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 物
黄帝陵基金会编
[经史]
《逸周书·佚文》
黄帝作井。 (《太平御览》卷一引)
《世本》卷九《作篇》
女娲作笙。
随作笙。
随作竽。
挥作弓。
牟夷作矢。
蚩尤作五兵:戈、矛、戟、酋矛、夷矛。……
《史记》卷十二《孝武本纪第十二》
黄帝作宝鼎三,象天地人也。
“后人复有上书,言‘古者天子常以春秋解祠,祠黄帝用一枭破镜。’”集解:“黄帝欲绝其类,使百物祠皆用之。破镜如*(左豸右区)而虎眼。或云直用破镜。”
《越绝书》卷十一
晋郑王闻而求之,不得,兴师围楚之城,三年不解。仓谷粟索,库无兵革。左右群臣、贤士,莫能禁止。于是楚王闻之,引泰阿之剑,登城而麾之。三军破败,士卒迷惑,流血千里,猛兽欧瞻,江水折扬,晋郑之头毕白。楚王于是大悦,曰:“此剑威耶?寡人力耶?”风胡子对曰:“剑之威也,因大王之神。”楚王曰:“夫剑,铁耳,固能有精神若此乎?”风胡子对曰:“时各有使然。轩辕、神农、赫胥楚有弧父。
《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传第六》
《易》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臧之中野,不封不树。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棺椁之作,自黄帝始。
《古史考》
黄帝作弩。
黄帝时有釜甑,饮食之首始备。
黄帝始蒸谷为饭,烹谷为粥。
黄帝作车,引重致远。
《旧唐书》卷二十九《志第九·音乐二》
钟,黄帝之工垂所造。
《唐六典》卷十六
《周礼》:“司常掌九旗之名物:日月为常,交龙为旂,通帛为旃,杂帛为物,熊虎为旗,鸟隼为旖,龟蛇为旐,全羽为旞,析羽焉旌。”《列子》曰:“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以雕、*、鹰、鸢为旗。”今白泽旗、朱雀、辟邪、玄武等旗,金吾队所执;青龙、白兽、麒麟、角端、赤熊等旗,左、右工队所执。
“黄帝战于涿鹿,帝乃始命吹角为龙鸣以御之。”至魏武北征乌丸,度沙漠,而军士思归,于是减马中鸣,而尤更悲矣。胡角者,本以应胡笳之声,后渐用之。故有长鸣、中鸣、故角。凡三部。今唯有大角,金吾主之也。
三曰钺斧,《石氏星经》曰:“天钺一星,在井旁。” 《舆服志》曰:“钺,黄帝所造,涂以黄金,行则载以车,可以斩戮。”《传》云:“汤伐昆吾,躬把大钺。武王入商国,周公把大钺,毕公把小钺,以夹王。”以铁为之。《六韬》云:“武王军中有大柯斧,刃广八寸,重八斤,名为天钺。”即今之大钺也。魏、晋已来,上公亲征,犹假其器。
《通典》卷第五十七
上古衣毛帽皮,后代圣人见鸟兽冠角,乃作冠缨。黄帝造旒冕,始用布帛(冕者,冠之有旒),黄帝作冕,垂旒,目不邪视也。充纩,耳不听谗言也。(事见《世本》)
《通典》卷第六十四
昔人皇氏乘云驾六羽,出谷口,或云车也。及五龙氏乘龙,上下以理。古史考云:“黄帝作车,至少昊始驾牛,及陶唐氏制鸾车,乘白马,则马驾之初也。”
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将士皆迷四方,黄帝于是作指南车以示方,故后常建焉。
《通典》卷第一百四十一
黄帝作咸池。
周武王作大武(武,以武功定天下也)。周公作勺(勺,言勺先祖之道。勺读曰酌,勺,取也),又有房中之乐,歌以后妃之德。春官大司乐:“以乐舞教国子(公卿大夫之子弟),舞云门、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护、大武(此周所存六代之乐。黄帝曰云门、大卷。黄帝能成名万物,以明人共财,言其德如云之所出,人得以有族类也)。”
