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回忆录 > 弯弓贺兰-第一野战军解放西北纪实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五章 浴血战扶眉.21

章涌


  21.许光达、王世泰向2兵团指战员发出命令:坚决堵住敌人。第4军战罗局、夺扶风,打了一个“翻身仗”。
  7月8日,第2兵团师以上干部会议在言村召开。
  许光达司令员和各军、师首长就如何完成被彭总称之为最关键的任务进行研究,同时要确定由哪个军来执行穿插任务。
  许光达司令员经过反复考虑,决定由4军来完成。4军是陕北红军的老部队,在创建和保卫陕甘宁边区的战斗中功勋卓著,全军上下曾一致请战要求打硬仗。
  任务交给4军后,3、6军的领导同志积极支持4军打先锋,并表示要做4军的坚强后盾。6军军长罗元发还提出建议,4军开进要快要猛,并注意对扶风、岐山方向进行严密侦察。
  首长的殷切希望和兄弟部队的热情关怀,使到会的4军领导十分感动。政委张仲良对兵团王世泰政委和徐立清副政委说:“请首长们放心,我们一定不惜一切代价,坚决堵住敌人,保证战役任务的圆满完成。”
  随后,张仲良政委和孙超群副军长对营以上干部进行紧急动员,要求全军指战员明确担负敌后穿插任务的艰巨性和光荣性,要准备打恶仗。
  接着立即派出由11师32团副团长刘占荣带领的侦察队,携带电台深入敌后,查明益店、罗局的敌情,为制定全军开进路线提供情报。战前各个连队都进行了诉苦复仇教育,研究了战斗方案。指战员们磨刀擦枪,部队士气高涨。
  同时,张仲良政委还命令4军各师均派出侦察分队。10师30团李有益副团长和该师二科鲁增副科长带领的侦察兵,深入青化镇附近俘敌多名,查明了法门寺、益店、青化镇一带情况,对引导部队迅速开进创造了条件。
  7月10日,扶眉战役终于打响了。
  为迷惑敌人,第一野战军担任钳制任务的部队首先行动。第19兵团附骑兵第2师于当日进至乾县、礼泉以北高地构筑工事,形成对二马进攻之势,矛头直指麟游,并大造“打马”舆论,搞得两马风声鹤唳,随时准备拔脚向甘肃、宁夏逃跑,根本就顾不上来策应胡宗南。
  防守西安的第61军(欠183师)率第181师、182师545团及144团1个营,同日向子午镇方向挺进,对退至子午口小五台为中心地段的胡宗南部第17军12师残部发起攻击。至11日17时,敌师部及第35、34团被压缩包围于正经殿、五佛殿等庙内,敌先是凭险顽抗,后又4次夺路突围,均被我击退,最后545团在542团配合下,全歼小五台阵地之敌,共毙伤俘敌1580余人。此次战斗使胡宗南摸不清第一野战军总的作战意图,并保证了主攻部队左侧安全。敌18兵团前线指挥官李振曾说:“共军即使快速,也要三天才能到达益店、罗局。”
  同日,2兵团司令员许光达和王世泰政委,在礼泉城东一个窑洞中对到会的军师干部说:“我们决不能辜负彭总的期望和兄弟部队的信赖,坚决堵住敌人!”
  许司令员根据野战军的统一部署要求部队下午7时出发,向临平以西、漆水河以东地区集结,在封锁消息的情况下隐蔽开进,11日20时发起进攻。
  许光达问到会的4军张仲良政委说:“4军第一梯队是哪个师?”
  张答:“由10师担任。”
  许司令员当即命令:“明日傍晚隐蔽前进,12日拂晓拿下罗局。”
  10师师长刘懋功怀着紧张兴奋的心情走到地图前看了看,有150里路程。他心想边打边走、一夜赶到有困难,便向许司令员说明情况,建议实行轻装,提前出发,许司令员同意了他们的方案,斩钉截铁地说:“你们要坚决完成任务,按时夺取罗局!”
