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 续范亭 > 全文图书 > 续范亭诗文集
|
抗战初期的续范亭同志 |
南新宙 |
|
|
1 1935年,续范亭在国民军新编第一军任中将总参议时,日寇正在积极窥伺华北,续范亭目击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他怀着满腔爱国热情,离开兰州,赶赴南京,向国民党当局呼吁抗日救国。在南京,续范亭亲眼看到蒋政权靦颜卖国的真实情况,非常愤怒,他在一首诗里说:“战死无将军,可耻此为最,靦颜事仇敌,瓦全安足贵?”续范亭奔走呼号,也没有用,他就在中山陵园剖腹自杀。他在诗里说:“窃恐民气摧残尽,愿把身躯易自由。”他原来希望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惊醒当局,激起国人奋起抗日,收复失地。这自然是办不到的。续范亭自杀遇救后,国民党对他进行了无数次的攻击和诬蔑。他悲痛、苦闷、徬徨。他终于完全看出了国民党的反动面目,抛弃了最后的希望。他忍受着创痛,再鼓勇气,继续摸索抗日救亡的道路。 “西安事变”以后,蒋介石被迫抗战。全国各地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这使续范亭看到了光明,有了希望,他兴奋地回到他的故乡——山西,走上抗战的最前线。 1937年秋,日本侵略军占领大同、归绥之后,继续南进,想攻取太原。日军精锐的第五师团——坂垣师团,业已迫近平型关。在此千钧一发之际,八路军一一五师在林彪师长率领下,星夜奔赴平型关前线抗击敌人。 九月,续范亭被任命为二战区高级参谋,随同司令长官阎锡山到长城线上去“督战”。 续范亭在雁门关一带收到日军接近平型关的情报,急忙摊开作战地图。他清楚地知道:平型关的右翼,是八路军林彪部一一五师;平型关的左翼,是国民党高桂滋的一个军;晋绥军四个师,另外还有几个旅,位于敌人正面。全部兵力约六七万人,统归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杨爱源指挥。续范亭深信:只要各军密切配合作战,完全可以消灭日寇,收复失地。 消息传来,敌坂垣师团已浩浩荡荡涌入平型关,八路军林彪部出其不意,突然自灵丘南山袭击敌人,把敌人围困在十余里长的山沟里。续范亭听说:林彪部作战布置周密,一一五师就象一条鉄圈一般,紧紧套住敌人。八路军健儿们士气高涨,奋勇杀敌,冒着枪林弹雨,还高呼内战时的口号:“老乡,缴枪不杀!”总想活捉敌人。……这些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事迹,使续范亭兴奋、激动,更加坚定了抗日信心。同时,续范亭又有些焦急不安:因为按原订计划,晋绥军应与八路军配合作战,但战斗早已打响,具有良好炮兵装备的晋绥军,为何不见动静?此时若发挥炮火集中的威力,必能一举全歼日寇。续范亭正在着急,突然收到杨爱源拍来的电报:由于总预备队郭宗汾部违背命令,不肯增援,已延误战机一天一夜,最好请阎长官亲来督战。续范亭立即把电报交给阎锡山,并鼓励他说:“你要是亲自指挥,打好这一仗,全歼坂垣师团,就会威震全国,不但打击了敌人锐气,而且可以一鼓把日军赶出山西。你最好还是去一起趟。”这一席话,触动了阎锡山的心事。阎锡山本来也不是真心抗战的。但这时敌人已经打到窝门前,眼看连他统治了几十年的山西都要没有了,他只好鼓足勇气,由高级参谋续范亭和执法官张培梅陪同,星夜驱车到平型关前线去。 深夜,续范亭随阎锡山走进杨爱源的指挥部,刚刚坐定,晋见的军官们接踵而至;转眼间,就站满了一屋子。气氛显得很紧张,谁也不敢啃声。郭宗汾是阎锡山的心腹,他毫无顾忌地说道:“平型关这个仗,咱们就是不出兵,林彪也得打下去,哪怕全师打光,他们也得干到底。”接着,他望了望续范亭,又向阎锡山谄媚地说:“再说,坂垣师团非同小可,向称日军精锐,咱们要是插进手去,损失小不了!