自武帝受禅,命傅玄改汉鼓吹铙歌,还为二十二曲,述以功德代魏。鼓角横吹曲,按周礼“以*(上卉下鼓)鼓鼓军事”,说者云蚩尤氏帅魑魅与黄帝战于涿鹿,帝乃命吹角为龙吟以御之。其后魏武王北征乌丸,越沙漠,而军士多思,于是减为半鸣,而尤更悲矣。
《通典》卷第一百四十四
钟,世本云:“黄帝工人垂所造。”山海经云:“炎帝之孙鼓延始为钟。”又礼记云:“垂之和钟。”
瑟,世本云:“庖羲作,五十弦。黄帝使素女鼓瑟,哀不自胜,乃破为二十五弦,具二均声。”
《宋史》卷七十六《志第二十九·律历九》
自黄帝观漏水,制器取则,三代因以命官,则挈壶氏其职也。后之作者,或下漏,或浮漏,或轮漏,或权衡,制作不一。
《资治通鉴》卷六
赵王以李收为将,伐燕,取武遂、方城(孔颖达曰:古人不骑马,故但经记正典无言骑者。今言骑者,当是周末时。射之所起,起自黄帝,故易系辞黄帝下九事章云:古者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又世本云:挥作弓,夷牟作矢。注云:挥、夷牟,黄帝臣。是弓矢起于黄帝矣)。
《资治通鉴》卷十
汉王欲捐成皋以东,屯巩,洛以距楚。郦生曰:“臣闻‘知天之天者,王事可成’;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大戴礼曰:食谷者智慧而巧。古史考曰:古者茹毛饮血,燧人氏钻火,而人始裹肉而燔之曰炮。神农时,人方食谷,加米于烧石之上而食之。及黄帝时,始有釜甑,火食之道成矣)。夫敖仓,天下转输久矣,臣闻其下乃有藏粟甚多。”
《资治通鉴》卷二十
天子病鼎湖甚(晋灼曰:黄图:鼎湖,宫名,在京兆。班志,湖本在京兆,后分属弘农。索隐曰:昔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湖,曰鼎湖,即今之湖城县也。巫医无所不致,不愈)。
《资治通鉴》卷三十一
昌陵制度奢泰,久而不成。刘向上疏曰:“臣闻王者必通三统(应劭曰:二王之后与己为三统也。孟康曰:天、地、人之始也。张晏曰:一曰天统,谓周以十一月建子为正,天始施之端也;二曰地统,谓殷以十二月建丑为正,地始化之端也;三曰人统,谓夏以十三月建寅为正,人始成之端也。师古曰:诸家之说皆不备也;言王者象天、地、人之三统,故存三代也),明天命所授者博,非独一姓也。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孝文皇帝尝美石椁之固,张释之曰:‘使其中有可欲,虽锢南山犹有隙。’夫死者无终极而国家有废兴,故释之之言为无穷计也(之对详见十四卷文帝前三年)。孝文寤焉,遂薄葬。棺椁之作,自黄帝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黄帝易之以棺椁)。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丘垄皆小,葬具甚微。……”
《资治通鉴》卷三十八
春,正月,九庙成,纳神主(木主也)。莽谒见,大驾乘六马,以五采毛为龙文衣,著角,长三尺(师古曰:以被马上也。著,陟略翻。长,直亮翻)。又造华盖九重(古今注曰:华盖,黄帝所作也。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常有云气,金枝玉叶,因而作华盖。重,直龙翻),高八丈一尺(高,居傲翻),载以四轮车;挽者皆呼呼“登仙”,莽出,令在前。百官窃言:“此似輀车(輀,音而,丧车也),非仙物也。”
