜元集·存入编卷一》
  我们这衣食,是上古有个圣人叫神农氏,教民耕种,又有黄帝元妃叫西陵氏,教人蚕桑,我们于今得吃,得穿;我们这田地,是陶唐时有个圣人叫神禹,把横流的洪水都治了,疏江、淮、河、汉,凿龙门,通大海,使水有所归,我们于今得平土上居住;我们这世界,是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合汉、唐、宋、明历代帝王圣贤,立礼乐刑罚,治得乾坤太平,我们才得安稳。
  《幼学琼林》卷四
  冠冕衣裳,至黄帝而始备;桑麻蚕绩,自元妃而始兴。神农尝百草,医药有方;后稷播百谷,粒食攸赖。燧人氏钻木取火,烹饪初兴;有巢氏构木为巢,宫室始创。
  《夜航船》卷十一《日用部》
  有巢氏始构木为巢。古皇氏始编槿为庐。黄帝始备宫室。黄帝制庭、制楼、制阁、制观。神农制堂。燧人氏制台。黄帝制榭……
  黄帝制门户,文王制壁门,周公制戟门、辕门(车相向以表门、人门立长大人之以表门)。秦始皇制走马廊,制千步廊。黄帝制阶、制梯。尧制墙。伊尹制亮槅。神农制窖。伏羲制厨。黄帝制灶、制蚕室。周制暴室。黄帝制囿。尧制池。秦始皇制汤池。
  [方志]
  (康熙) 《新郑县志》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刻本
  卷三人物·古圣
  帝作元衣黄裳,以象天地之色。旁观草木之华,染五彩为文章,以表贵贱。命宁封为陶正,赤将为木正,以利器用。命共鼓为舟楫,以济不通。命邑夷作大辂,以行四方。创宫室之制,作合宫以祀上帝,按万灵布政教焉。
  

黄帝文化志/黄帝陵基金会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0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