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回忆录 > 弯弓贺兰-第一野战军解放西北纪实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六章 陇东追击战.23

章涌


  23.螳臂挡车,青宁“二马”妄图扼甘、宁咽喉与一野大军作较量。
  胡宗南率败军被迫退守秦岭一线。二马仓忙撤至陇东、平凉地区,妄图同解放军对峙,以确保甘肃、青海、宁夏三省。
  陇东地区深壑峭壁,关山险要,人烟稀少。特别是陇东的平凉是扼制甘、宁的咽喉,如果我能占领,即可形成大军直捣兰州、银川之势。
  然而,此时青、宁二马仍未遭到歼灭性的打击,处于绝望之中的国民党反动派又过高地估计了青、宁二马的力量,妄图依靠二马扭转西北战局。
  平凉扼甘、宁之咽喉,为解放军进军西北必经之地。平凉一线多深壑峭壁,关山险要,青、宁二马又有兰州、银川为后方,供应比较方便;而解放军远离后方,供应困难,到时,胡宗南乘机自秦岭配合出击,必将陷彭德怀于首尾难顾的困境。他们还妄图在解放军进入少数民族地区后,煽动民族矛盾,使解放军无法立足,从而把解放军消灭于陇山之中。
  于是,退至陇东平凉地区的青、宁二马,在国民党反动集团的策划下,由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马步芳在甘肃静宁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制定作战计划,准备负隅顽抗,以保甘肃、宁夏、青海三省。
  马步芳是青海马族家庭势力发展扩张中的关键性人物。他自幼在家学习阿拉伯文,没有受过学校教育,12岁就随其父从戎,以后历任国民党的旅长、师长、军长,直至成为西北军政长官,称霸青海10多年。特殊的家族和社会环境,造就了马步芳一种极为复杂的矛盾性格。他胸襟狭窄,刚愎自用,秉性凶残,专横跋扈。
  马步芳主政青海后,表面上对蒋介石惟命是从,实际上却一心建立封建世袭的家天下。他将自己的势力范围视为个人财产,建立了马氏官僚资本产业,垄断了地方经济,他自己也达到了政治生涯的顶峰。
  而宁马头目马鸿逵5岁时便随其父马福祥过军旅生活。马福祥早年曾加入同盟会,秘密参加反清起义。民国建立后,马福祥为取得袁世凯信任,将儿子马鸿逵送袁的身边任侍从武官。以后马鸿逵投靠蒋介石,官职不断升迁,1933年当了宁夏省政府主席,积极参与围剿红军。抗战胜利后,因反共有功,被任命为西北长官公署副长官,继续为蒋家王朝卖命。
  就马鸿逵的性格而言,他刚愎自用,好大喜功,情绪多变,一派独往独来的作风,是一个典型的土皇帝。他拥兵自重,为所欲为,成为一个割据一方、权势炙手的地方军阀。
  现在,胡宗南主力被歼,蒋介石只有寄希望于青、宁二马。实际上,面对摧枯拉朽之势的第一野战军,二马心里早已发慌。尤其是在咸阳的城外吃了败仗后,更是对第一野战军充满了害怕。
  但是,一旦退到了家门口,就不会轻易认输。
  特别是马步芳和马鸿逵,都害怕解放军突破平凉一线,向兰州进军。他们心里比蒋介石更加清楚,一旦平凉失守,解放军直逼兰州,西宁和银川都将面临危险,他们的老窝就再也保不住了。因而二马决心在平凉一线阻击西进的解放大军。
  在敌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刘任的主持下,召开了二马师长以上军官作战会议,确定了所谓“关山会战指导复案计划”,确定了平凉作战方案。这个方案决定:宁夏兵团置重点于海原、固原一带,陇东兵团保持主力于静宁、庄浪地区,陇南兵团控制清水、天水附近。
  这样,二马3个兵团加上地方武装,共计兵力不下20万,在平凉一线摆开了决战的架势,要与第一野战军拼个你死我活。
  然而,螳臂挡车,焉能成功?!