《资治通鉴》卷七十三
诏复立崇华殿(复,扶又翻),更名曰九龙(据高堂隆传,时郡国有九龙见,因以名殿。更,工衡翻)。通引谷水过九龙殿前(《水经注》:谷渠东历故金市南,直千秋门,枝流入石逗,伏流注灵芝九龙池),为玉井绮栏,蟾蜍含受,神龙吐出。使博士扶风马钧作司南车,司南车(即指南车也。崔豹《古今注》曰: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蚩尤作大雾,士皆迷路,乃作指南车以正四方)……
《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五
宇文化及拥众十余万,据有六宫,自奉养一如炀帝。每于帐中南面坐,人有白事者,嘿然不对;下牙,方取启状与唐奉义、牛方裕、薛世良、张恺等参决之(刘冯事始曰:兵书曰:牙旗者,将军之精,凡始建牙,必以制日。制者,其辰在五行以上克下之日也。又尚书[纬]曰:门旗二口,色红,八幅。大将牙门之旗,出引将军前列。又黄帝出军决曰:牙旗者,将军之精;金鼓者,将军之气。周礼司常职云:军旅会同置旌门)。
《黄帝内传》
帝既与西王母会于王屋,乃铸大镜十二面,随月用之。则镜始于轩辕也。
黄帝伐蚩尤,玄女为帝制夔牛鼓八十面,—震五百里,连震三千八百里。
《皇王大纪》卷一
弦木为弧,剡木为矢。习熊虎貔貅之士,以威天下。后世因之,以有六弓四弩八矢、五兵五盾之法,所以养民而保之者至矣。
《路史》卷十四《后纪五,疏仡纪·黄帝纪上》
乃命宁封为陶正,赤将为木正,以利器用。命挥作盖弓,夷牟造矢,以备四方。
《轩辕黄帝传》
有臣挥始作弓,臣夷牟作矢,所谓弦木为弧,剡木为矢也。弧矢之利,以威天下,以取诸《睽》,乖也,制不顺也。
帝因铸镜以像之,为十五面,神镜宝镜也。
又令苍颉主人仪,孔甲始作盘盂,以代凹尊坯饮之朴,著《盘盂篇》,盘盂之诫也。
帝问于首阳山,令采首山之金,始铸刀造弩。又于东海流波山得奇兽,状如牛,苍身无角,一足,能出入水,吐水则生风雨,目光如日月,其音如雷,名曰夔牛。帝令杀之,以其皮冒之而为鼓,击之,声闻五百里。帝令军人吹角为龙鸣,此鼓角之始也。于是又令作蹴鞠之戏,以练武士。
《文献通考》卷一三四《乐考七》
钟:《世本》云:“黄帝工人垂所造。”
黄帝命伶伦与营援作十二钟。
青钟、赤钟、黄钟、白钟、黑钟:昔黄帝作五声,正五钟:一曰青钟,大音;二曰赤钟,心声;三曰黄钟,洫光;四曰景钟,昧其明;五曰黑钟,隐其帝。五声既调,然后作五行。
《文献通考》卷一三六《乐考九》
夔鼓:昔东海流波之山有兽焉,其音如雷,命之为夔。黄帝得之以作鼓,撅以
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盖有所传闻然也。
《文献通考》卷一三七《乐考十》
大瑟、中瑟:……庖牺氏作五十弦,黄帝使素女鼓瑟,哀不自胜,乃破为二十五弦,具二均声。
[子集]
《山海经》卷十四《大荒东经》
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撅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说文解字》
古者,随(黄帝臣)作笙。
古者,乌胄(黄帝臣)作簙。
古者,伯益(黄帝臣)初作井。
古者,雍父(黄帝子)初作舂。
古者,黄帝初作冕。
古者,共鼓、货狄(均黄帝臣)刳木为舟,剡木为楫,以济不通。
姬,黄帝居姬水以为姓。
