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著、史论 > 陕甘宁边区史纲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六章 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人民迎接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4

梁星亮 杨洪 姚文琦


  四、边区各界庆祝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向全国广播了“停战诏书”,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消息传到延安,全城霎时沸腾起来,万众狂欢,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到处红旗飘扬,人们沉浸在一片胜利的欢乐之中。当天晚上,延安市举行盛大的火炬游行,无数火把映红山间河畔,火红的巨流从东南北三道大川拥向市中心,机关与群众的乐队、秧歌队纷纷上街,载歌载舞,欢呼雀跃。许多商人市民扎起火把参加游行行列。延安的工厂、学校、剧院等组成了十多个秧歌队在市区会合,市民高呼:“中华民族解放万岁!”“动员起来支援前线,保卫边区!”“制止蒋介石发动内战!”口号声、欢呼声、锣鼓声、鞭炮声交织在一起,响彻天空。游行队伍高举斯大林元帅、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的巨幅画像,高声唱着“前进!人民的解放军!解除敌人的武装,去恢复交通和城镇!坚决大胆,迅速向前进,谁敢阻挡,就把它消灭得干干净净!”
  在群众热烈的欢呼声中,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也来到新市场,与军民共同庆祝抗战的胜利。游行的群众一齐向他拥来,双手捧起大海碗向这位抗战有功之臣敬酒。彭大将军频频向群众挥手致意,接过一碗酒,深情地说:“我接受大家的酒,让我们一起为那些死难的抗日壮士和为中国独立自由而献出宝贵生命的国际友人献上这碗酒吧!”说完,双方托碗,将酒洒在黄土地上。朱德总司令在八路军延安总部举行鸡尾酒晚会,宴请苏、美、英等在延安的盟国友人,庆祝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9月2日,在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投降书的签字仪式。9月9日,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举行。中国的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到此结束。当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在当日出版的延安《解放日报》发布信息:延安的各机关、学校、团体即日起放假三天,以示庆祝。中共中央西北局决定成立延安各界庆祝抗战胜利、迎接和平建设新时期大会筹备会,由陆定一、邓洁、杨清、萧向荣、李卓然、曹力如、周扬、柯仲平、赵伯平、常黎夫、张汉武、胡绩伟、史唯然等参加筹备会的工作。随即筹备会确定了举行庆祝大会的时间地点,制定出大会标语,并指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宣传队、文工团、鲁迅艺术文学院和延安市民秧歌队等,走上街头进行宣传活动,各机关要进行宣传动员,为庆祝大会做好准备。
  9月5日,延安各机关、部队、学校和群众2万多人排起长长的队伍,从东南西北各方向,穿过红旗招展、彩楼林立的街道,汇集于南门外广场。鲁艺、联政、文协、完小等秧歌队喧闹的锣鼓声,随着潮水般人群的欢呼声此起彼伏,会场的气氛异常热烈。盛大的庆祝大会在同盟国进行曲中开始,曹力如宣布开会。推选出朱德、刘少奇、林伯渠、高岗、李鼎铭、谭政、邢肇棠、刘少白、黄齐生、蔡畅、崔田夫、柯仲平、吴满有、王克温、马豫章、曹力如等16人为大会主席团。会场四周新竖立的木牌上,张贴着各色标语,每个人的笑脸上都显露出抗战胜利的欣慰和愉快。朱德首先讲话,指出:中国人民几十年来受日本的侵略,今天得到了解放,这个胜利的获得,是与陕甘宁边区军民的大力支持,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浴血奋战,以及全中国人民的努力分不开的,他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为坚持和平、民主、团结,建设新中国而奋斗。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在讲话中说,现在抗战胜利了,解放区同胞必须努力发扬民主团结、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做和平建设的模范,以实际行动来巩固已得到的胜利成果。延安大学校长吴玉章、老教育家黄齐生、晋绥边区参议会副议长刘少白和边区劳动英雄吴满有也先后在大会上讲话。
  延安《解放日报》在发表题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的社论中,指出:在八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方针,始终保持“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原则立场,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经过八年的战争,全中国疮痍满目,百废待兴,全中国人民迫切地需要和平、团结与民主,以便同心协力,建设新中国。同时,社论严正指出:抗日战争虽然胜利了,但还存在着内战的严重危险,号召全国各党派和同胞们必须高度警惕,对任何企图挑起内战的阴谋,都要予以有力的回击,这样才能扫除一切障碍,把中国建设成为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为了庆祝胜利,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了著名诗人艾青的《人民的狂欢节》、萧军的《胜利到来了!但我们决不能忘记……》、鲁藜的《黎明的信号》、严辰的《八年》、飞涛的《为和平而歌》等诗作。诗人们满怀革命激情,讴歌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歌颂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伟大的领袖毛泽东,歌颂了英雄的中国人民,抗战的胜利成为所有为抗战出力的中国人的光荣。

陕甘宁边区史纲/梁星亮,杨洪,姚文琦主编;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西安:陕西出版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