咱们得留点余地,不能把力量都豁出去呵!”续范亭听到这些话非常愤慨,他想:大敌当前,郭宗汾还在想保存实力,逃避抗日,殊不知日军得势,国家民族灭亡了,哪里还能保存下实力?这种人全是民族败类,哪里能抗战。他看了看阎锡山,只见他平稳地坐在椅子上,不声不响,脑子里不知在打什么主意。那位可怕的执法官,却盘腿坐在炕头上,微笑不语,似乎表示:此事早在我执法官老张意料之中,随阎锡山执法多年,还不懂得老阎的为人吗?续范亭心里直嘀咕:阎锡山口口声声表示抗日,高喊什么“这是民族战争,需要大家共同抗日”,而且摆出气势汹汹的架势,好象真要给日本鬼子一点苦头吃;眼前,对郭宗汾这个民族败类,阎锡山总得教训一番,给他点处分吧。但是,阎锡山却毫无表示;直到郭宗汾离开指挥部,不仅未曾给予制裁,连一句责备的话都没有。只见阎锡山原来脸上紧绷绷的肌肉,慢慢地松散下来;方才的满脸杀气,都被郭宗汾那一番知心话说得烟消云散了。 东方泛出白光。阎锡山和军官们走出房间,在院子里活动筋骨。回想刚才这幕丑剧,续范亭越想越气,忍不住说道:“郭宗汾的话,处处表现了对抗日动摇,应该严厉纠正他。”阎锡山站在台阶上,听完续范亭的话,这才踏了踏脚说:“唉,刚才我忘记给他一个钉子!” 续范亭和在场的高级军官们听了此话,面面相觑,哭笑不得。 次日,茹越口失守,阎锡山不提增援平型关一事,反命王靖国军退守崞县;平型关附近各部,亦奉命分路退却。指望阎锡山出兵抗战的希望破灭了。续范亭痛苦、气愤,但自己无兵无权,无能为力,只得随阎锡山经五台返回太原。 2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山西各抗日阶层的统一战线组织“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在太原宣告成立,公推续范亭为主任委员。 续范亭在西安事变中,亲身体会到共产党是大公无私的,是坚决抗日的,是全心全意为国家民族着想的。续范亭就下决心跟共产党走,接受它的领导。续范亭一回到太原,就和共产党的地下组织取得联系,投身于动委会的领导工作。尽管战事紧张,工作繁忙,生活艰苦,加上病体衰弱,但他怀着满腔的抗日烈火,积极策划发展组织,建立抗日武装,广泛地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他深深感觉到:能够为国家民族工作,感到满足;青年们的抗日热情,也使他感到欣慰。 有一次,太原市五百多名学生集会,邀请续范亭报告抗日救亡运动。续范亭正在演讲,人群中递上来一张字条:“请你再不要跟那些青年们胡闹了!”续范亭当即看出:这又是汉奸特务们玩的鬼把戏,不把这一小撮人的邪气打倒,正气不能申张。他当场宣读了这个字条。会场上立刻有人气愤地喊道:“把这个家伙查出来!”“有种站到台上去!”续范亭瘦长的身影,镇静地立在讲台上,望着激动的青年们。过了一阵,才继续说道:“青年们,你们看到了吧:汉奸们是不敢站出来的,他们胆小,干着见不得人的事。咱们做的事光明磊落,力量就强大,不怕坏人破坏!这里,我要回答他们:续范亭愿意永远跟着新生的一代,以至于死!我们是决不妥协投降的!” 动委会在成立之初,就遭到破坏。阎锡山虽然被迫承认了动委会,但是附有条件:“战地”,就是指被敌人占领了的地方,你们可以动员群众,开辟抗日工作;敌人没有占领的地方,是我阎锡山的地盘,你们不得动员群众,不得进行抗日工作。共产党认为:我们是为了解放人民,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因此,共产党领导下的动委会就在敌后开展了抗日救亡运动,不但建立了抗日政权,而且也建立了强大的抗日武装。敌后蓬勃的抗日热潮,使阎锡山吃惊、害怕,他想:如果这样发展下去,山西岂不成了动委会的地盘、共产党的势力吗?于是,阎锡山又匆忙下令:动委会只准在岢岚、五寨、神池、河曲、保德五县活动;并且不得发展抗日武装。动委会原有的十个支队改编为三个支队,成立第二区保安司令部,任命续范亭为司令,郝梦九为政治部主任。