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重要事件 > 抗日战争时期 > 延安整风运动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延安整风完成了七大的准备工作

李鸿义


  一、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延安整风完成了七大的准备工作
  中国共产党从1928年6月在莫斯科召开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到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中间相隔17年之久。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虽曾多次作出召开七大的有关决议,但都由于紧张的战争环境和准备不足,而一再延期,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前夕,革命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党的力量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经过延安整风,全党达到空前的一致,召开七大的主客观条件才完全具备。
  早在1931年1月,党的六届四中全会决议案中,就提出了要召开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问题,并委托政治局进行筹备工作。可是,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占据了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国民党统治区内党的工作不断遭到破坏,许多重要干部被捕牺牲。国民党军队接连对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围剿”,大会未能如期举行。
  1937年12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决定1938年召开七大,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成立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王明为书记共25人的筹备委员会,还成立了秘书处,进行日常工作。1938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又讨论了召开七大的问题。会后,任弼时代表中共中央向共产国际作了汇报,并希望共产国际派代表出席中共将于半年内召开的七大。但由于当时抗日战争紧张,准备工作也没有做好,未能按时召开。
  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再次作出《关于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决定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召开七大。这次会议还决定七大的议程为4项:(1)团结全民族一切抗日力量,争取全中国人民对日抗战的最后胜利;(2)动员工人阶级积极参加对日抗战工作;(3)在新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4)改选党的中央领导机构。并初步确定代表人数为350名。1939年6月14日,中央书记处发出了关于选举七大代表的通知,根据六届六中全会的规定,决定增加100名代表,并具体分配了各地区的代表名额。7月20日,中央书记处又发出通知,规定除选举正式代表外,增加候补代表150名,连同正式代表共600名,要求各地于9月1日前选举完毕待命。同时,在安塞县李家塔动工修建中央大礼堂,准备作为七大的会场。但由于当时前方抗战紧张,一些领导干部无法离开工作岗位,加之党内受王明机会主义的影响,思想认识不统一,大会再次延期。
  1943年8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发出《关于七大代表赴延安出席大会的通知》,通知指出七大准备在年底举行,要求各地代表于近日启程。还规定增加代表120人,连同原有代表名额共720人。但是,由于当时胡宗南正叫嚣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全党又正在紧张进行审干工作,大会又未开成。
  1944年5月21日至1945年4月20日召开的党的六届七中全会,为七大的召开作了充分而全面的准备。在5月21日举行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听取了毛泽东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全会作的政治报告,通过了党的七大议程和报告负责人,决定除毛泽东的政治报告由主席团和全会讨论外,其他向七大作的军事报告、修改党章的报告、党的历史问题的报告等,分别成立4个委员会进行起草。在1945年3月31日的全体会议上,讨论通过了为七大准备的政治报告初稿和党章草案。4月20日最后一次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为七大准备的军事报告初稿和七大主席团名单草案、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名单草案、会议日程提案。会议还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总结了建党以来的历史经验,对若干重大历史问题作出了结论,着重批判了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王明“左”倾领导在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和思想上的错误;高度评价了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杰出贡献,系统地总结出合乎中国民主革命实际的一整套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明确地指出对犯错误的同志应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它是整风运动的重要成果,使全党、尤其是党的高级干部达到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的团结一致,为七大的召开,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了充分准备。
  4月21日,即六届七中全会闭幕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举行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预备会。会上,任弼时作了关于七大准备工作的报告。他说:七大早应举行,但因战争关系,交通分割,迟至今天才开。这固然是个缺点,但也有积极意义。一是我们的力量发展了,由1937年的4.5万党员发展到121万。二是党的思想更加一致,经过整风,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这种思想上的准备经过了三四年,其意义是非常伟大的。毛泽东在会上作了《七大工作方针》的讲话,阐明大会的方针是:团结一致,争取胜利。
  

延安整风运动/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