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乂,万品以察。
《别录》
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或曰起战国之时。踢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材也,皆因嬉戏而讲练之。
《古今注》卷上《舆服第一》
华盖,黄帝所作也。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常有五色云气,金枝玉叶,止于帝上,有花葩之象,故因而作华盖也。
《刻漏经》
肇于轩辕之日,宣于夏商之代。
《初学记》卷四《寒食第五》
刘向《别录》曰:蹴鞠,黄帝所造,本兵势也。或云起于战国。案:鞠与球同,古人踏蹴以为戏。
《云笈七签》卷一百
[黄帝]有臣挥始作弓,臣夷牟作矢,所谓弦木为弧,剡木为矢也(《史记》云,黄帝为之也)。弧矢之利,以威天下,取诸《睽》。睽,乖也,制不顺也。
[黄]帝因铸镜以象之,为十五面神镜,宝镜也。
[黄帝]令采首山之金,始铸刀造弩。有于东海流波山得奇兽,状如牛,苍身无角一足,能出入水,吐水则生风雨,光如日月,其音如雷,名曰夔牛。帝令杀之,以其皮冒之,以为鼓,以击之,声闻五百里(《世本》云,殷巫咸始作鼓,则非也)。帝令军人吹角为龙鸣,此鼓角之始也。于是又令作蹴踘之戏,以练武士(今击球也。《西京记》曰,踘场即球也)。……
[黄]帝以玉为兵(玉饰兵器)。帝服黄冕,驾象车,交六龙,大丙、太—为御,载交龙之旗,张五牙彩旗引之,以定方位。东方青牙旗,余各依方色。帝之行也,常有五色云气,状如金枝玉叶,止于帝上,如葩华之象,帝因令作华盖(令之伞盖是也)。……
《事物纪原》卷二《乐舞声歌部第十一》
[钟]……《吕氏春秋》曰:黄帝命伶伦铸十二钟。《世本》曰:黄帝工人垂所造。
[鎛钟]《隋音乐志》:鎛钟,即黄帝所命伶伦铸十二钟和五音者也。《宋朝会要》载:冯元等议曰:昔黄帝命伶伦与营援铸十二钟,以调月令,今鎛钟是也。
[鼓]……《帝王世纪》曰:黄帝杀夔,以其皮为鼓。《黄帝内传》曰:帝与蚩尤战,玄女为帝制夔牛鼓,又请帝制鼓鼙,以当雷霆。……
[磬]《通礼义纂》曰:黄帝使伶伦造磬也。
[瑟]《世本》曰:庖牺氏作瑟五十弦,后黄帝使素女鼓瑟,哀不自胜,破为二十五弦,具二均声。……
[笛]《太平御览》曰:黄帝使伶伦伐竹于昆溪,斩而作笛,吹之作凤鸣。
《事物纪原》卷二《舆驾羽卫部第十二》
[相风]《黄帝内传》曰:有相风乌制,疑黄帝始作之也。
[建旗]《通典》曰:黄帝设五旗,夏后奚仲为车正,建旗斿旐,以别尊卑等级也。
《事物纪原》卷三《旗旐采章部第十三》
[黄麾]《通典》曰:黄帝振兵,设五旗五麾,则黄麾制自有熊始也。
[华盖]《古今注》曰:华盖,黄帝与蚩尤战,常有五色云气,金枝玉叶止于帝上,有花葩之象,故作华盖。
[旃]《世本》曰:黄帝作旃。
《事物纪原》卷七《伎术医卜部第三十九》
[射御]《易系·九事》称,黄帝作弧矢以威天下。又曰:服牛乘马,引重致远。则射御皆始于黄帝也。……
[规矩]《尸子》曰:古者倕为规矩准绳,使天下效焉。倕,黄帝时巧人也。
[百巧]《山海经》曰:帝俊生身,身生义均,义均是始为巧,倕始作百巧也。
《事物纪原》卷八《舟车帷幄部第四十》
[床]《黄帝内传》有七宝登员之床,则床疑始于有熊氏也。
[帐幄]《黄帝内传》曰:王母为帝设九真十绝妙帐,此疑帐之起也。
[毡]……黄帝作旃。旃,古毡字也。
[褥]《黄帝内传》曰:王母为帝列七宝登员之床,敷华茸净光之褥。疑二物此其起尔。