很显然阎锡山是要把动委会的主力部队调离文水、交城平川,挤到五县山区,断绝供给,让日寇消灭掉。但是,要是拒绝阎锡山的命令,就会破坏抗日统一战线。续范亭想了再想,接受了共产党的劝告,只好忍气吞声,调动部队,赴岢岚就任第二区保安司令。 太原、临汾相继失陷后,阎锡山率领残兵败将渡过黄河,躲到陕西宜川去。不久,又命令续范亭到秋林镇开会。 续范亭来到秋林,头一个见到的就是几十年的老朋友赵承绶。赵承绶是山西有名的大军阀、大财主。还在太原失守前,有一次,续范亭带着孩子到赵承绶家里去玩。在赵家的大客厅里,孩子瞪着好奇的眼睛,望着那些富丽堂皇的陈设,不住地说:“爸爸,这房子多漂亮呀!”的确,赵家的房子在全太原是数得着的。续范亭叹了口气,亲切地对孩子说:“这房子好是好,可是,”他用脚在地上踏了踏,说:“这下面压死了多少人!”孩子诧异地望着爸爸。正好,赵承绶移动着肥胖的身子进来了,孩子急忙问:“赵伯伯,爸爸说这房子下面有死人,是真的吗?”赵承绶被问得满脸通红,轻声地说:“别听你爸爸胡说。”续范亭哈哈大笑了。现在,赵承绶还在念念不忘那些财产,一遇见续范亭,就连连地说:“范亭,我的家产是完了,北平的没有了,大同的也没有了,绥远、太原、五台的家都没有了。现在只留下六十万元现洋,俭省一点,还可以过几年……”赵承绶的老婆更是伤心,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唠叨说:“五台老家里存的三百床崭新的被窝,给日本人抢光了;价值一千多元的洋狗,也给日本人打死了;埋藏在地下的银钱财物,还不知有也没有了……。”听着这些“苦经”,续范亭哭笑不得,心想:在这些军阀的眼里,就记着他那点东西,哪里有什么国家和民族? 续范亭出席这个“秋林会议”,心里也实在别扭。开会那天,阎锡山站在讲台上,摇头摆尾地大谈其“守土抗战”和“无条件存在”的谬论:什么“一切为了存在,存在就是一切”。这一套,续范亭早已听腻了。所谓“无条件存在”,就是明告部属:只要存在,可以不择手段,甚至投降敌人也是“合法”的。“守土抗战”就是告诉日本人:我的抗战,就是为了守护我这块地盘,只要你不侵犯我这块地盘,我不抗战也是可以的! 续范亭非常气愤,他发言反对消极抗战,反对投降主义,他说:“国家灭亡了,存在的是什么呢?是亡国奴的生活!中国人要有良心,就要坚决抗日,中华民族才能存在……”这慷慨激昂的言辞,使阎锡山深感不安。赵承绶唯恐自己的顶头上司脸上无光,就对续范亭说:“咱们先不谈这些……。”“为什么?”续范亭反驳说:“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不谈抗日,国家怎么能够存在?……我相信,在座的诸位,都有一颗爱国心,大家都愿意在阎长官的领导下,坚决抗日到底……。” 会后,阎锡山问工卫旅旅长郭挺乙:“你那里有没有进步分子?”郭挺乙急忙摇摇头,低声下气地说:“没有,一个也没有。”续范亭在一旁听了,又生气又好笑;工卫旅也是共产党领导的牺盟会组织的太原工人武装部队,这样的抗日武装,要没有一个进步分子,那才是天大的笑话。让你郭挺乙当旅长,也不过是为了团结阎锡山抗战。这时,阎锡山转身又问续范亭:“你们那里有进步分子吧?”续范亭回答得很干脆:“有,我那里都是进步分子。”阎锡山听了此话,神色很不自然,勉强笑着说:“危险呵!你不害怕吗?”续范亭爽朗地笑起来:“都是抗日的进步分子,谁会害怕呢?” 阎锡山讨厌续范亭,却一时也把他无可奈何。 3 阎锡山企图借刀杀人,让日本鬼子代他消灭抗日武装,除掉他的眼中钉——续范亭。于是电令:续范亭立即率领所部攻打五寨城日军。 续范亭找来政治部主任郝梦九、参谋处主任张希钦,对他们说:“这个命令实在荒唐!” 形势是这样:第二区保安司令部所属各支队还没有来到五县防区,来到的仅有一个营的兵力——一支队的第三营,而五寨城内却盘踞着装备优良的大批日伪军,并筑有坚固的城防工事。如果把这个营投出去,力量是不够的。 司令部里发生了争论。郝梦九是阎锡山的心腹,所以他坚决主张执行阎锡山的命令;张希钦是共产党地下党员,他坚持不打,他说:“五寨防线有赵承绶好几个军的兵力,为什么不命令他们打;明知道我们的部队还没有集结,一定要我们打!