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字
黄帝陵基金会编
[经史]
《世本》卷九《作篇》
沮涌、仓颉作书。并黄帝史官。
《纬书集成·尚书编·尚书帝命验》
河龙图出,洛龟书威,亦文象字,以授轩辕。
《纬书集成·尚书编·尚书中候》
帝轩提像,配永循机,天地休通,五行期化。河龙图出,洛龟书威,赤文像字,以授轩辕。
黄帝巡洛,龟书赤文成字,象轩。
河出龙图,赤文绿字,以授轩辕。
黄帝东巡至洛,龟书咸,赤文绿字,以授轩辕。
《纬书集成·春秋编·春秋元命包》
仓帝史皇氏,名颉,姓侯冈,龙颜侈哆,四目灵光,实有睿德。生而能书,及授河图绿字,于是穷天下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语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治百一十载,都于武阳,终葬衙之利乡亭。
《纬书集成·春秋编·春秋合诚图》
黄帝坐于扈阁,凤凰衔书至帝前,其中得五始之文。
《纬书集成·河图编·河图》
黄帝游于洛,见鲤鱼长三尺,青身无鳞,赤文成字。
黄帝游洛,至翠妫之泉,龙图兰叶,朱文授之。
黄龙负鳞甲成字,以授黄帝。帝令侍臣写之,以示天下。
《帝王世纪·自皇古至五帝第一》
[黄帝]其史仓颉,又取像鸟迹,始作文字。史官之作,盖自此始。记其言行,策而藏之,名曰书契。
《晋书》卷三六《列传第六·卫瓘》
昔在黄帝,创制造物。有沮诵、仓颉者,始作书契,以代结绳,盖睹鸟迹以兴思也。因而遂滋,则谓之字,有六义焉。一曰指事,上、下是也。二曰象形,日、月是也。三曰形声,江、河是也。四曰会意,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老、考是也。六曰假借,令、长是也。夫指事者,在上为上,在下为下。象形者,日满月亏,效其形也。形声者,以类为形,配以声也。会意者,止戈为武,人言为信也。转注者,以老寿考也。假借者,数言同字,其声虽异,文意—也。自黄帝至三代,其文不改。……
黄帝之史,沮诵、仓颉,眺彼鸟迹,始作书契。纪纲万事,垂法立制,帝典用宣,质文著世。……
《魏书》卷四上《世祖纪第四上》
[始光二年春]初造新字千余,诏曰:“在昔帝轩,创制造物,乃命仓颉因鸟兽之迹以立文字。自兹以降,随时改作,故篆隶草楷,并行于世。”
《魏书》卷九一《列传第七十九·术艺》
延昌三年三月,[江]式上表曰:“臣闻庖羲氏作而八卦列其画,轩辕氏兴而龟策彰其彩。古史仓颉览二象之爻,观鸟兽之迹,别创文字,以代结绳,用书契以维事。宣之王庭,则百工以叙;载之方册,则万品以明。”
《水经注》卷十六《谷水》
……古文出于黄帝之世,仓颉本鸟迹为字,取其孳乳相生,故文字有六义焉。
《隋书》卷三十二《志第二十七·经籍一》
说者以为书之所起,起自黄帝苍颉。比类象形谓之文,形声相益谓之字,著于竹帛谓之书。故有象形、谐声、会意、转注、假借、处事六义之别。……
《唐六典》卷二十一
书学博士二人,从九品下。《代本》:“苍颉作书。” 《周礼》:“保氏教以六艺,其五曰‘六书’。”郑司农云:“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古谓之小学。《汉书食货志》曰:“八岁入小学,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晋卫恒《字势》曰:“昔黄帝有沮诵、苍颉,始作书契,盖睹鸟迹以兴思也。”
《皇王大纪》卷一
书契作而史官建,左史记言,右史记动。仓颉、沮诵,轩辕史官也,见鸟兽蹄迒之迹,有文理之可滋,作鸟迹篆,以乂百工,以察万品,其文分类,象形而生,故谓之字。
《轩辕黄帝传》
有臣沮诵、苍颉,观鸟兽以作文字。此文字之始也。
[子集]
《荀子·解蔽篇第二十一》
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
《韩非子》第四十九篇《五蠹》
古者苍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公私之相背也,乃苍颉固以知之矣。……
《吕氏春秋·审分览第五·君守》
苍颉作书。
《淮南子》卷八《本经训》
