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重要事件 > 抗日战争时期 > 延安整风运动
延安整风运动灿烂之花,结出七大团结胜利之果
李鸿义
一、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延安整风运动灿烂之花,结出七大团结胜利之果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延安整风运动取得伟大胜利的基础上,在中国人民处在新的历史转变的关头,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隆重召开,历时50天。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代表着121万党员。会议期间共开大会22次。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毛泽东致题为《两个中国之命运》的开幕词,在中国人民面临两条道路、两个前途抉择的关键时刻,明确地为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任务。4月24日,在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科学地分析了当时的国内外形势,总结了8年抗日战争、24年人民革命斗争和100年来中国革命运动的经验,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一般纲领和具体纲领,提出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政治路线,强调加强党的建设,以实现对中国革命的领导责任。4月25日,举行大会第三次会议,朱德作《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总结了中国共产党17年来武装斗争的经验,特别是8年抗战的经验,深刻地阐明了人民军队的建军原则和人民战争的军事路线。5月14日和15日,在第11次、第12次全体会议上,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总结了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24年的建设经验,精辟地论述了党的组织路线、新党章的特点和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发展及其内容。与会代表详尽地听取和讨论了这些报告及新党章条文,通过了政治决议案、军事问题决议案和新的党章,选举了以毛泽东为首的新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开成了“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伟大里程碑。
七大的历史功绩,主要有3个方面:
第一,制定出最后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新中国的纲领和路线。七大明确指出,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形势下,一切中国问题的关键所在,就是两条路线的存在,这两条路线,就是国民党政府压迫中国人民实行消极抗战的路线和中国人民觉醒与团结起来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国民党统治集团因为坚持反人民的路线,它的力量大为削弱,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极大地减少了,并且变成了动员与统一中国人民一切抗日力量的障碍。相反,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和八路军、新四军,因为坚持了人民战争的路线,它的力量大为增强了,成了全国抗战的重心和主力军。两条路线的存在和斗争,决定了即使把日本帝国主义打败了,国内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危机,在中国人民面前必然存在着光明与黑暗两个前途,也就是一个新中国还是一个老中国的两个前途。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任务,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坚决反对建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分裂的、贫弱的旧中国。但是,我们为之奋斗的新中国不能是、也不应该是旧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也不可能直接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新中国应该是一个在工人阶级领导下、以全国绝大多数人民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各革命阶级民主联盟的国家,即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
为了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七大再次提出“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的口号,并对新民主主义国家应该实行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纲领作了详细的规定,以此作为新民主主义的宪章。鉴于国民党统治集团实行卖国、内战、独裁的政策,七大要求全党在争取建立联合政府的同时,必须充分发展自己的力量,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组织强大的革命队伍。这个队伍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以及其他爱国分子的力量,而其中最主要的是发动和依靠农民。因为农民是革命队伍的主体。大革命以来3次革命战争的经验证明:如果革命运动没有广大农民的参加与支持,革命队伍就没有力量;反之,革命运动就成了任何反动势力都不能摧毁的力量,就有了粮食,有了军队,有了根据地,有了向前发展的立脚点,并在长期斗争中不断扩大革命的队伍。毛泽东再三再四地强调农民的重要性,指出农民是中国当时阶段民主政治和文化运动的主要基础。但是,要发展革命力量,除发动和组织农民群众以外,还必须依靠工人及其他广大城市人民的援助。也只有发展了广大的工人运动与城市的人民民主运动,中国人民才有巩固的基础,来争取新民主主义在全中国的实现。因此,七大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还必须提高对国民党发动内战的警惕,一旦国民党发动内战,党就要领导全国人民,用革命战争,打倒反动派,建立新中国。这些科学的分析,完全符合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后来,中国革命的车轮正是沿着这个轨迹向前发展,在七大制定的纲领路线指引下,继打败日本侵略者之后,又推翻了蒋家王朝,实现了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使命。
第二,全党的认识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空前地统一起来了。七大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或经验主义的偏向。并在总纲中,用极其简洁的词句准确表述了毛泽东思想的含义。经过了24年3次革命战争的考验与锻炼,党创造了这个完全适合国情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并找到了它的杰出代表毛泽东,这是中国人民伟大无比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在人类四分之一的人口中取得了决定胜利的历史标志。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有了自己全体党员公认的领袖。这是七大不可磨灭的伟大历史功绩,是延安整风的鲜花结出的硕果。
七大强调,新的党章的制定意味着党内生活和党与群众的关系,已经而且将要根据毛泽东的建党思想有长足的进步。刚闭幕的国民党六大的特点之一,是在国民党内建立了公开的个人独裁,并竭力使国民党进一步法西斯化。而中国共产党的七大,则与它成为显明的对照。中国共产党七大新的党章规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巩固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及时反映群众的需要和要求,向非党群众解释党的政策。为此,党员必须首先是人民的学生与勤务员,虚心向人民学习,以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人民的意见集中起来,然后站在人民之中,做人民的模范,相信人民自己解放自己,清除对人民的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的错误态度,反对脱离群众的命令主义、官僚主义和军阀主义的错误倾向。七大新党章还规定,党内生活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我们党向来是这样做的。但是在党的24年历史中,在全党曾有几个短时期做得不够和不好。新党章以党的法规的形式,把党的严格的集中制与广泛的民主制结合起来,把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和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结合起来,这对保证党的政治任务的执行和全党在斗争中行动的一致,进一步加强党的团结与进步,有着极其重大的作用。
第三,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新的中央委员会。七大的选举议程,是在高度民主和高度集中相结合的精神指导下,坚持了3个原则:(1)对过去犯过错误的同志,不一掌推开,只要他承认错误,决心改正错误,还可以入选;(2)对于中国革命在长期分散的农村环境中形成的“山头”,既要承认和照顾,又要缩小和消灭,要把各个地方、各个方面的先进代表人物都选进去;(3)不要求每个中央委员都通晓各方面知识,但要求中央委员会通晓各方面知识,因此要把有不同方面知识和才能的同志集中选出来。经过代表们的充分酝酿和讨论,最后以无记名投票选举出中央委员44人,候补中央委员33人,组成七届中央委员会。这是一个包括各个地方、各个岗位、各种经历的优秀人物在内的、有威信的、空前团结的新的中央领导机构。
七大闭幕以后,在6月19日召开的七届一中全会上,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选举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为中央书记处书记;选举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陈云、康生、高岗、彭真、董必武、林伯渠、张闻天、彭德怀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根据党章规定,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即为中央政治局主席与中央书记处主席。七大选举产生的以毛泽东为首的、坚强的、得到全党一致拥护的新的中央委员会,使我们党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建立新中国有了重要的组织保证。
延安整风运动/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