这算什么道理?”续范亭左右为难:命令是阎锡山签署的,是要我们打日本,不打就是违背军令,阎锡山翻脸,就破坏了抗日统一战线;要是执行了这个命令,就是自取灭亡!……续范亭反复考虑,才最后决定:一、下令各部急行军赶赴五寨;二、续范亭亲至前线准备战斗;三、复电阎锡山,详细报告部队情况。郝梦九勉强同意了这个部署,却不愿意去前线。 第二天,续范亭出发了。随行的有张希钦和十来个年青的参谋和秘书。一路上,除了续范亭和张希钦偶尔谈几句话,青年人都不啃声,显得严肃、紧张。续范亭为了要打破这沉闷的气氛,就提议大家唱国际歌。起初,青年们都不好意思,只是面面相视,笑而不语。经不住续范亭再三鼓动,才唱起来,可惜声音低得听不清歌词。续范亭不满意地说:“为什么声音这么低?国际歌,本来是一支雄壮的歌嘛!来,鼓点劲,大声唱,当兵还有害臊的?”说完,他放开喉咙,径自大声唱起来。续范亭骑在马上,精神抖擞,很是威武,“嗒,嗒”的马蹄声有节奏地响着。这一切都深深地感染了青年们,大家齐声合唱,嘹亮的歌声,洋溢着磅礴的热情,在深山老谷里引起回声。歌声方落,张希钦提出建议:“欢迎续司令来段京戏!”小伙子们一致拥护。续范亭顶痛快,笑着问:“唱个什么?”警卫员小高不加思索的点出戏目:“打渔杀家!”续范亭喜好京戏,小高的体会最深了,没事的时候,就听他经常独自个哼哼京戏,听过来听过去,总是那几句词:“父女们打渔在河下,家贫哪怕人笑咱……。”其实,小高何曾知道,他还有一出拿手戏呢!那就是“林冲夜奔”。1935年,他还以“林冲雪夜沽酒”为题,写了四句诗:大雪纷飞万里囚,花枪挑着酒葫芦,怨仇血海终须报,谁识英雄林教头。就这样,大家一路上谈笑风生,忘掉了疲劳,来到项条坡。此地距五寨城仅二十余里。 没有时间休息。吃过晚饭,续范亭立刻召来驻军连长。听了汇报,续范亭和张希钦未免焦虑起来:项条坡这里只有一个连的兵力;三营营部在泉子沟,离这里有七八里路,也仅有两个排的兵力;再伸向前,位于五寨城西南五里路的风子头村,是防区的最前沿,也是一个连。显然,一个营拉了十几里长的一条线,处境是十分危险的。给各部的调令已发出,估计一两天是赶不来的。 他们怀着忧虑,离开住所,到镇子上去散步。在一所小学校的操场上,他们看到许多战士围在一起,嘻笑打闹。这番活跃景象,感染了续范亭,心里油然生出一股愉快的情绪,不禁走到这些生龙活虎般的战士跟前。战士们发现了续范亭,有认识的战士说了声“续司令”,大家立刻紧张起来,急忙立正敬礼。续范亭亲切地和战士们打招呼,让他们坐在自己跟前,继续摆“龙门阵”。 “怎么样?在前线生活很苦吧?”停了会儿,没有人啃声。续范亭知道大家还有些拘束。“怎么不说话?司令不会吃人呵!”一句话把大家说笑了,空气缓和了。有一个战士大胆地回答说:“不算苦。” “不苦?那是假的!”续范亭看着那个战士说。周围又是一片笑声。“不过,为了抗日,我们吃些苦头算不了什么。记得还是民国三年的时候,我带着队伍打‘洪宪皇帝’袁世凯,吃了败仗,队伍都跑散了;我被官兵们搜捕,一个人钻到中条山上躲起来,一连好几天,见不着粮食,到处找野果子填肚子,衣服都给荆棘挂成了布条条,……”听说续司令在这里讲故事,人越聚越多,几乎全连的战士们都围拢来了。人们静静地听着:“……辛亥革命时,我在大同附近组织了一个远征队,全队人马才不过二十来个,十三支快枪里面还有几支哑巴枪。你们知道,大同城里的清兵比我们多几百倍!可是我们不害怕,个个是英雄,条条是好汉,十多个人偷偷混进城门,爬到城头上,‘噼哩叭啦’地瞎放了一阵枪,那些清朝的官兵早吓掉了魂,晃着辫子跑掉了。就这样,革命军占领了大同……。” 深夜两点钟。续范亭和张希钦得到敌情报告:五寨敌人出动,二百多名鬼子直奔项条坡而来。张希钦十分奇怪:个把月鬼子没有动弹;续范亭刚到这里,鬼子就打来了,怎么会这样凑巧? 情况来的如此突然,每一分钟的时间都是重要的。续范亭果断地决定:亲自率领项条坡仅有的一个连,前去迎敌。张希钦看到续范亭病弱的身子,再三劝阻他,说是由自己率领部队去就可以了。