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与工商
黄帝陵基金会编
[经史]
《大戴礼记》卷七《五帝德第六十二》
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昆虫,历离日月星辰,极畋土石金玉。勤其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
《纬书集成·论语编·论语譔考》
轩辕知地利,九牧倡教。
《路史》卷十四《后纪五·疏仡纪·黄帝纪上》
上有丹矸者,下有黄银;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上有陵石,下有赤铜、青金;上有代赭,下有盐铁;上有葱,下有银沙。此山之见荣者也。至于艾而时之,则货币于是乎成。乃燹山林,破曾薮,楚莱沛,以制金刀,立五币,设九棘之利,而为轻重之法。
命匠营国,国中九经九纬,五置而有市,市有馆,以俟朝聘之需。
于是立货币以制国用。
乃命宁封为陶正,赤将为木正,以利器用。
经土设井,以塞争端。立步制晦,以防不足。八家以为井,井设其中而收之于邑,故十利得。辨九地,立什一。存亡相守,有无相权,是以情性可得而亲,生产可得而均。分之于井,计之于州,因所利而劝之,是以地著而数详。置法而不变,俾民得以安其法,是以不使而成,不扈而止。策天命而治天下,故天报眉寿,德泽深后世。故子孙皆以有土,黄祚衍于天下,于今未忘也。
耕父推畔,道不拾遗,狗彘吐菽粟,而城郭不闷,人保命而不夭,岁时熟而亡凶,天地休通,五行期化,故风雨时节而日月精明,星辰不失其行。
《轩辕黄帝传》
是时庶民甘其食,美其服,炙其俗,安其居,无羡欲之心。邻国相望,鸡犬之音相闻,至老不相往来,无求故也。所谓黄帝理天下使民,谓之至理之代。是时风不鸣条,谓之天下之喜风也;雨不破块,谓十日小雨应天下文,十五日一大雨以协运也。以嘉禾为粮,谓木禾也,其穗异常;以醴泉为浆,谓泉水味美如酒,可以养老也。以五芝为芳,谓有异草生于圃,则芝英、紫芝、黑芝、五芝草生,皆神仙上药。
[子集]
《管子》卷二三《地数第七十七》
黄帝问于伯高曰:“吾欲陶天下而以为一家,为之有道乎?”伯高对曰:“请刈其莞而树之,吾谨逃其蚤牙,则天下可陶而为一家。”黄帝曰:“此若言可得闻乎?”伯高对曰:“上有丹砂者,下有黄金;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上有陵石者,下有铅、锡、赤铜;上有赭者,下有铁。此山之见荣者也。苟山之见其荣者,君谨封而祭之。距封十里而为—坛,是则使乘者下行,行者趋。若犯令者,罪死不赦。然则与折取之远矣。”修教十年,而葛卢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矛、戟,是岁相兼者诸侯九。雍狐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雍狐之戟、芮戈,是岁相兼者,诸侯十二。
《文子》卷上《精诚》
老子曰:昔黄帝之治天下,……岁时熟而不凶,百官正而无私,上下调而无尤,法令明而不*(外门内音),辅佐公而不阿,田者让畔,道不拾遗,市不预贾。故于此时,日月星辰不失其行,风雨时节,五谷丰昌,凤凰翔于庭,麒麟游于郊。
《吕氏春秋》卷二十六《审时》
黄帝曰:“四时之不正,正五谷而已矣。”
《黄帝内传》
黄帝升为天子,地献草木,述耕种之利,因之以广耕种。
命西陵氏劝蚕,稼月大火而浴种,夫人副袆而躬桑。黄帝斩蚩尤,蚕神献丝,乃称织维之功。
《拾遗记》卷一○《昆吾山》
昆吾山,其下多赤金,色如火。昔黄帝伐蚩尤,陈兵于此地,掘深百丈,犹未及泉,惟见火光如星。地中多丹,炼石为铜,铜色青而利。
《云笈七签》卷一○八
宁封子者,黄帝时人也,世传为黄帝陶正。有人遇之,为其掌火,能出五色烟,久则以教封子。封于积火自烧,而随烟气上下,视其灰烬,犹有其骨,时人共葬于宁北山中,故谓之宁封子焉。
《事物纪原》卷一《利源调度部第七》
[井田]《通典》曰:黄帝始经土设井,以塞争端,立步制亩,以防不足。使八家为井,井间四道。此井田之原也。其法肇于黄帝,成于大禹,备于周,坏于秦也。
《事物纪原》卷九《农业陶渔部第四十五》
[田亩]《通典》曰:黄帝始立步制亩。是田以亩计,起自轩辕也。
[耕]……《黄帝内传》曰:帝升为天子,地神献草木,述播种之利,因广耕。
[杵臼]《黄帝内传》曰:帝既斩蚩尤,因创杵臼。
[舂]《世本》曰:雍父作舂,黄帝臣也。
[蚕丝]《皇图要记》曰:……黄帝四妃西陵氏始养蚕为丝。
[织]《黄帝内传》曰:帝既斩蚩尤,蚕神献采丝,称织纴之功,因之广织。于此言广,明其前有,黄帝广之尔。
《皇朝经世文编》卷十
臣案遂沟洫浍川。圣人之所以备天时,尽地利,以奠民居,而为功于万世者也。画野经土,肇自黄帝,至成周最为详密。
《皇朝经世文新编续集》卷八
问:“泰西之富效在矿务,中国仿而行之于右有合否?”曰:“矿之兴也由来旧矣,特古无矿务之名耳。子华子曰:‘黄帝之冶天下也,百神出而受职于明堂之庭,乃采铜于首山以铸神鼎焉,此为采矿之所自始。’”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二
蚕始黄帝止。
[方志]
(康熙) 《新郑县志》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刻本
卷三人物·古圣
命宁封为陶正,赤将为木正,以利器用。命共鼓为舟楫,以济不通。命邑夷作大辂,以行四方。创宫室之制,作合宫以祀上帝,按万灵布政教焉。又范金为货,制金刀立五币,以利国用。命元妃西陵氏教民蚕。
黄帝文化志/黄帝陵基金会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