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概说
- 交通路线
- 长安与丝绸之路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上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下
- 海上丝路史话
- 丝绸之路史研究
- 早期丝绸之路探微
- 早期丝绸之路文献研究
- 中西丝路文化史
- 沧桑大美丝绸之路
- 传播友谊的丝绸之路
- 路途漫漫丝貂情——明清东北亚丝绸之路研究
- 世界的中国——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
- 丝绸之路2000年
- 丝绸之路——从西安至帕米尔
-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14
-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
- 丝绸之路——神秘古国
- 丝绸之路——沿线城镇的兴衰
- 丝绸之路在中国
- 丝路景观
- 丝路起点长安
- 丝路文化新聚焦
- 丝路之光——创新思维与科技创新实践
- 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
- 中华文明史话-敦煌史话
- 中国·北海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新史
- 西域考古文存
- 丝绸之路的起源
5.7南亚街市风情
作者:王蓬



一
巴基斯坦的街市很有特点,即使是卡拉奇这样人口达一千二百万之多的大城市、全国的金融商贸中心,也没有像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那样著名的商业街,甚至没有大规模的商厦与购物中心。因为这里是私有制,老板多为小业主,财力规模皆有限。商业街由个体私营商店构成,显得杂乱,缺乏秩序,许多商店上面的建筑刚刚搭好骨架,没有收尾,没有装修,不知停顿了多少年,锈迹斑斑的钢筋直插天空,连卡拉奇市的繁华地段都不例外。
由于全国信奉伊斯兰教,禁酒戒烟,妇女须蒙面,不用化妆。所以商店很少有这类东西,尤其是酒,压根儿就没有。只要稍稍回顾一下,国内的大小商场,一踏进去,若无琳琅满目的烟酒,品牌众多的国产或进口化妆用品,还不顿失半壁江山。
巴基斯坦的商店也有自己的特色,主要是棉布、皮革和各种手工艺品,大理石材及木器制品。再是丝织、毛织地毯,尤以手工编织的最为名贵。巴基斯坦出产大理石,质地花纹均属上乘,由于靠近新疆和田,故常被人购去当和田玉出售。这儿还有阿富汗玉做成的各种物品,项链、十二生肖、烟灰缸、茶杯、碗碟等。再是各种雕花铜器,长脚仙鹤、梅花鹿、雄狮、猛虎、水牛、大象,刻着古兰经的镀银铜盘,做工十分精细的仿古铜质门窗。硬木制品也很有特色,能折成各种形状的花架,四五个一套的大小茶几,尤其是首饰盒,雕镂着无花果、巴旦木的叶片茎脉,玲珑精巧,还暗设机关用来锁定,不仔细看,还真不好打开。我为女儿带了一个回来,让这大学生也琢磨了半天。
巴基斯坦的陶瓷制品也较多,而且与新疆喀什烧制的土陶如出一辙,大都是群众的日常生活用品。黄土一般的颜色,多为手壶,大大小小,各式各样,主要供穆斯林教徒祈祷时用来净手。
巴基斯坦是畜牧业发达的国家,所以皮革制品很多。工艺不是很精细,但货真价实,皮革很厚,不像日本人把皮子分成几层。我购了只皮箱,50美元,约四百多元人民币,在国内得七八百元。
二
这儿的街道让人眼花缭乱,各式各样的车辆同时并行,从古老的牛车、马车、毛驴车、骆驼车、乡间农用车、人力车、三轮车,到进口的奔驰、宝马、丰田、尼桑等世界名车,几乎无所不包,一股脑儿地涌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小中巴和公共汽车。它们全都进行过装饰,整个车身都用各种金属、油漆,彩绘得十分艳丽,连车顶都不放过。刚看见时还以为是谁家过喜事,其实不然,满街的客车全都进行过装潢,而且一辆比一辆艳丽。这些公共汽车开得飞快,车门大开,售票员往往手抓住车内什么地方,然后整个身体都伸出车外,招徕顾客。一脸胡腮,一身白袍在风中抖动,飘飘欲仙,也还潇洒。如果说客车装潢是为了招徕顾客,奇怪的是连货车,甚至垃圾车都进行了装饰。这又与大多数男人穿着白色衣裤或长袍,不少女人一身黑衣只露两只眼睛的浅调单色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毕竟是发展中国家,根据伊斯兰教义,不堕胎也不提倡计划生育,仅有4个省不大的国家已有1.4亿人口。这在大街上也能看得出来,尤其是城市边缘,城乡接合部分,许多人无所事事地走来走去,不知要干什么。还有不少乞丐,晚上显然就睡在路边,太阳已经升得老高,明朗的阳光把整个城市都照得一片明亮,可乞丐依然睡得很香。大多数女乞丐都抱着孩子,我们车一停,她们就围上来,比比划划指着孩子的嘴要钱。孩子很可爱,小鼻子大眼睛,但只要给一位,“哗”一下子就会拥上来很多,自然无法一一满足,这真是一种人口爆炸的无奈。
三
给我们留下至深印象的是拉合尔夜市一条街。拉合尔是巴基斯坦经济比较发达的旁遮普省省会,历代王朝的建都之地,是座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巴基斯坦心脏之称。不仅有拉合尔古堡、皇家园林和清真寺等一批名胜古迹,老城区还有一些很有特色的建筑,各种老字号和各种风味食品,蕴藏散发着浓浓的民族风情。负责接待我们的巴基斯坦文学院为了让我们对老城区街市有所感受,特地在夜市为我们安排了晚餐。
这显然是一条年深月久的商业街,两边店铺林立,商号杂陈,荟萃着众多的饮食摊点。这里的街道房屋也很有特色,大都三四层高,雕花木栏,半月形窗棂,透出浓浓的伊斯兰情调。下层多是饭铺,锅灶就支在门口,一口口铜锅、铜罐、铜盆,盛满各种清真食品:抓饭、炒面、羊杂碎、烤羊肉、油炸全鸡、烤鱼片、羊肉包子、油炸丸子、油炸春卷、各种各样烤成金黄色的馍馍和饼子……
由于这些清真食品多需加放茴香、孜然、辣椒等作料,加之当炉现作,故油锅翻滚、香味四溢。整条街上,书写着类如阿拉伯文字的乌尔都文的商幡招展,蓄着大胡子、盘着大头巾、穿着白大褂的老板伙计来往穿梭,殷勤热诚。徜徉其间,犹如步入一幅色彩斑斓、特色浓郁的穆斯林图画世界,恍然让人想起名著《一千零一夜》中所描绘的种种场景,那种浓浓的阿拉伯风情。
我们还遇到一位街头艺人,拉着一只羊和一只猴,皆披红挂彩。随着他发出的口令,猴子便骑上羊身,做出各种动作,演完一场,猴子会向围观的群众讨钱。我们也让他表演了一场山羊登高,木棍一节节接起来,山羊就一节节爬高,木棍截面不过一只口杯大小,山羊居然四蹄站立着升了一米多高,引起一片喝彩,我们便也加倍付他卢比,皆大欢喜。
那晚,巴基斯坦同行为我们安排了丰盛的晚餐,品尝了多样有他们民族特色的食品。那烤得黄生生的炸鱼片,那调着各种作料香气四溢的羊杂碎,真让人回味。回味那条古老的街市,也回味那浓浓的穆斯林风情。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绸之路全程探行纪实(下卷)/王蓬.-西安: 太白文艺出版社, 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