续范亭听了这话,生气地说:“怎么?你要我在敌人面前作逃兵,把自己的战士丢下不管吗?”张希钦无奈,只得随续范亭与全连战士一起,开出项条坡,星夜在通往五寨城大道两旁的山坡上设下埋伏。 续范亭要了一支步枪带上,同战士们一起伏在地下,不时地用望远镜探视前方。前面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清。寂静的令人感到紧张。直到黎明,连个鬼影子都没有。战士们等得不耐烦,浑身冻麻木了;有的战士掏出烟袋,想抽烟,可是,火线上的纪律很严,不准点火柴,只好叼着空烟锅,吸了口,过过瘾。续范亭派出侦察兵,也一直没有消息。太阳露出山头时,才发现前面奔来几个人;从望远镜里,看出是自己人。来的是三营长,说是敌人在山沟里迷了路,被我们的两个连把它消灭了,俘虏随后就到。战士们听说打了胜仗,爬出隐蔽地方,欢呼起来。续范亭激动地握着三营长的手,代表师部表扬三营。在这样兵少弹缺、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主动出击,歼灭二百多个鬼子,是多么不容易呵!对自己的战士,续范亭心里充满了无限的喜爱。三营长补充报告说:这次敌人出动,事先得到汉奸的报告,知道项条坡只有一个连,还有个司令,这才决定偷袭。敌人吃了这个亏,随时可能来报复。他请求续范亭回岢岚。要是在平常,续范亭准要发脾气,可是,这会儿三营刚打了胜仗,也不好去挫他们的兴头,他只风趣地说了几句:“怎么?打了胜仗还要逃跑?”谢绝了三营长的请求。 这一仗,鼓舞了动委会的抗日武装;给晋绥军的投降派以严重打击;日本鬼子吃了亏,学了点乖,缩在五寨城的乌龟壳子里,再不敢轻举妄动。续范亭抓住这个机会,星夜调集部队。不几天,动委会各支队奉命到达项条坡一带。 阎锡山阴谋未逞,恼羞成怒,露出了凶恶的其面目:下令解散动委会,取消第二区保安司令部,原辖各支队改为陆军暂编第一师,仍命续范亭为师长,郝梦九为政治部主任。阎锡山只是暂时承认这支抗日武装;而且原有的五县地区也失掉了,断绝了部队的补充。 续范亭接到阎锡山的命令,十分激动、气愤。从平型关战役后,对于阎锡山的“抗日救国”,他已完全失望了。因此,他才决心跟随共产党、八路军坚决抗日。阎锡山自己不抗日,还要破坏别人抗日,处处闹磨擦,陷害抗日武装,怎能不令人气愤!但是,阎锡山消极抗战,总比完全投降日本强一点,因此我们还要争取他。续范亭忍受着病痛、悲愤、劳累,改编了部队。他默默地念着:只要我续范亭不死,我还是要抗战到底! 4 “大烟鬼”郝梦九从四十四团检查工作回到师部,只对续范亭说了声:“我向阎长官汇报工作去。”说罢,就溜走了。第二天,忽然接到四十四团团长冀聘之报告:八路军派来我团帮助工作的干部,竟破坏团结,唆使二营哗变,故已将八路军干部:团政委严尚林、二营教导员张桂等十余人拘押……。续范亭获得报告,大吃一惊,他相信八路军是坚决团结抗日的,决不会做出这等叛国罪行。在秋林受训刚刚回来的二营长王化南把全营拉走,到底是怎么回事?现在,首要的是立即查明二营去向,设法拉回部队,其他的事就容易明白了。 听说二营奔雁门关而去,续范亭立刻找来曾在二营工作过的一个连长,命令他星夜追赶,务必拉回二营,并交代说:“见到王营长,告诉他:只要拉回队伍,一概不究。为了团结抗日,我们什么都不计较。” 二营战士为王化南所蒙蔽,糊里糊涂地跟着他走,直到距鬼子盘踞的朔县城不远了,战士们方才发觉王化南的投敌阴谋,就停住脚步议论起来。恰在此时,师部派来的那个连长赶到了,王化南一看事机已经败漏,就仓惶地带了十几个同谋伙伴,投奔汉奸队伍去了。 二营回归团部,大出冀聘之的意料。紧接着,八路军办事处送来朱总司令、滕代远参谋长的电报,要讨还八路军干部。续范亭当即命令参谋长张希钦和政治部组织科长贾炽民亲赴四十四团,当面向冀聘之要人。冀聘之无奈,只得交出人来。严尚林等十余名八路军干部回到师部,续范亭十分高兴,亲加抚慰,为他们举行了欢迎会,热情地表扬了这些临难不屈、坚持立场的共产党员。