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概说
- 交通路线
- 长安与丝绸之路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上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下
- 海上丝路史话
- 丝绸之路史研究
- 早期丝绸之路探微
- 早期丝绸之路文献研究
- 中西丝路文化史
- 沧桑大美丝绸之路
- 传播友谊的丝绸之路
- 路途漫漫丝貂情——明清东北亚丝绸之路研究
- 世界的中国——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
- 丝绸之路2000年
- 丝绸之路——从西安至帕米尔
-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14
-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
- 丝绸之路——神秘古国
- 丝绸之路——沿线城镇的兴衰
- 丝绸之路在中国
- 丝路景观
- 丝路起点长安
- 丝路文化新聚焦
- 丝路之光——创新思维与科技创新实践
- 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
- 中华文明史话-敦煌史话
- 中国·北海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新史
- 西域考古文存
- 丝绸之路的起源
武夷山
作者:CCTV《教科文行动》编写组






这是一条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的小巷,是武夷山市五夫镇五夫街的一条岔巷,人们称它为朱子巷。著名的宋代理学大师朱熹从14岁定居武夷山,直到71岁去世,在这里住了近60年。
1999年,国际古迹理事会的专家们在研究武夷山是否符合世界文化遗产条件时,找到了与程朱理学相对应的英文名称——后孔子主义。
西方人知道朱熹,是从16世纪开始的,意大利传教士陵明坚,他将《四书》译成拉丁文,并在1590年返回欧洲时,将朱熹理学介绍到了欧洲。欧洲的学者断言:“最早现代化的欧洲自然科学理论基础应归功于庄周,周敦颐和朱熹等人。”如今,在德国、荷兰、瑞典、美国等国家的一些著名的大学,像德国的特立尔大学、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大学和美国的哈佛大学都开设有研读朱熹理学博士学位的研究院。
朱子理学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天理论,他认为:“在物质世界外,有一个不依赖物质世界而独立永恒存在的天理,有很多道理不仅仅存在于人之间,而且应该存在于人和自然之间。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让世间万物顺其自然发展,是人类应尽的义务。”
朱熹的理学思想,将伦理关系从人际之间引向人与自然之间。
武夷山是儒家学者云集的一块圣地。1687年的冬天,康熙所书“学达性天”的匾额悬挂于朱熹亲手创建的武夷精舍。
朱熹主张开放式教育。他在讲课时并不空谈自己的观点,更不提倡以势压人,以自己的名望压人,而是一种平等的自由学术讨论。当有人要向他求教时,他从不问来人的身分,而在门前恭候;来人离去时,他自己都要亲自送出大门。他新收的弟子在听第一课时,就被告知师徒是平等的;在以后的授课中,他又鼓励学生提不同的论点;每当学生有好的见解时,他就反过来称他为师。朱熹的教学方式随着他的思想走向海外,至今仍被许多国家的高等学府所推崇。
朱熹在国际上的知名度是武夷山区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关键因素。
在朱熹之前和在他的身后,武夷山曾聚集过许多思想家。如今,我们不能不说,良好的自然环境,吸引了许多历史上的名人在武夷山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1984年8月20日的清晨,在武夷山九曲溪的上游,坐在筏上的是中国东方标本采集队的队员。这几年,他们一直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丛林中采集标本。这一天发生的事情,令他们一生都感到自豪。
这只金斑喙凤蝶,就是在那天捕到的,现存放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博物馆。
它是世界凤蝶科中最珍稀的蝴蝶品种。目前,在全世界找到的标本,也不足20只,其中有4只是在武夷山发现的,它是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类的昆虫。如今金斑喙凤蝶已经很不容易看到了,而它的同类,有200多种在武夷山繁衍着后代。
最早到武夷山收集生物标本的人是英国的园艺学者福琼,他是被武夷山的茶叶吸引去的。
英国的园艺学者福琼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雇用,于1848年来华收集茶种和茶树苗。福琼在武夷山的几天,他几乎忘了自己的任务,作为一个园艺学者,武夷山的一草一木都强烈地吸引着他。他看到许多他从来都没有见过的植物和大量不认识的鸟类和昆虫。福琼怀着遗憾,带着一些植物返回欧洲后,中国武夷山有大量稀有物种的消息,引起了西方生物界的极大关注。
英国、美国等国家的生物学者、标本商相继在武夷山地区采集了大量标本,分别存放在各自国家的博物馆中。
西方人对武夷山的生物收集和研究,打开了罕见的物种基因库的大门。如今,在全世界范围,只要是研究生物的学者几乎没有哪个人会不知道武夷山,可以说,武夷山是他们朝圣的地方。
武夷山坐落在福建和江西省的交界处,这里众多的山峰和峡谷构成了非常复杂的地形,它也是我国600多处丹霞地貌中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之一。
在地球经历第四纪冰期,距今300万年的时候,地球上被称为古生物系的动植物大部分都灭绝了。在近代,很多地质学家对武夷山进行了考察,都没有发现第四纪冰川的痕迹。他们判断,武夷山复杂的地形和地貌所形成的独立气候条件,使一些植物和动物躲开了灾难而繁衍下来。
鹅掌楸这种生活在第三纪的古老树种,它在北美大陆同样也存活着,科学家们由此而得出了北美大陆与欧亚大陆原本相连的结论。
从鹅掌楸生长的地方开始,再低一些海拔的山坡上,常绿阔叶林越来越密集。
在当年英国的园艺学者福琼采集植物标本的地方,在短短的几天里,他就采集到了150多种珍稀的植物。他在回到欧洲后发表的文章中感叹地写道“在武夷山,几乎每一米不同海拔的地方,都能找到不同的植物。那里的爬行动物和昆虫,对我来说几乎都是陌生的,它们的种类之多,让我觉得无论走到哪,都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我。”
科学家们对这里的考察已有上百年,相对于物种漫长的进化过程来说,却是太短暂了。武夷山不断发现新物种,特别是昆虫,为这里赢得了昆虫新种模式标本产地的美名。
武夷山,是一块野生动植物避难的场所,是全世界最好的生物多样性的圣地之一。
像武夷山这样,启迪着中国一代又一代哲人思想的名山或许不止一座,然而能够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名山,似乎还只有江西的庐山。
丝绸之路 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CCTV《教科文行动》编写组编.-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