[席]……《拾遗记》曰:轩皇使百辟群臣列圭玉于兰蒲席土,以兰蒲为席,而荐圭玉之重器,不嫌其陋,初有物故也。
[几]汉李尤《几铭叙》曰:黄帝轩辕仁智,恐事有阙,作舆几之法。则几创始自黄帝也。
[博山]《黄帝内传》有博山炉,盖王母遗帝者,盖其名起于此尔。
[灯檠]《黄帝内传》曰:王母授帝洞霄盘云九华灯檠二。此灯有檠之始也。
《事物纪原》卷八《什物器用部第四十一》
[鼎]《史记》、《黄帝内传》、钟繇疏皆云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鼎于荆山,此鼎之始也。《白氏六帖》:黄帝作鼎三,象天、地、人……
[盘]或曰盘盂。黄帝臣孔甲造。此盖二物之所起也。
[釜甑]《古史考》曰:黄帝始造釜甑,火食之道成矣。
[秤斗尺]《吕氏春秋》曰:黄帝使伶伦取竹于昆仑之嶰谷,为黄钟之律,而造权衡度量。盖因其所胜轻重之数而生权,以为铢两斤钧石,则秤之始也;因其所积长短之数而生度,以为分寸尺丈引,则尺之始也;因其所受多寡之数而生量,以为合龠升斗斛,则斗之始也。
[墨砚]后汉李尤《墨砚铭》曰:书契既造,墨砚乃陈。则是兹二物者,与文字同兴于黄帝之代也。
《事物纪原》卷八《城市藩御部四十四》
[城]《轩辕本纪》曰:黄帝筑城邑,造五城。《黄帝内传》曰:帝既杀蚩尤,因之筑城阙。《史记》:方士言于汉武帝曰:黄帝为五城。然则城盖始于黄帝也。……
[井]……《世本》又云:黄帝正名百物,始穿井。《周书》亦曰:黄帝作井。……
[池]《黄帝内传》曰:帝既杀蚩尤,升为天子,因之浚池沼。盖池沼之起,冶于此也。
[园]……《朝诗外传》曰:黄帝时,凤止帝东园,巢于阿阁。此疑为园名之始也。
[圃]……《庄子》曰:黄帝之圃。此疑为圃名之始也。
《事物纪原》卷九《农业陶渔部第四十五》
[田亩]……《通典》曰:黄帝始立步制亩。是田以亩计,起自轩辕也。
[耕]……《黄帝内传》曰:帝升为天子,地神献草木,述播种之利,因广耕。
[杵臼]《黄帝内传》曰:帝既斩蚩尤,因创杵臼。……
[舂]《世本》曰:雍父作舂,黄帝臣也。
[蚕丝]……黄帝四妃西陵氏始养蚕为丝。
[织]《黄帝内传》曰:帝既斩蚩尤,蚕神献采丝,称织紝之功,因之广织。于此言广,明其前有,黄帝广之尔。
《事物纪原》卷九《酒醴饮食部第四十六》
[棺椁]刘向曰:棺椁之作,自黄帝始。后汉赵咨曰:棺椁之造,自黄帝始。
《黄帝内传》曰:帝斩蚩尤,设棺椁。……
[方相]《轩辕本纪》曰:帝周游时,元妃嫘祖死于道,令次妃嫫姆监护,因置方相,亦曰防丧。此盖其始也。
[冢墓]《黄帝内传》曰:帝斩蚩尤,因置冢墓。
《事物纪原》卷九《博奕嬉戏部第四十八》
[蹴鞠]刘向《别录》曰:蹴鞠者,传言黄帝所造。或曰起战国之时。踢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材,皆因嬉戏而讲陈之。《博物志》曰:黄帝所作也。
《事物纪原》卷九《戎容兵械部第四十九》
[五兵]《太白阴经》曰:神农以石为兵,黄帝以玉为兵,蚩尤乃铄金为兵,割革为甲,始制五兵。……
[黄钺]《舆服志》曰:黄钺,皇帝置。《内传》曰:帝将伐蚩尤,玄女授帝金钺以杀。此其始也。
[衣甲]……《黄帝内传》曰:玄女请帝制甲胄,以备身也。
[刀]《龙鱼河图》曰:黄帝时,蚩尤造立刀戟。郭宪《洞冥记》曰:黄帝采首山之铜,始为铸刀。……
[弩]《古史考》曰:黄帝作弩。……
[六纛]《黄帝内传》曰:玄女为帝制玄纛十二,以主兵。是则纛自黄帝始。
[旗帜]《列子》曰:黄帝与炎帝战,以雕鹗鹰隼为旗帜。故今旗物或彩错为雕鹗,取诸此也。……《黄帝内传》曰:玄女请帝制旗帜以象云物,此盖旗帜之始也。