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午夜,冀聘之又送来报告,说什么“为了严防日寇攻击,我团已主动将全团战士开往岢岚赵承绶防区去了。”续范亭看到冀聘之擅自放弃阵地,率部脱离暂一师,十分震怒。这时师部议论纷纷,有人主张派部队追回,不回来就打;亦有人主张和平解决,说服冀聘之回来。续范亭考虑到,要是打,赵承绶很可能也会动手,岂不破坏了抗日统一战线?但劝说冀聘之主动回来,恐难收效。正当续范亭左右为难的时候,彭八旅(即一二〇师彭绍辉部三五八旅)政委罗贵波派人送信,希望能在岢岚和岚县交界的河口村与续师长会面。续范亭当即赶至河口村,经过与罗贵波的会谈,续范亭方才恍然大悟:原来五寨之战,二营和四十四团变乱,都是阎锡山、赵承绶、郝梦九、冀聘之之流破坏团结抗日的恶毒阴谋。看来,只团结,不斗争,是团结不起来的;光受人欺侮,不还手,别人就以为你软弱可欺,便毫无顾忌地欺侮你。必须与顽固派坚决斗争,使他们不敢随便闹磨擦,才能达到团结,争取一致抗日。 续范亭回到师部,立刻下令:三十六、三十七团急速作好战斗准备,解决叛变的四十四团。 暂一师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此时,师部和四十四团的地下共产党员干部还保持着联系,因此,他们向师部详细地报告了四十四团驻军情况,以及赵承绶各部兵力布署:四十四团驻在赵承绶防区中心,四周全是赵承绶第七集团军的部队控制着。就连第七集团军的炮兵,炮口也不是对着日军阵地,而是瞄准暂一师防地。四十四团的广大士兵,都是爱国抗日的,他们纷纷要求返回师部,但遭到赵承绶的镇压……。 经过研究,续范亭决定从两路出击:三十六团由正面切进,前四十四团政委严尚林同去;三十七团自背后抄袭,前二营教导员张桂同去。包围了四十四团以后,还是尽量争取他们主动归队,避免与赵承绶的部队打起来;若冀聘之执迷不悟,那就坚决打!出发时,两个团都带着续范亭的亲笔信,从善良的愿望出发,规劝冀聘之改邪归正。 深夜。漫天大雪。三十七团急速前进。黎明时,与三十六团会合,包围了四十四团。按原定计划,不准放枪,只是用武力压住,迫使冀聘之归队。有的战士知道包围了四十四团,沉不住气,“噼叭!”地放枪了。冀聘之闻声,翻墙跑掉,全团大乱,一下子就被拉走了。赵承绶还在被窝里做梦,四十四团已被拉回暂一师防区。 续范亭任命严尚林为四十四团团长兼政委。 5 阎锡山对自己的核心组织“同志会”的头子说:“续范亭是背上棺材抗战的,我们不能背上棺材抗战!”可是,他明白,把续范亭争取过来,在军事上可以多一个师的兵力,在政治上可以利用他做招牌,拉拢山西各界的知名人士,扩大实力,巩固土皇帝这个宝座。阎锡山以为共产党绝对不会信任续范亭,他是逃不出山西这个小圈子的。因此,阎锡山要续范亭出席十分机密的临县军事会议。 接到通知,续范亭有些拿不定主意:去呢?还是找个借口,干脆拒绝?经过反复考虑,又征求了罗贵波同志的意见,为了争取继续团结抗日,最后还是决定去看看。临县秘密军事会议由赵承绶主持,传达了阎锡山的命令:在“饿死八路军,困死八路军”的基础上,进一步消灭彭八旅,消灭地方抗日武装,控制晋西北,把共产党在山西的抗日武装一网打尽!续范亭听了十分震惊:阎锡山反共,不足为奇,但公然要出兵消灭八路军,来得如此坚决、迅速,却未曾想到。这个阴谋是极端狠毒的。消灭八路军、消灭抗日武装,实际上就是连同暂一师一同消灭掉!续范亭用最大的理智使自己镇静下来。怎么办呢?军事会议已经开始布置兵力了。时间急迫,事不宜迟,“三十六着,走为上策”。会议刚开了一半,续范亭借口上厠所,悄悄地溜出大门,跃上战马,挥鞭驰去。 工卫旅旅长郭挺乙是个阴险刻毒的人,他察觉续范亭出门时气色不对,就尾随在续范亭背后,一见续范亭策马而去,就急忙缩着脖子奔回会场,叫魂似地喊着:“坏了!续范亭上马跑了!”开会的高级军官们大惊失色。郭挺乙主张派人追回,扣押起来。赵承绶听了此话,连忙打圆场,说道:“走就走了吧,没有关系。范亭一向反对打内战,这个会他当然不愿意开。阎长官了解他的为人,有什么命令,他还是得执行。”