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料汇编 > 陕北革命根据地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回忆录——义合群众抗烟亩税

马建功


  义合位于绥德县东区,是管辖100多个村庄的大镇,设有绥德县义合区公所与义合镇小学。区公所是国民党统治人民的政权,学校则是地下共产党员领导人民求解放的阵地,因而水火不容时常发生摩擦。
  1928年,义合区的鸦片烟长得特别好,结桃时起了虫,到收割时又是阴雨连绵,辛苦了半年没有收获。特别是用高利贷款做投资的农民,正处在倾家荡产仍还不清债的时候,但区公所却派出成群的衙门汉和区丁来收烟款。他们绳拴棒打,索取鞋脚费,苦害群众,逼得农民白天不能下地劳动,晚上不敢回家休息,有的拖儿带女沿门讨吃,有的举家逃亡流落异乡。
  看到这种惨状,中共义合支部书记李芳春(完小校长)、支委霍维德召集大家开会,讨论抗交烟款的问题。经过慎重考虑,决定用软硬兼施的办法。软是利用亲友关系,暗地串连宣传不交烟亩款,以一传十,逐渐扩大范围。据此分了工:李芳春总领导并负责镇属几个村,刘凤义(教师)负责东沟片,常永昌(教师)负责南川片,我和霍维德负责北川片的发动。
  我俩回到雷家沟,立即召开党、团员骨干会,到会的有党员梁鸣章、赵永先、雷克俭,团员雷占恩,大家一致认定,应由农民出面,四师同学不能参加,怕敌人说成是共产党领导。这就确定与会的同志都在本村宣传,雷家沟以上由霍维德、雷克俭负责,黄家川以下由我负责。
  我到黄家川马超海家中,恰遇黄登堂、黄鹏云和霍家坪霍和瑞正在谈没钱交烟亩款的事。我乘机说:“听说义合的农民计划抗交烟亩款,他们的办法是:(1)各村选几位有威信的农民当代表,暗地里给自己相好的人宣传不交烟亩款。再由他们串连亲友不交,逐渐扩大不交烟亩款的队伍。(2)由代表带上农民(人数不限,多些更好)去区公所。代表和老总说话,群众站在一边帮言。今天这些代表们去,明天那些代表们又去。(3)到区上,由代表报告灾情后,再请区上豁交烟亩款。”
  在场的人听后都说:“人家的办法真好,如不想法都活不成了!”我说:“人家这样做将来可能不交或少交!我们还不是要照交吗?那我们也照义合的办法做吧!你们能当代表吗?”都说:“能!借不到粮,也不会丢了升子!”我说:“好!你们就赶快行动。”我又到薛家渠找到薛加荣(团员),将组织上决定领导农民抗交烟亩款的方法步骤告诉了他,并将我在黄家川发动的经过说了一遍,让他发动薛家渠的农民,并和黄家川、霍家坪的代表联系行动。从农历六月下旬开始,先由霍维德带领农民到区上,次由马超海去,再由各代表轮流前去。这样到七月上旬,北川片去区上的农民约有300多人次。
  义合的区长李怀仁,群众都叫他李老总,他深苦群众的不断烦扰,更苦恼的是收不到款交不了差,就向国民党县政府指名告刘凤义、霍维德。告的是:“共产余孽,秘密会议,煽惑农民,抗交烟款,请予发处,以便征收。”县财政局局长白敬玉,因与李芳春的私人关系转告了实情。我们根据情况,立即向上级报告,上级派来赵仰普(赵通儒)协同李芳春及霍维德到我家共同研究对策,最后决定用农民的名义写诉呈。诉呈是:“虫害严重,阴雨成灾,烟没收获,无力交款,迫的恳请豁免减轻!所谓煽惑有何为证?”并决定刘凤义不能留校任教,霍维德随赵仰普离家,李芳春赴县交涉,理由:农民无款交纳,自动请求减免;区上无端诬陷,加以所谓什么共产余孽、秘密会议、煽动群众等罪名,应当面对证,以求水落石出。县政府迫于群众的威慑,烟亩款酌情减轻。

陕北革命根据地/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榆林地委党史研究室编—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