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著、史论 > 陕甘宁边区史纲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五章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的军事建设——1

梁星亮 杨洪 姚文琦


  第五章 陕甘宁边区各项建设的全面发展(下)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的军事建设
  一、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成立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侵略者调整了其对华政策。1941年至1942年,在日、伪军空前残酷的“扫荡”和“清乡”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伤亡惨重,部队减员较多。到1942年,八路军、新四军由50万人减为约40万人。抗日根据地面积缩小,总人口由1亿人减少到5000万人以下。在这期间,国民党顽固派也继续加紧反共磨擦。国民政府不仅继续停发八路军的薪饷、弹药、被服等物资,而且用几十万军队对陕甘宁边区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断绝外界对边区的援助。
  在这种情况下,陕甘宁边区和其他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联系日益困难,保持与其毗邻的晋绥边区的联系就显得尤为重要。1942年5月13日,中共中央军委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向前总、新四军、各师、各旅、各纵队、联防司令部发出通报:(1)为了统一晋西北与陕甘宁两个区域的军事指挥,决定在延安设立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以统一两个地区的作战行动与建军工作。(2)决定以贺龙为联防军司令员,徐向前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关向应为政治委员,林枫为副政委。(3)联防司令部直辖:第一二〇师、留守兵团、晋西北新军、第三五九旅、陕甘宁边区保安部队、炮兵团等兵团。(4)凡直属联防司令部指挥的各兵团,从5月21日起,即与联防司令部直接发生关系并接受其命令。(5)华中华北各战略区,望与联防司令部相互通报,确保联络。
  1942年5月13日,中央军委公布命令,委任贺龙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徐向前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关向应为政治委员,高岗为代理政治委员,林枫为副政治委员,张令彬为后勤部部长。5月19日,中央军委又公布命令,委任李力果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秘书长,黄鹄显为参谋主任。6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正式作出成立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的决定。6月8日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正式成立。6月10日,中央军委发出通令,授予联防军司令部三项职权:(一)统一晋西北与陕甘宁两个区域的军事指挥及军事建设;(二)统一两个区域的财政经济建设;(三)统一两个区域的党政军民关系。为了执行第二项职权,并成立财政经济委员会,由林伯渠、贺龙、李鼎铭、高岗、林枫等19人组成,以林伯渠和贺龙分别任正副主任,下设财政经济办事处,以贺龙为主任。财经办事处于10月正式开始工作。
  9月15日,为了贯彻精兵简政,统一军事指挥,中央军委命令将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与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司令部合并,除指挥晋西北部队外,直接指挥陕甘宁边区各部队,但保留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及留守兵团司令部名义,联防司令部名义对外停用。同时,任命萧劲光为联防军副司令员,张经武为参谋长;任命方强为留守兵团政治部主任,管理司令部直属队原有留守兵团、保安部队、第三五九旅等部队的政治工作。林枫由联防军副政委改任第一二〇师及晋西北军区副政委。
  为了统一陕甘宁与晋绥两个边区的军事指挥,1943年1月16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成立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的决定》。决定指出,由于延安与华北华中的联系更加困难,保持陕甘宁及晋西北两个边区的联系更加重要,特决定成立联防军政治部,直接管辖上述两个边区的部队的政治工作。“委总政治部副主任谭政同志兼任联防军副政委及联防军政治部主任,委总政治部副主任傅钟同志兼任联防军政治部副主任,委一二〇师政治部主任甘泗淇同志兼联防军政治部第二副主任。留守兵团政治部撤销,并入联防军政治部,委方强同志为三八五旅及陇东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委伍晋南同志为一二〇师三八五旅及三分区政治部主任,委张平化同志为一二〇师及晋西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在甘泗淇同志不在晋西北时代理一二〇师及军区政治部主任。另以总政治一部搬至杨家岭王稼祥同志附近,组织很精小的总政〈治〉部,统管全军政治工作。”①
  ①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12页。

陕甘宁边区史纲/梁星亮,杨洪,姚文琦主编;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西安:陕西出版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