[五方旗]《通典》曰:黄帝振兵设五旗。《黄帝内传》曰:帝制五彩旗,指顾向背。《黄帝出军诀》曰:攻伐作五彩牙旗,青引东、赤南、白西、黑北、中黄是也。亦自黄帝制之。
[钲]《黄帝内传》曰:玄女请帝铸钲铙,以拟雹击之声。今铜锣其遗事也。
[角]《黄帝内传》曰:玄女请帝制角二十四,以警众像。《礼义纂》曰:蚩尤帅魑魅,与黄帝战,帝命始吹角作龙鸣以御之,盖角肇于黄帝氏也。谷俭《角赋》:夫角,盖黄帝会群臣于泰山,作清角之音,号令之限度也,军中置之,以司昏晓,故角为军容也。
[*(左革右卑)]《黄帝内传》曰:玄女请帝制鼓鼙以当雷霆,是则黄帝制之以伐蚩尤也。
《事物纪原》卷十《律令刑罚部第五十二》
[斩]《尸子》曰:黄帝斩蚩尤于中冀。《黄帝内传》曰:擒蚩尤于版泉之上,帝以金钺斩之。则知斩起于轩辕也。
[流]《黄帝内传》曰:帝斩蚩尤,悬首军门以威天下,其众流于八荒之外,即流刑之始也。
[枭首]昔黄帝斩蚩尤,悬首军门,此枭首之起也。
《事物纪原》卷十《布帛杂事部第五十三》
[灯]《黄帝内传》曰:王母授帝九华灯檠,于是灯有檠,则注膏油以为灯,明其前有也。
[木人]《仙传拾遗》曰:始自黄帝臣左彻。帝升天,乃刻木为帝状,率诸侯而朝之,此刻木像人之初也。
[铭]蔡邕曰:黄帝有金几之铭。王子年《拾遗记》曰:黄帝以神金铸器皆有铭题,凡所造建,皆记其年时,此铭之起也。
《古今事物考》卷一《地理》
[池]黄帝破蚩尤而为池沼,盖始于此。
[井]《世本》曰:黄帝凿井,聚民为邑。
[地里]按黄帝游幸天下,而有记里之车。疑道路之纪以里堠,起轩辕氏也。
[州]《沿革》曰:黄帝分州画野。
[阶]《韩诗外传》云:凤蔽日而至,黄帝降于东阶。则阶陛之制,黄帝为栋宇则设之也。
[台榭]《黄帝内传》:帝既斩蚩尤,因立台榭。
[园圃]《韩诗外传》曰:黄帝时,凤止帝东园。《庄子》曰:黄帝之圃。此名园圃名之始也。
[地亩]《通典》曰:黄帝始立步制亩。是田以亩计,起自轩辕也。
《古今事物考》卷一《时令》
[桃符]《山海经》曰: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其卑枝向东北,曰鬼门,万鬼出入也。有二神,曰神荼、郁垒,主阅领众鬼害人者。黄帝法而象之,立桃板于门上,画二神以御凶鬼。故今桃符书二神字。
《古今事物考》卷四《銮驾》
[旗]《通典》曰:黄帝设五旗。
[黄麾]《通典》曰:黄帝振兵,设五旗五麾。
《古今事物考》卷四《爵禄》
[封建]《沿革》曰:黄帝分州画野,得百里之国万区,唐虞列为五等,此封建之始也。 《礼含文嘉》曰:殷爵五等,周五等,或谓黄帝立五等也。
[大理寺]黄帝得后土,辨乎北方,故为李,理官也。
《古今事物考》卷五《乐器》
[律吕]《吕氏春秋》曰:黄帝命伶伦自大夏之西,阮*(左阝右俞)之阴,取竹于嶰谷,
以生空窍厚均者,断两节间长三寸九分而吹之,以为十二筒,听凤鸣以为十二律,雄鸣六为律,雌鸣六为吕。
[鼓吹]《唐乐志》曰:黄帝使岐伯作鼓吹,扬德建武。
[凯歌]蔡邕《礼志》曰:黄帝使岐伯作军乐凯歌,今还军有乐,即其遣意。
[鎛钟]《宋朝会要》曰:黄帝命伶伦与荣援铸十钟,以调月律,今鎛钟是也。
[鼓]《黄帝内传》曰:黄帝与蚩尤战,玄女制夔牛鼓。
[磬]《通纂》曰:黄帝使伶伦造磬。
[琴]《世本》曰:伏羲造琴。
[笛]《太平御览》曰:黄帝使伶伦伐竹于昆溪,斩而作笛,吹之作凤鸣。
《古今事物考》卷六《武备》
[兵器]《太白阴经》曰:神农以石为兵,黄帝以玉为兵,蚩尤乃铄金为兵。
[黄钺]《黄帝内传》曰:帝将伐蚩尤,玄女受帝金钺以主煞。此其始也。
[衣甲]《黄帝内传》曰:玄女请帝制甲胄,以备身也。
[兜鍪]胄也。《黄帝内传》云:玄女请帝制之以备身也。