  彭德怀决定下一步第一野战军的作战方针,是力争同青马决战于兰州,严防敌人逃回青海。同时,又依据他一贯主张“杀鸡用牛刀”的思想针对两种可能,作了两手准备:
  第一,以2兵团的3个军和19兵团的2个军分两路包围进攻兰州;由1兵团附62军突破敌右翼向其青海老巢迂回,以动摇其军心。
  第二,若敌退守西宁,我则形成对敌首尾夹击之势,以利速战速决。
  决心既定,彭德怀马上召开高级指挥员会议,共商具体部署。
  这天天刚破晓,通往虢镇北面的几条路上,汽车、骡马络绎不绝。各兵团、军的指挥员齐聚于此,热闹异常。
  会议开始,彭德怀便声若洪钟,他首先对扶眉战役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第二个回合的作战计划。彭总精辟地分析了敌我情况,他指出:胡宗南在扶眉战役后虽然尚有十多万人的兵力,但分散在东起秦岭之东江口、佛坪,西至徽县、两当、武都地区,南至安康、汉中及其以南地区,已捉襟见肘,无还手之力,短期内已无向我发动进攻能力;二马虽在咸阳阻击战中吃了点亏,但仍未遭歼灭性打击,是不甘心退出甘、宁咽喉平凉,必将凭借平凉一带天险进行抵抗。
  此时,会场里鸦雀无声,司令员、军长、政委和参谋长们,个个全神贯注。在他们的印象里,彭德怀平素语言不多,但在每逢重大问题需要毫不隐讳地表明态度时,他的话便滔滔不绝。特别是在制订战略部署和作战方案时,他更是一丝不苟,尽量向下级指挥员讲清楚。对牵涉到党和军队的原则问题,他从不含糊,一旦考虑成熟,就决不动摇,决不轻易改变。
  现在,在经过对形势的分析之后,彭德怀胸有成竹,定下了决心:
  “西北战场的第二个回合,将在平凉一线寻机展开。”他在地图上找到几个点,用一个剥光了皮的树枝指点着。
  “青、宁二马退守陇东地区,如继续后撤将失去甘肃、宁夏之咽喉——平凉。估计二马在尚未受我军歼灭性打击的情况下,是不会甘心的,必将凭借平凉一带的天险进行抵抗。那么好吧,我们就和二马较量一回!”
  讲到这里,彭德怀话题一转,微笑着向在座的与会人员问道:“62军政委鲁瑞林来了吧?他是临夏人嘛。要截断马步芳的退路,北渡黄河插入青海,有船只可利用吗?”
  人群中的鲁瑞林听到彭德怀呼他的名字,一阵激动,连忙站起来答道:“报告彭总,那里木筏很少,群众都是用羊皮筏子、牛皮包渡河。回民工作做好了,他们会支援我们的。”
  彭德怀在部署定进军路线后,又指出:“西北地区雨季逼近,陇南北山高路险,人烟稀少,战役行动应尽量提前,推迟则困难更多。”
  会议决定:以18兵团之两个军钳制胡宗南,保障我后方的安全,集中我1、2、19三个兵团及18兵团之62军共10个军,追击二马,力争歼其主力于平凉地区。
  以19兵团附骑兵第2旅为右翼,沿西兰公路及其两侧向平凉攻击前进;以1、2兵团为左翼,分两路平行北上,先取陇县,直插平凉以西,断敌退路,并打击由兰州、固原方向可能增援之敌;以18兵团之62军为总预备队。
  会后,彭德怀立即将会议研究制定的作战计划电告毛泽东。
  毛泽东接到报告后十分高兴,完全同意他们的作战计划,并当即发电给彭德怀:
  “……只要平凉战役能歼灭两马主力,西北战局即可基本上解决,往后占领甘、宁、新基本上只是走路和接管的问题。”
  同时,毛泽东又强调指出:“打马是一个较为严重的战役,要准备付出较大的代价,千万不可麻痹轻敌,疏忽大意。”
  毛泽东在给彭德怀发出电报后,对周恩来和朱德说:“彭德怀如果再能给我们在短期内抱回一个大西瓜来,那我们的建国就可以加快步伐做准备喽!”

弯弓贺兰:第一野战军解放西北纪实/章涌编著.—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9.9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