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著、史论 > 陕甘宁边区史(抗日战争时期中下)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十章 第一节 发展农业的政策和措施——3

雷云峰


  三 提高农业技术
  边区农业生产力低下,生产技术落后,单位面积产量很低。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农业大生产运动中,推行了一些在当时条件下能够做到的增产措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①兴修水利。边区地处西北,雨少风多,常遭灾旱,真乃“三年一小旱,十年一大旱”。农业经济大半要靠天吃饭,水利事业,素极缺乏。但是,边区境内的小河、小溪,尚属很多。边区政府号召在河、溪的两岸和一切可以兴修水利的地方,大力兴修小块水利。靖边县做得最好:在靖边县的杨桥畔一带,有几万亩地可以修成水地。1943年三边党政非常重视在这里兴修水漫地,把镇靖河的混泥水,引入沙滩或硷滩,使泥水沉淀后,把沙滩或硷滩变成极宜庄稼生长的良田,所谓“水漫硷,抬金板”,一年之内就修成了漫地2万亩,每亩平均收细粮3斗,共可收细粮3000石,大大提高了产量。边区各地在1943年修起小块水地4万多亩。此外,各地还推广修水壕、打坝堰、挖鱼鳞坑、溜崖、拍畔打埝等方法,防止水土流失,增加地力。
  ②改良农作法。边区的耕作方法,除了绥德分区比较好些,其他各个分区、尤其是三边、和延属分区,作法均是异常粗放,按当时的比较,其收成相差二、三倍之多。为此,要达到增产的目的,普遍改良耕作方法,求得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是实现农业增产的重要途径。边区政府当时提倡和推广了以下几种主要办法,都取得了相当的成绩。
  第一,精耕细作。其办法是多耕、深耕、秋耕和多锄草。比如,盐池劳动英雄张贺兴的秋地,秋、春两季都空翻一次,因此每垧地比别人多收粗粮一斗;华池劳动英雄王万魁1943年的高梁,糜子地空翻过3次,豆类地空翻了两次,每亩收获量比1942年提高了5升多。适时锄草在各地农民中普遍推行,1943年,绥德张家圪崂全村所有秋田都锄过4次,有的还锄过6次。群众经验中总结出“锄头底下三分水”,“七次谷子八次瓜,九次糜子十圪抓”等谚语。此外,实行套种、间种,群众的谚语是“谷子地里带绿豆,高梁地里种江豆,糜子地里带小豆”。采取本科作物和豆类作物间种或轮种的方法,对培养地力与减轻灾害很有好处。
  第二,增施肥料。在边区政府的倡导下,1943年各地群众给耕地施的肥料,比往年大大增多了。如淳耀一区有500亩地,以前从未上过粪,该年每亩平均上了12驮;全区共种麦10449.5亩,其中每亩上粪25到30驮的有2014亩,占麦地总面积的19%强。同时,在边区各地还掀起积肥运动,除广泛提倡“天天垫圈”、“家家有厕”、“人人拾粪”外,各地还想出很多造肥的办法,特别是绥德分区,用刺藜、烂草沤粪;收拾旧窑皮及炕皮作肥料;将各种动物骨头烧成灰、碾成粉末作肥料等。据延川县的同志研究,一个5个人的厕所,一年积的粪,可上7垧地,每垧可增收细粮1斗,一个厕所的粪,每年可增产粮食7斗。
  第三,防治病虫害。例如麦子有“黄疸”和“黑疸”,农谚说:“黄疸收一半,黑疸连根烂!”边区主要农作物谷子的大敌是“*(左虫右全)心病”和“白发病”,很多地方,由于谷子被*(左虫右全)虫咬伤而减产。1942年延安13万亩谷子被*(左虫右全)虫害了5300多亩,每亩平均以少收细粮2升计算,共少收1000多石。当时没有农药,政府就号召农民在秋收后和开春前展开掏谷杈运动,将虫害消灭。
  第四,推广优良品种。光华农场是边区唯一的农业试验场,为繁殖和推广优良品种,发展边区农业技术作出了贡献。由光华农场培育狼尾谷,两年内推广到边区17个县,种植面积10180亩,产量比当地谷子提高10%以上。彭县黄皮洋芋(土豆),在农村广泛推广,产量比本地洋芋高出34.9%。此外,还繁殖和推广了金皇后玉米、红皮花生、甜菜等新品种,子洲县种植甜菜较多,并首次在边区生产出砂糖。由于采取了上述主要耕作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全边区1943年共有耕地1250万亩,每亩增产细粮一升,全边区可增产细粮125000石,可供83400人食用一年。
  

陕甘宁边区史抗日战争时期(中、下篇)/雷云峰.—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