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料汇编 > 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卷下)
中共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对财政经济政策的指示(一九四〇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中央档案馆
现在就全国形势说,投降危险正在增长,新的反共高潮成为投降的必然准备步骤,陕甘宁边区在为着打破日增的困难,为着反对投降坚固民族统一战线,力争好转的严重任务,又为着奠定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基础,更充实与活跃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在财经政策上已不容我们慢步的走,而应转到完全自力更生的自给自足政策,这就是陕甘宁边区目前财经政策的新方向,这就是开展在陕甘宁边区党与政府以及全体人民面前新的迫切的严重任务。
完全自力更生的意义,是发展边区国民经济,更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增加政府收入,使经济与财政相适应的前进运动,而不是回复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复古政策。
(一)
陕甘宁边区要迅速实现自力更生的政策,要从下列原则出发:
(一)新民主主义的财政经济的主要动力,要依靠全边区一百二十万人民,使政府的政策成为广大人民自己的政策,发扬人民的劳动热忱与生产积极性,次则依靠边区党政军民学全部在职人员,不妨害工作战斗与学习努力从事集体的有效的生产,发展公营企业作民众的模范,与指导公营企业成为新式的国家资本与民间的集体资本及私人资本结合起来互相发展的前途,就更健强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基础。
(二)要将党的民族统一战线贯彻到财政经济政策上来,在经济上不但要积极扶助基本民众的经济发展,还要团结各阶层人民一致的热烈参加建设运动,在财政上应以累进的原则去合理分配各阶层人民的负担,政府在经济上保护人民的利益,人民给自己的政府纳必要的捐税。
(三)要从变动的与最困难的条件下着手,定出具体的自足计划,才能使我们的任务有尽可能的现实性,而不致中途受挫或流产。
(四)要从支持长期斗争,从长期打算的观点出发,看到现在,照顾将来,因此,不仅要爱惜人力物力财力来爱护根据地,而且要有远大眼光的去打下既能应付现在,又能照顾将来的经济基础。
(五)要深刻认识与研究边区特点,一方面她有着全国最民主的政治,有着处在农村环境中最先进的经济(基本上已肃清封建剥削),有着具备活跃性与组织性的民力和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因此,经济运动的力量,必比经常要扩大很多倍的速度,另一方面经济力量仍然落后,交通不便、人口不密等又给财政经济一些限制,因此,充分估计其可能性与现实性,定出确切计划必能争取速效。
我们财经政策的实际计划,要适应这五个特点,应当确定:
一、边区的经济建设,目前要以发展农业生产为第一位,除提高粮食畜牧的生产外,应以边区工业的需要发展边区的农产原料。
二、努力发展边区的工业,目前特别着重于不需巨大固定资本的轻工业与手工业,公营企业则着重于选择边区特有的中心富源,如盐、煤油、毛棉、药材,使之与民间手工业及家庭工业的生产合作社在生产上密切联系。
三、商业应以发展对外贸易为主,公营商业的商业网与民众的消费合作社在分配上密切联系起来,开展边区内外的流通。
四、边区的建设事业,应以分工合作与集中领导的原则,有计划的分散经营,有系统的集中领导,建立全边区的建设脉胳。
五、要有包括各方面的财经的全盘方针和计划,而且应当以第一年作基础,定出更长期的计划大纲,虽然我们缺乏应有的经验,必须在实践的过程中经过摸索探讨与补充,但是我们必须向着一定奋斗目标迈进,才不致变成为无方针的盲目的行动。
六、在财政上要顾及:(甲)不仅要量入为出,使收支平衡,而且必须尽可能支给建设基金;(乙)要估计我们是处在战争环境,应以军事支出为第一位;(丙)由半自足自给转到完全的自足自给,要经过困难的过程,必须在现在已经艰苦的状况中,号召全边区的人民及在职人员,进行可能的节约运动,渡过难关。
(二)
确定政策与方针后,边区迅速自给自足的实际内容,提供下列的诸具体问题:
第一、经济方面:
一、农业:(子)继续发动人民开荒,特别着重于生产事业的改进,帮助与教育人民改良种子、耕具,施肥耕种方法,并兴修水利;(丑)增加粮食生产,多种棉花及榨油植物;(寅)发展牧畜特别是羊牛鸡兔;(卯)奖励移民开荒;(辰)政府管理与培植森林。
农业方面第一年的目标做到粮食生产提高,使在职人员的粮食完全依赖人民所交公粮来解决,使羊毛、皮、革、棉花、麻及植物油能完全自给,第二年以后农业各方面生产继续提高,生产有余,供给边区以外的需要。
二、工业:扩大现有公营企业,首先是盐、煤油、纺织、制药、应用化学,集中人力财力,突击这些企业,使之有迅速的成效。
政府以投资借贷或与民共营的方式,广泛发展民间的手工业,特别是纺织、榨油、农具的生产。