郭挺乙虽不满赵承绶的说法,但大家都知道:赵承绶和续范亭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了,谁敢得罪这位第七集团军司令兼骑兵军长!乘此机会,续范亭已经逃出了临县城。 续范亭并没有返回暂一师,径向岚县史家庄——彭八旅旅部奔去,恨不能睁眼就到。他知道形势严重:一二〇师主力部队不在晋西北!早在去年秋天,武汉失守以后,由于华北游击战争蓬勃展开,日本鬼子深受威胁,急忙调兵遣将,返回华北进行“大扫荡”。那时,贺龙师长、关向应政委奉朱总司令命令,亲率主力部队东进,协同吕正操同志领导的三纵队保卫冀中大平原。眼前,晋西北仅有彭八旅和一些零星部队,这如何抵挡得住阎锡山顽固军和日伪军的联合攻击呢? 续范亭来到史家庄,见到罗贵波,立刻将临县秘密军事会议情况叙述一遍。罗贵波听说顽固军一两天内就要进攻,未免有点焦虑:主力七一四团刚从晋察冀回到静乐县,一两天内还回不来,旅部仅有的一个团,又有两个营以连为单位,分散驻在好几个村庄里,战斗一旦打响,部队岂不吃大亏? 看到彭八旅处境艰险,又想到阎锡山的叛国阴谋,续范亭果断地下了决心:把暂一师开上去打!暂一师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组织起来的抗日武装,是在八路军的具体帮助、指导下成长壮大的。彭八旅、暂一师,是亲兄弟,我们不能看到亲兄弟有危险而不救。何况没有八路军,就没有暂一师!彭绍辉、罗贵波听续范亭讲过情况以后,也下令各部,限期集结,准备战斗。 续范亭回到五寨,立刻下令各团星夜急行军,赶赴岚县。同时,又命令政治部把反击顽固军、与八路军合作,争取继续抗日的重大意义,向部队进行了宣传动员。战士们听到顽固军不打日本鬼子,却来进攻坚决抗日的八路军,个个义愤填膺,反顽情绪高涨,只要顽固军敢于侵犯,就打它个头破血流。 暂一师进入岚县。顽固军业已出动,先遣部队是续靖夫师。当续范亭获知此事,禁不住笑了,他告诉张希钦说:这一仗,十有八九是打不成了。续靖夫是他的侄子,总得给叔叔留点面子呵。 果然,两军未曾交锋,顽固军就撤退了,一直退到赤坚岭以南通往临县的寨上、阳坡和白文镇。顽固军先遣师长续靖夫对人说:续范亭是我叔叔,这个仗我不能打。 但是,局面并不乐观。赵承绶骑兵军和郭宗汾三十三军,按照阎锡山的命令,放弃岢岚、宁武、五寨的对日阵地,回师临县、方山。对于这种叛国行为,彭八旅虽然满腔愤怒,但为了坚持抗日统一战线、争取继续抗日、避免内战,彭绍辉、罗贵波忍气下令各部,让开大路,放他们通过岚县,回到临县。至此,彭八旅、决死四纵队、暂一师和工卫旅等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的抗日武装,前临日军,后有顽军,随时有遭到两军夹击的可能。续范亭看出:必须集中各抗日武装部队,占据有利地形,方能随时打击日军,防止顽军袭击,保全抗日力量。他经过研究,确定只有赤坚岭,才是最有利的地形。 赤坚岭,向为兵家必争之地,位于方山、岚县交界处,是通往临县的交通要口。若掌握了这个战略要地,就等于掌握了主动,可攻可守。暂时,赤坚岭还在我们手中;当赵承绶部开往临县之前,彭八旅即派出七一四团一个营,隐蔽在赤坚岭上,这个营的任务是:赵承绶部若想占据赤坚岭,就击退它!哪知道赵承绶并没有想到赤坚岭的战略意义。 6 暂一师开赴赤坚岭的前夕,郭挺乙象往常一样,派人给续范亭送来两筐鲤鱼,作为年礼。从私人感情上来说,他们原是老朋友,但是,今天郭挺乙成了叛徒,续范亭就以敌人来对待他。对他这种讨好的作法,丝毫无动于衷。恰在这时,罗贵波打来电报,希望续范亭来处理郭挺乙。 续范亭清楚的知道,工卫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牺盟会组织的抗日武装,续范亭曾亲身参加了这项工作。这个部队的战士成份好,大部分是太原渝陷时撤退出来的工人自卫队员。当初成立工卫旅时,阎锡山就任命郭挺乙为旅长。郭挺乙是叛徒。阎锡山调工卫旅进入晋西北是为了不遭到共产党方面的拒绝,而为将来进攻晋西北作埋伏。