  当天下午5时,4军各师由礼泉地区到乾县至临平一线集结。接着于11日下午4时按照军的部署,首先由12师夺取临平,掩护主力开进。
  担任尖刀任务的10师部队,分成三个梯队,在师长刘懋功、政委左爱率领下,利用青纱帐作掩护,在师侦察部队沿途配合下,迅速从临平北黑山、尹家堡、断桥一线出发。以团为前卫,师指挥所、28团、29团随后跟进。
  第4军的三支穿插部队犹如三把锋利的钢刀直刺敌人的心脏。
  各部队在群众的引导下急行军前进,连队指挥员根据地形,随时加快速度,千方百计争取时间。
  太阳快落山了,刘懋功师长站在高处回头一看,只见飞扬的尘烟伴随着漫长的队伍,浩浩荡荡奔向前方……
  入夜后,只能看见近处的幢幢黑影,“唰唰”的脚步声成了战士互相联络的讯号。
  当10师30团先头部队到益店镇附近时,抓到了敌人一个哨兵,从他口中获得了镇内守敌情况和敌人使用的口令,刘师长指挥部队从敌守军西侧顺利通过。
  当11师31团先头营从益店镇东边通过时,被寨中守敌发现,我前卫营指挥员立即设法智取,他们冒充敌军,骗使敌人相信打开寨门迎接。我军一拥而入,未响一枪,迫使敌人一个连全部缴械。随后,又未费一弹,俘获了路经益店的敌人一个新兵连。
  在此之前,12师在越过漆水河时,还消灭了敌军一个骑兵侦察队。
  第4军的这一系列干净利索的战斗,使敌人失去了耳目,对保证我军顺利前进起了很大的作用。
  益店镇是通往我军预定作战地区的门户,7月12日3时,这个门户被我们打开后,我军就很快在广大的正面上展开兵力实施机动作战。
  10师师长刘懋功鉴于11师因处置益店敌人耽误了一些时间,就果断地命令部队一往直前,未拘于二梯队的任务和位置,主动同11师共同担负了一梯队的任务。
  10师主力以罗局镇为目标,同时命令28团从右侧直取眉县车站。11师看到10师直奔罗局镇,就从10师左翼攻击小寨。
  三支部队齐头并进,两个主力师并肩作战。
  走在10师最前面的一支轻装部队,像离弦的利箭一样朝着目标飞去,这就是负有“尖刀”任务的30团前卫营和10师指挥所人员。他们对及时查明敌情和地形从而掌握战斗主动权起了很好的作用。
  当10师部队急驰赶路时,在前进的路上又遇到了一道较大的障碍,刚发洪水的渭河水深、浪急、岸陡,拦住了部队,战士们来不及寻找桥梁就涉水强渡,大家用绷带结成长绳斜横两岸,然后手拉着长绳渡河。
  强渡渭河,虽说给部队带来一定困难,但也给部队带来了好处。因为在关中平原的盛暑天气,坐在家里也会汗流浃背,长途行军口干舌燥的战士,更需要水。即使渭河河水浑浊,大家痛饮一顿,也感到分外香甜。
  黎明将临,一夜急行军使大家极度疲劳,爬坡时两腿像灌了铅似的沉重,指挥员虽然不断发出“跟上、跟上”的口令,然而大家多么盼望能就地休息一会儿,恢复一下疲惫的体力啊!
  正行进间,突然从罗局镇方向传来了枪声,这是我们先头部队同敌人警戒部队打响了!
  枪声驱散了人们的疲劳,战士们个个精神抖擞起来。10师先头营刚爬上坡就同北营村敌警戒部队遭遇,敌人还没有弄清情况,就被我军一个冲锋击溃。
  刘师长指挥10师像猛虎下山,一路追击到南堡子塬边时,又发现敌65军前卫部队沿铁路两线撤退,10师三个团的先头营立即主动向敌人先后发起冲锋,从塬边三处地段扑向川里,分别朝敌军行军纵队的头部、腰部、尾部一齐猛击,如洪卷沙,势不可挡,一小时的激战就全歼退却的敌人前卫团,俘敌1300余人。
  这时,11师也向小寨敌38军侧卫部队进攻,10师所指挥的12师一个团也向蔡家坡、虢镇方向警戒,保障主攻部队右翼安全。
  我军7月12日拂晓突然在罗局、眉县车站等地出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歼灭敌65军撤退的前卫团,打得敌人晕头转向,敌人根本没有预料到我军如此神速地出现在他们的后方,截断了他们往宝鸡的退路。因而惊慌失措,不得不缩回于家堡、李家原等地区。
  张仲良政委指挥第4军调整部署,构筑工事,准备阻击敌军突围逃窜。10师控制的地段,是陇海路西安至宝鸡的咽喉部分,北屹高原,南临渭水,宽不过1300多米。根据地形和前面的敌情,刘师长将10师主力部队控制塬边的南堡子、高家、刘家原等高地,在川里以一个营占领眉县车站,另一个营坚守车站以东的一座铁路桥梁,构成纵深配备。