[刀]郭宪《洞冥记》曰:黄帝采首山之铜,始为铸刀。
[弓矢]《易》言:黄帝弦木为弧,剡木为矢。
[弩]《古史考》曰:黄帝作弩。
[六纛]《黄帝内传》曰:玄女为帝制玄纛十二,以主兵。是则纛自黄帝始也。
[旗帜]《列子》曰:黄帝与炎帝战,以雕鹗鹰隼为旗帜。故今旗物或彩错为雕鹗,取诸此也。《黄帝内传》:玄女请帝制旗帜以象云物,此旗帜之始也。
[五方旗]《通典》曰:黄帝振兵设五旗。《黄帝内传》曰:帝制五彩旗,指顾向背,青引东,赤南,白西,黑北,中黄,是也。
[钲]《黄帝内传》曰:玄女请帝铸钲铳,以拟雹击之声。今铜锣其遗事也。
[角]《礼义纂》曰:蚩尤帅魑魅与黄帝战,帝命始吹角作龙鸣以御之,盖角始于黄帝也。
[鼙]《内传》曰:玄女请帝制鼓鼙以当雷霆,是则黄帝制之以伐蚩尤也。
《古今事物考》卷六《冠服》
[环]《瑞应图》曰:黄帝时,西王母献白环,舜时又献之,则环当出虞氏。
[裘]《黄帝出军诀》曰:帝伐蚩尤,未克,梦西王母遣道人披玄狐之裘,以符授帝,则是时已有裘名。……
[帐幄]《黄帝内传》曰:王母为帝设九真十绝妙帐,此疑帐之起也。
[褥]《黄帝内传》曰:王母为帝列七宝登真之床,敷华茸净光之褥。疑二物此其起尔。
《古今事物考》卷六《器用》
[杵臼]《易系辞》:黄帝氏作,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杵臼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
[舂]《世本》曰:雍父作舂。雍父,黄帝臣也。舂盖始于黄帝之时。
[盘]盘盂,黄帝臣孔甲所造。此盖二物之所起也。
[鼎]《史记》曰: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鼎于荆山。此鼎之始也。《六帖》曰:黄帝作鼎三,象天、地、人。……
[床]《黄帝内传》有七宝登真之床,则床疑自此始。
[席]《拾遗记》曰:轩皇使百辟群臣列圭玉于兰蒲席上,初有是物也。
[几]汉李尤《几铭序》曰:黄帝轩辕仁智,恐事有阙,作舆几之法。则几始自黄帝也。
[镜]《黄帝内传》曰:帝既与王母会于王屋,乃铸大镜十二面,随月用之。则镜始于轩辕矣。
[灯]《黄帝内传》曰:王母授帝九华灯檠,于是灯有檠。则注膏油以为灯,当在黄帝之前。
[秤斗尺]《吕氏春秋》曰:黄帝使伶伦取竹于昆仑之嶰谷,为黄钟之律,而造权衡度量。盖因其所盛轻重之数而生权,以为铢两斤钧石,则秤之始也;因其所积长短之数而生度,以为分寸尺丈引,则尺之始也;因其所受多寡之数而生量,以为合龠升斗斛,则斗之始也。
《古今事物考》卷六《欢乐》
[蹴鞠]《博物志》曰:黄帝所作。
《古今事物考》卷六《法刑》
[流]黄帝斩蚩尤,其众流于八荒之外。
[死刑]黄帝擒蚩尤于阪泉之上,帝以金钺斩之。则知斩起于轩辕也。
[枭首]昔黄帝斩蚩尤,悬首军门,此枭首之起也。
《古今事物考》卷六《释道》
[天师]《列子》云:黄帝称牧马童子曰天师。
[符篆]《黄帝出军诀》曰:帝讨蚩尤,梦西王母遣人以符授之,帝寤,立坛而请,有玄龟衔行人水中出,置之坛中。盖自是始传符箓也。
《广博物志》卷三十二《珍宝》
轩辕臣伯陵始造钱刀,夏禹始用龟贝银玉之货。 (《物原》)
轩辕造钱而无文,周景公改铸大钱,始有文。 (《物原》)
《涌幢小品》卷四
黄帝作钟磬、鼓吹、铙角、钲,制律吕,立乐师。
《吏学指南》
桎梏:木在手曰梏,手械也,所以告天;木在足曰桎,足械也,所以质地。黄帝所置。
黄帝文化志/黄帝陵基金会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