所以,郭挺乙,这个国家民族的败类,不但不抗日,却专门在部队里拉拢旧军官,建立阎锡山的特务组织,给抗日武装找磨擦。地下党的同志和续范亭,跟他谈了无数次话,无奈他屡教不改。在秋林会议上,尤其是在临县秘密军事会议上,续范亭更清楚地看出他的汉奸本色。续范亭把这些事情曾告诉了罗贵波,并且一同进行了分析、研究。目前郭挺乙又在活动工卫旅,企图彻底投靠顽固军,对他就不能再容忍了。续范亭和张希钦商量了一下,就命令三十七团和工卫旅二十一团执行这项任务;任务完成后,向赤坚岭追赶师部。三十六团仍按原计划,由续范亭亲自率领,于次日黎明赶赴赤坚岭。 快到达赤坚岭时,三十七团完成任务,赶上师部,向续范亭汇报:已将叛徒郭挺乙及其忠实走狗全部缴械,交工卫旅二十一团扣押,由工卫旅副旅长侯俊岩执行处理。 暂一师、彭八旅、决死四纵队先后开到赤坚岭。续范亭、彭绍辉、罗贵波、雷任民召开了军事会议,成立了山西新军临时总指挥部,由续范亭任总指挥,罗贵波任政委。 顽固军展开了向抗日武装的进攻。陈(士榘)林(枫)支队和决死二纵队正在突破顽军的围击,向赤坚岭靠拢,打算与彭八旅和新军会合。为了自卫,为了打击投降派,争取继续抗日,并支援陈林支队和决死二纵队的突围,赤坚岭军事会议决定讨伐投降派。续范亭激昂奋慨地说:“看来,顽固军决心要给日本人当孙子了!咱们不能等着被敌人消灭,要积极迎战。只有不留情地打击投降派,我们才能有出路!” 1940年元旦,新军总指挥续范亭下令:向赵承绶、郭宗汾叛军开火! 新军以赤坚岭为定根出发地,分为左、右两路纵队;一路由决死四纵队三个团先攻方山,后打临县;一路由暂一师进攻寨上、阳坡、白文镇,直捣临县。 战斗一开始,续范亭的全部精力就投入了指挥作战。消灭叛军,特别是消灭他的三十多年的老朋友赵承绶的军队,他没有丝毫动摇,因为他看清了大局,要抗日,要救国,就必须这样做,更何况叛军勾结日军夹击新军,逼得抗日部队走投无路了呢!劳累、严寒,使续范亭的肺病和肠胃病复发了,他咳嗽、气喘,吃不进饭,睡不着觉,但他忍受着病体的折磨,坚持指挥作战:了解战况,研究敌情,审核各部作战方案,下达攻击命令……。彭绍辉、罗贵波再三劝他保护身体,不要太劳累了。续范亭恳切地说:“这次反顽战斗,是为了抗日,给抗日武装找出路,是决定生死存亡的战斗,我一时一刻也不能放下工作。”续范亭不分日夜地密切注视着自己部队的动向,了解火线上的进展。三十六团初战大胜,使续范亭欢欣鼓舞,得到很大的安慰。原来,那天深夜,杨文安带领三十六团绕过寨上,钻进阳坡附近的一条山沟,迎面碰上了顽固军,已经躲避不及了。杨文安情急智生,立刻喝问:“哪一部分?” “补三团一营!” 真巧,不是冤家不碰头,补三团正是续靖夫师的主力团!对方反问杨文安,杨文安谎称是补三团二营。对方仍不放心,追问二营长的名字。暂一师和续靖夫师打过不止一次交道,而且曾在一个防区驻过,杨文安当然知道补三团二营长的名字了。 混过了补三团一营,杨文安立刻下令返回去占领山头,包围敌人。战斗一打响,顽军被压在山沟里消灭了……。 1月14日晚上,新军攻克临县城。16日结束战斗。此时,陈林支队与决死二纵队经过一个多月辗转苦战,终于打到临县,抗日武装胜利会师了。庆祝会师大会上,续范亭代表指挥部激动地报告了这次“新旧军事变”的全部经过,以及讨逆战役胜利的重大意义:挽回了晋西北抗战的危机局面,打击了投降派,粉碎了顽军消灭八路军、消灭新军的进攻;同时,通过这次艰苦的战役,锻炼了新军,壮大了抗日武装力量。这是我们向顽军斗争的一次重大的胜利。 山西新军总指挥部正式宣告成立,统辖决死二纵队、决死四纵队、暂一师和工卫旅。仍由续范亭任总指挥。 大地回春的时候,八路军一二〇师主力部队由贺师长、关政委率领,自冀中返回晋西北。新军配合八路军一二〇师,粉碎了日寇“春季扫荡”,收复临县、方山、岚县、兴县、岢岚、五寨、神池、保德、河曲、偏关等县广大地区,开辟了晋西北抗日游击根据地。 |
|
续范亭诗文集/续范亭遗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