  我军一个师堵在这里,敌人插翅也难飞过。
  当第4军完成第一步截击任务后,彭德怀很快就接到该军的捷报,立即向全军人员发来贺勉电令,鼓励第4军再战再捷。军首长也及时对10师表彰鼓励,同时又强调完成第二步阻击战的重要性,并提出“不让一个敌人通过”的战斗口号。10师抓住这个机会,立即向部队传达并作新的动员,激励全体指战员更好地完成阻击任务。
  与此同时,敌人深深感到灭顶之灾将至,不顾一切地向我军拼命冲击,妄图冲出一条退路逃走。可是,敌军一次次冲击,都被4军打退了。广大指战员在“堵住敌人就是胜利”的口号鼓舞下,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忍受着炎热和饥渴,没有人叫苦。子弹打完了甩手榴弹,手榴弹打完了就用铁锹、枪托和敌人拚,寸土不让,坚守着罗局一线。
  其中最凶险的一次,是在当天下午3时左右,敌65军集中炮火和大量兵力向30团3营坚守的阵地进攻,同时又向我29团坚守铁路桥梁的2营进攻,企图孤注一掷,打开逃窜的缺口。
  我军也知道,如果让敌人逃走,我们就会前功尽弃,使胜利转向失利。
  在战斗紧急的情况下,30团使用了预备队,师政委也组成了以警卫、通讯人员为主的小梯队,去支援连队。即使这样,仍不能改变危局。
  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4军孙超群副军长来到了前沿,见此情形,立即调动部队,不断反击敌人。
  31团团长王学礼主动向刘师长请战,奉命带部队从敌人侧后打过去,以削弱敌人的进攻。久经战火考验的王学礼,机智地带领部队从一片玉米地里向敌人包抄过去,把敌人拦腰切断压下塬去,巩固了阵地。
  此刻,敌65军一个团正向眉县火车站连续反扑,想从那里打开一个缺口向西逃跑。坚守车站的10师29团2营,虽三面受敌,伤亡很重,但在营长的带领下,坚定沉着,相互支援,打得勇猛,守得顽强,连续击退敌人8次冲锋,毙伤敌300余人。该营5连守卫在一块坟丘上同敌人反复拼杀,最后打得仅剩5个人,在连长纪长富指挥下,仍使阵地屹立不动。
  这时,在渭河南岸的敌90军和逃来的两个骑兵团,只是隔岸观火,不敢北渡支援,最后狼狈逃往宝鸡的益门镇。
  当战斗进行到下午6时左右,从正面进攻的18兵团枪弹炮火似暴雨落向敌人阵地,敌军眼看突围无望,纷纷涉渭河逃命。在我军炮火的猛烈拦击下,敌军伤亡惨重,出现一片混乱。我第4军10师、11师乘机发起总攻,将敌人压在渭河北岸一举歼灭,漏网泅水逃往南岸的敌人,像一群一群的落水鸡,一个个当了俘虏。
  激烈的战斗持续了2个多小时,第4军在罗局阻击战中共歼敌5000余人。
  罗局战斗接近胜利时,12师按照军部命令,分两路向宝鸡进发。一个团当日占领蔡家坡,主力部队当日占领岐山县城,次日占领凤翔城,14日晨2时左右解放了宝鸡市。从此,秦岭以北广大地区再无敌军的踪迹了。
  第4军的顽强作风和出色战绩,给第一野战军首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支诞生于陕北的老红军部队,有很好的革命传统,前一段因缺乏大兵团作战的经验,在1948年西府战役中打得不够好,这次打得很出色,罗局阻击战为歼灭敌4个军起了关键作用,第4军的同志称扶眉战役打了“翻身仗”。彭德怀高度评价第4军顽强的战斗作风,称赞“4军这次打得好,立了功”。并发电报通令嘉奖。在扶眉战役结束后,彭德怀司令员在去宝鸡途中,特意到公路边30团宿营地看望战士们,表扬了他们在罗局战斗中顽强机智的战斗作风,同时又勉励他们再立新功。30团果然没有辜负彭德怀的希望,在兰州战役中又立了功,荣获“能攻能守的英雄团”的称号。

弯弓贺兰:第一野战军解放西北纪实/章涌编著.—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9.9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