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著、史论 > 陕甘革命根据地史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中共六大决议在陕西的贯彻,省委工作路线的转变—中共中央作出《陕西问题决议案》,陕西省委工作重心的转变

任学岭


  1929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复函中共陕西临时省委,对省委遭破坏后,很快建立临时省委表示满意。来函指示临时省委加强反军阀斗争,以恢复发展陕西工作。要求:(1)加强干部的政治训练;(2)加紧支部工作;(3)开展日常斗争,不要提过高的口号;(4)尽量做到党员职业化;(5)发展新的积极分子,整顿恢复原有组织。①
  1929年6月22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陕西问题决议案》。《决议案》提出了陕西省委目前工作的总路线、十项任务和工作方针。陕西党目前的总路线是:尽力扩大中国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工作和对日常斗争的领导;建立城市工作的基础,扩大党的政治宣传,从部分的领导工农群众的日常斗争,发展到农民游击战争,以至建立苏维埃政权;加强党在国民党军队中的士兵工作,扩大党的政治宣传;以争取广大的士兵,使之与工农斗争结合起来。
  陕西党必须实施的各项任务是:(1)扩大反军阀战争、反苛捐杂税的宣传,并决心领导群众为这种口号斗争,利用这些斗争去组织群众,提高群众的政治水平,以确立党在群众中的影响;(2)领导灾民的斗争,而且要使灾民斗争与农村日常斗争密切地联系起来。陕西党应利用各种方式,发动灾民的群众示威行动,如吃大户、自动分配粮食等;(3)加强反帝国主义的宣传,提出目前军阀混战与帝国主义的关系,特别是指出蒋介石的后台老板美帝国主义与英日帝国主义,同样是中国军阀战争的拉线人,打破一般民众对于美帝国主义的幻想;(4)加紧城市职工运动与下层小资产阶级中的工作,并从中扩大党的影响,特别是要注意发展公开的群众的政治经济斗争,以影响周围乡村的工农群众,确立城市的领导地位;(5)加紧士兵中的工作,积极发动士兵中的日常生活斗争,扩大党的政治宣传,以夺取广大的士兵群众,使与工农群众会合起来;(6)积极参加一切贫农组成的土匪队伍与其他原始武装组织,并且注意在斗争中组织农民的武装,在他们中间扩大土地革命的宣传,确立党的思想上的领导地位;(7)在工作中整顿并发展党的组织,特别是在城市工人中建立健全党的支部,使成为活动的核心;(8)在工作中加紧党的布尔什维克的教育,使同志均能了解应用党的政策,不致有右倾或“左”倾的错误;(9)扩大党的政纲的宣传;(10)加强回族蒙族中的工作。
  在工作方针上,提到了“甲、组织方面:(1)建立中心区域的工作,创造城市的组织。(2)深入产业工人手工业者店员及雇农群众中去,注重党的质量的发展。(3)建立支部生活和加强党在群众斗争中的领导。(4)整理地方党部,集中党员的努力到几个革命斗争的主要问题。(5)缩小省委机关,建立经常的巡视工作。(6)发展群众组织,建立党在灾民群众中的领导,组织灾民围绕在农村斗争的周围。(7)建立经常的秘密工作,打破狭隘的秘密工作的方式。(8)提高党内政治水平线,肃清党内一切不正确倾向。(9)加强指导团的工作,与团建立工作上的关系,党要在政治上领导团,在精神上物质上帮助团的发展,各级党团要互派代表参加会议,互作工作报告。乙、宣传方面:(1)党必须加强反军阀战争、反苛捐杂税及贫苦农民自动解决救济问题的宣传鼓动工作,从这些问题联系到反帝国主义、反国民党、建立苏维埃、实行土地革命的宣传。(2)必须特别注意支部宣传鼓动工作,力求应用群众化的工作方式,使每个同志都能公开地利用实际问题去鼓动群众,并且将这些鼓动口号与宣传口号联系起来。(3)教育工作必须要尽可能地利用实际工作与斗争的经验。丙、职工运动:(1)陕西职运的对象。(2)在产业工人中要以成立赤色工会为群众组织的中心任务。(3)手工业的行会组织。(4)手工业中师傅与学徒的斗争。(5)农村雇农工工业的行会组织。(4)手工业中师傅与学徒的斗争。