第一年目标除做到棉麻毛织物、食油、煤油、纸张等全部自给外,并能以大量的盐运销边区之外,调剂边区内外的经济,第二年以后工业品除广泛供给边区人民的需要外,并能运销边区以外的地区,供全国支持长期抗战的需要。
三、商业:首先以边区所有易边区所无的原则,与边区内外的商人合作,发展对边区之外的贸易,依此使公营商业与人民消费合作社及私人商业结合,发展边区的流通,因此,公营商业必须改变过去“只做生意”“只赚钱”的方式,要转变成为边区内外商业的领导与联系的机关,成为与敌伪及投降派作经济斗争的武器,有计划的收买运销土产,运进必需的货品,调剂边区之内的需要,严格禁买仇货及奢侈品,限制不必需品的流通,我们商业目标要做到流进之商品相对减少,运销边区之外的土产绝对增加,使自给自足经济不为他人操纵与破坏。
四、交通运输:修理边区现有的道路桥梁,修筑不妨害军事行动的必要干线,提倡发展运输;建立堆栈,运输栈,骡马店等等,成为发展边区工商业不可分离的任务。
五、在职人员的生产:根据两年生产运动的经验及今后的需要,第一、要估计环境可能的变动及注意工作学习与战斗任务之完成,全体人员生产任务不能担负过重,明年必要的要求是改变农业生产,多种菜蔬油类,争取给养之自给,发展纺织运动,解决部分的衣服。第二、利用时间,抽调可可能的劳动力,参加公营企业的突击,特别是盐与煤油。第三、尽可能以一少部分专管有效的工商业,来调剂与改善全体人员的生活。第四、特别注意不被自己的生产所束缚而放松了最重要的对广大人民生产运动的领导。
第二、财政方面:
一、金融:由于法币价格的日益低落及国民政府发行五十元百元的巨额票面法币,为着在边区之内维持法币的价格,调剂金融的流通,不能不发行定量的地方辅币,应当向广大民众解释,提高边区辅币的信用。
为着积蓄必要的国民经济建设资本,必须奖励人民储蓄运动,吸收游资;在必要时边区政府可依照国民政府的法令,发行一定额的节约建国储蓄券,或地方公债券来进行有利民生的事业(这点在公粮未收齐以前暂不公布),因此边区银行的作用就必须大加发挥,业务方式要加以改善,它不仅要能够调剂边区金融,而且要在财政上经济上成为政府与人民联系的桥梁。
二、税收:边区应实行普遍的统一的累进的所得税制,不论阶层,不论公私营业毫无例外,照累进率征收所得税,这是为民族解放事业奋斗的全民义务,分别农工商业,整理税收,成为财政工作的重要任务。
三、财政制度:由于财政的相当困难与经济的分工经营更须严格实行统一的预决算制度,与检查监督制度,防止各自为政的及贪污浪费现象。
(三)
完全自力更生的政策方针与具体内容,要使之成为现实,就要靠深思远虑的具体计划与坚强细密的组织工作来保障。
具体计划不是一劳永逸的死东西,首先要有确切的调查统计工作的具体材料作依靠,要有生动的组织力量来执行,并且要以实践的经验,及时给以补充或修改。
组织这任务实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有决定意义的干部问题,必须打破忽视财经工作的观点,各级党政军民的领导机关,要挑选一部分最好的干部专任财政经济战线上的任务,并且要能吸引团结必要的党与非党的专门人材(从有科学研究的专门家,直到有一技之长的手工业者店员与老农)。加强与充实财经组织。其次要立即进行广泛的动员,教育党内党外群众了解实行自力更生政策与任务的严重意义,提高实行此事业的积极性组织性。
其次,工作方式在集体领导的原则下,必须强调个人负责制,每个干部担任一定的工作,必须负责完成一定的任务,提高工作纪律,实行定期检查,发扬干部的自信心与创造性。这样才能免除因有顾虑牵扯之弊使任务飞跃发展。
其次,边区的劳动政策,必须与目前任务相适应,而有必要的转变,不论公营的、合作的、私人的大小企业,一方面在边区可能的与必需生活条件下改良工人生活与待遇,一方面工会的中心工作,要组织与教育工人为自己的事业提高纪律与劳动率,以新的劳动态度对待新的劳动任务。
最后,要防止不良倾向的生长,从有计划的分工中,防止互相竞争,防止借口自力更生而与民争利,侵犯群众利益,脱离群众,从实行监督与检查中防止损人利己及贪污浪费,从确切审核各方面的计划中,防止浪费人力财力而不能完成任务的现象,从加强党内共产主义教育中,防止党员中离开大众的全体的事业,而走到个人发财的歧路。
我们相信边区的党与政府,依靠布尔什维克的基础,依靠久经斗争的广大人民,必能领导党内外一百二十万人民渡过困难,胜利的迅速的完成自力更生的任务。
这一新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任务的完成,不仅解决了边区的基本问题,更加巩固了边区,不仅在边区内完成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更加推动与活跃边区的民主政治,而且正是教育全边区的人民如何来管理自己的伟大事业。
党中央所提出的“自力更生”的政策,在边区财经方面的胜利,正是以陕甘宁边区的实例给全国人民以建设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具体道路,给全国各抗日根据地支持长期抗战的财经政策的基础,也正是反对内战挑拨者及投降派的武器!
边区中央局
十一、二十三
* 本文按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油印件刊印。
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卷下/中央档案馆.—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