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 续范亭 > 全文图书 > 续范亭文集
|
谈善恶观 |
续范亭 |
|
|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心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以上四句是王阳明原语) 他所谓“格物”是格心中之物欲,他反对向外格,如朱熹所谓研究万事万物之理。阳明是纯唯心论者,但他的经历与功夫却非常强,所以做起事来也颇有办法。然而他的哲学是非常空洞的。去年我在枣园改了他的后两句:“知善知恶要格物(研究事物之理),为善去恶要革命。”看了整风文件之后,才知道我改的还是唯心论。现在我把它变成这样四句:“无善无恶是本体,有善有恶阶级性,知善知恶看立场,为善去恶要革命。”意思是,本来人性无善恶,善恶都是阶级造成的。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才能认清是非善恶之真象。为善去恶必须用革命的方法与手段,改造社会,只改造个人是不行的。 为什么谈起这个题目来?,因为那天刘少奇同志来谈起性善性恶的问题,他说的非常透澈,惠我良多。他又说,人性有自然性与社会性,更是高明之见。佛家所求的本体,是宇宙的共性,类如说“如来”是无声、无色、湛然、寂然,好象描写的“以太”而非电子等。居里夫人说以太是用什么方法不起波动的。又孟子所谓食色性也,是动物的共性,依然没有社会性。人性的自然部分应该是生活的需求,他的社会部分应该是知与能,知是求知欲(性),能是劳动欲(性)。我觉得毛主席的教育与生产,正是要发挥人的社会性,而生活的需求当然也就同时解决,这才得到了人性的全面。我们的革命斗争,就是要发挥这种全面性。 |
|
续范亭文集/续磊,穆青编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