(5)农村雇农工作必须加紧,发展雇农的日常经济斗争,加强雇农的阶级意识,以确立乡村中无产阶级的基础,在雇农数多的地方可组织雇农工会(包括农村手工业工人),数量较少的在农会中设雇农部。丁、灾荒问题及农村工作:(1)党要深入灾民群众中去。(2)发动领导农村的日常斗争。(3)农村斗争要与土地政纲及准备暴动的宣传口号联系起来,使党的主张深入群众中去,以争取广大群众。(4)农村组织仍以农协为中心口号。(5)注意农民的武装组织。(6)发动游击战争。戊、士兵工作:(1)加紧军队中旧有组织的工作,领导士兵日常斗争,发展士兵组织,扩大党的宣传。(2)注意冯玉祥中心部队中的工作,利用他招兵、办军官学校、拉夫拉差的机会,派同志进去接近士兵群众。(3)加紧土匪中的工作,因目前大批的灾民都投入土匪中去,党要深入群众中去,获得群众,使之变成农村的武装。(4)士兵运动中注意日常斗争。”②
  6月,团中央作出《陕西团目前工作决议案》,指出陕西团的中心任务是争取广大劳苦青年群众,建立团的无产阶级基础,使团的工作青年化。要求以西安、陕南、榆林、三原、潼关、大荔、绥德等中心区域为重点,坚持秘密活动与公开工作相结合,组织少年先锋队、学徒联合会、童子团、革命文艺团体、学术研究会,开展各种斗争。
  7月中旬,陕西代表团返回后,临时省委于1929年7月在渭南辛市召开了中共陕西省临时省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会上传达了中央指示和决议,再次调整了省委成员,杜衡为书记,组织王林,宣传张蔚森,此3人组成常委。候补常委徐振化、刘志丹。根据中共中央对陕西省工作的指示,会议决定今后工作主要是恢复组织,抓紧士兵和难民救济工作。会后,临时省委派人分赴陕北、陕南、渭南等地整顿、恢复党组织。7月19日,中共陕西临时省委在给中央的陕西政治现状及党务报告中提到,临时省委决定派吉国祯、张文华到陕北分别担任中共陕北特委书记和共青团陕北特委书记,苏士杰搞军事工作。③
  不可否认,《决议案》也有错误的方面,如《决议案》指出:“全省的党组织,应该由乡村移到城市”,显然还是“城市中心论”的思想。但《决议案》对陕西省委停止盲动主义错误,起到了推动作用。特别是在实际工作中,从学习贯彻中共“六大”决议到对中央对陕西省委指示的贯彻,改变了过去“左”倾盲动主义的错误做法,而且深入群众,组织群众,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农村,从而使党的组织获得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广泛的社会基础。其具体做法:一是各地党组织着手进行整顿,恢复和发展组织的工作;二是使党的组织工作与灾民斗争结合起来。1929年至1930年,陕西地区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旱灾,其中1929年最为严重。到这一年年底,全省因灾死亡人口达250万人之多。因此许多地方发生了灾民组织自救的斗争,各地党组织积极去引导灾民斗争,使党的影响迅速扩大。陕西省委工作重心的转移,开始认真地做群众工作,为以后革命武装的建立和土地革命战争的开展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① 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共陕西省委》(陕西党史资料丛书之十八),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70页。
  ② 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共陕西省委》(陕西党史资料丛书之十八),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3—296页。
  ③ 中共陕西省委、中共榆林地委党史研究室编:《陕北革命根据地》,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年版,第41—42页。
  

陕甘革命根据地史/任学岭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