昔者苍颉作书,而天语粟,鬼夜哭。
《论衡》卷二十九《对作篇》
造端更为,前始未有,若仓颉作书,奚仲作车是也。
《论衡》卷二十二《订鬼篇》
及仓颉作书,鬼夜哭。
《中论》卷上《治学第一》
……仓颉视鸟迹而作书,斯大圣之学乎神明,而发乎物类也。
《法书要录》卷七
皇甫谧曰:“黄帝史苍颉造文字,记言行,策藏之,名曰‘书契’。”故知黄帝导其源,尧、舜扬其波,是有虞、夏、商、周之书,神化曲谟,垂范万世。及周公相成王,申明礼乐,以加朝祭服色尊卑之节,又造《尔雅》,宣尼、卜商,增益润色,释言畅物,略尽训诂。及秦用小篆,焚烧先典,古文绝矣。
《云笈七签》卷一百
……[黄帝]有臣沮颂、苍颉观鸟迹以作文字,此文字之始也(先儒论文字之始不同,或始于三皇,或始于伏羲,或云与天地并兴。今据司马迁、班固、韦延、宋衷、傅玄等云,苍颉、黄帝臣,今据此载之。诸家说苍颉,亦无定据。)。
……帝既得龙凤之图书,苍颉之文,即制文章,始代结绳之政,以作书契,盖取诸《夬》。夬,决也,决断万事(自垂衣裳至制文字,凡九事。按皇甫谧《帝王代记》载,此九事皆黄帝之功。今各以当时事及众书所载,列之如前以明之。然于《易系》说此九事,则上自黄帝,下至尧舜。以其先儒说者,或以为不独黄帝。若以皇甫所载,及今所引众书,则九事皆黄帝始创制之以服用,后代圣人至尧舜,但继作修饰尔!)。
《古今事物考》卷二《文事》
[文字]黄帝时,苍颉比类象形谓之文,形声相益谓之字,著于竹帛谓之书,故有指事、象形、谐声、会意、转注、假借六书之别。
《广博物志》卷五《黄帝纪》
《卫恒书势》:黄帝之史沮诵、仓颉,视彼鸟迹,始作书契。纪纲万事,垂法立则。
《皇朝经世文续编》卷六十四
古者崇德报功。凡有功德于民者,必在祀典。是故农则祭先啬,蚕则祭先蚕,使民反本追远,不忘所自始也。夫文字之兴自仓颉始矣。谨按许慎《说文解字》序曰:“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义,万品以察,盖取诸《夬》。是《易》结绳而为书契,皆仓颉之功。”
[方志]
(雍正) 《陕西通志》 清雍正十三年(1735)刻本
卷五十五人物
上古
仓帝史皇氏,名颉,姓侯冈。龙颜侈侈,四目灵光,上天作命,为百王宪,实有睿德,生而能书,及受河图绿字,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掌指而创文字,以正君臣之分,以严父子之仪,以肃尊卑之序。法度以出,礼乐以典,刑法以著,为政立教,领事辨官,—成不外,于是天地之蕴尽矣。(《路史》)仓颉造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淮南子》)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作书契,盖以类象形,故谓之文。(《说文序》)今长安西南二里宫张村,有三会寺,记为仓颉造书之堂。(《九域志》)(光绪) 《白河县志》 民国九年(1920)朱廷榘补修垂印本
卷三人物列传·上古
仓颉,阳武村人,龙颜四目。(《论衡》云:仓颉四目,为黄帝史。)生有睿德,黄帝命为左史。(《吕氏春秋》云:仓颉造史。)观奎星圜曲之势,察鸟兽蹄□之迹,依类象形,始创文字,天雨粟,鬼夜哭,龙亦潜藏。终葬今史官村北黄龙山下。书二卷,后汉司空杜林注,经隋乱不传。
按史传所载:仓颉有二,一为《禅通纪》之帝,在伏羲前;(《春秋元命苞》云:仓帝名颉,姓侯冈。《河图》玉版云:仓颉为帝,南巡登阳虚之山,临于玄扈、洛汭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帝。)一为史官,在黄帝时(见《史记》、《淮南子》、《说文》),皆云始作书。旧志以今阳武村之仓颉为仓帝,考仓颉庙中各碑记,或称仓公,或称仓夫子,或称史官,或称仓帝,纷纷无定名。《史记》云:仓颉居阳武,卒葬衙之利乡亭南。衙即彭衙。白水之旧名利乡,即洛河北之史官村。仓颉生长卒葬于此,后人即以其官名村。黄龙山下所葬之仓颉,其为黄帝时史官无疑也,而仓颉曾居西安府西南宫张村造字,故《西安府志》误载为长安人。
黄帝文化志/黄帝陵基金会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