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 续范亭 > 全文图书 > 拔剑长歌一世雄
|
第九章 在逆流中前进——“有关原则的不能苟且” |
穆欣 |
|
|
续范亭向来治军严格。在对部队的管理方面,他对下属要求是严紧的。有的干部违犯了纪律,或者在工作中出现了差错,他的态度异常严肃。对于在他身边工作的干部也是一样。当时他的秘书是一位大学生,积极肯干,平日的工作也很满意。有一次,电台送来一份电报。正好几个青年来约这位秘书去打篮球。秘书把电报顺手塞进口袋里,准备打完球办理,就打球去了。过了三天,续范亭非常着急地找他来问:部队来电报说,没有粮食吃了,要求拨粮。这电报你见到了么?这时秘书方记起电报的事,那天只顾打球却忘了将这份电报交给续范亭。他慌忙从口袋里掏出电报,抱歉地说:“哎呀,我给忘了!”续范亭瞪起眼睛发了火,让秘书马上“立正”站在那里,一直呆了几乎一个下午。这位秘书是参军不久的知识分子,有点爱面子。他说:“当时这样处理给我的难堪是无法形容的,实在想不通,甚至想过要离开他那里。但以后正是这次空前的难堪教育了我,使我在续老身边工作时再未犯过遗忘任何事情的错误。”从此这位秘书仿照店铺里写流水牌子那样,将每天应当办的事情写在一块白铁片上,办完一件擦掉一件。续范亭见他知错就改,表示赞赏,有时他自己也常在这个“流水牌”上写一两条“帐”,便于记忆,直到事情办完后再擦掉。 他对那些思想反动、品质恶劣的人,则是毫不容情,非常严厉的。保安二区司令部副官长卫斌昌,是他的老部下,1937年冬天,他从晋南到离石来投续范亭。以后他和那个顽固腐化的大烟鬼郝梦九搅在一起,喝了迷魂汤,有一天向续范亭借钱要走——准备到阎锡山的行营秋林去。续范亭没钱借给他,这个人就发酒疯,抓起一个茶杯扔过去,差点打中续的头部。续范亭气恼极了,头上冒出豆大汗珠。周围的人立即把卫斌昌抓走,关了几天禁闭,这人表示悔改后才放出来,但仍坚持要走。他欠了部队的钱,想用一匹小马驹抵债。有人主张不要扣他的这只小马驹,跑来说情,其中包括司令部的军需处处长。续范亭坚决不准“通融”,对他们说:我们的钱是人民的血汗,前方战士吃不饱、穿不暖,哪能供这种人挥霍,非把小马驹扣下抵债不可。……对于一切损害革命的人,他的态度总是这样的铁面无私。类似的例子,还有对待他的亲外甥女婿郝梦九的态度。续范亭在有关原则和工作的问题上,总是这样大公无私,不循私情的。不过他对青年干部某些缺点的严格要求,则是出于爱护;只是对一些品质极为恶劣又屡教不改的败类,出于极度的憎恶,才加以严厉的斥责。 续范亭自拟的《待人接物的态度》说:“真诚朴素,不表示特殊,站稳立场,不随风奔走,无关原则的可以迁就,有关原则的不能苟且。”在原则问题上,即便对待与他私人友谊极好的朋友也是“不能苟且”的。例如,他同早年在旧社会结识的徐永昌私谊很深。徐永昌别字次宸,也是崞县人。青年时代同属山西革命党的“西峰派”。他们一起追随续西峰反对阎锡山,国民军时代又曾一起反对北洋军阀。以后徐永昌投靠阎锡山,当过山西省政府主席;后又追随蒋介石,攀上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军令部部长的职位。由于他们的私人友情很深,续范亭遭到阎锡山通缉迫害,多年流落在外,山西的家,曾受到过徐的照料。续范亭在中山陵剖腹遇救住医院治疗时,他正在南京,也曾多方关照。但是两人的矛盾又非常大。续范亭多次对人说过,他如果和徐永昌多年不见,彼此都很想念,就要约定时间、地点,会一会面。每次见面后说不了几句话,就会争执起来,常常吵得面红耳赤,甚至不欢而散。过了若干时间,又会照此重复一次。争执什么呢?主要是在政治、思想上的分歧,对有关国是和各种人的看法,彼此的观点不相一致。总的说,是人生观的不同。徐永昌在政治、思想上是保守的,热中名利,不甘清贫,两人虽系知交,最后终于分道扬镳,走了截然不同的道路。续范亭一直想方设法规劝,也无法使徐永昌改变志向。续范亭每次谈起“次宸”,总是一面微笑着,透露出怀念之情,饶有兴趣地谈论这位老友的往事,却又常常无可奈何地摇着脑袋叹息,对他所选择的道路表示惋惜、遗憾。 到了晚年——1946年3月20日,续范亭随手写过一则随笔《忆往事》,品评早年结识的一些朋友。首先提到的是西峰:“二十年前西峰死,盖棺论定,成就了中国革命一英豪。人赞其天才高,我云其立场稳定、品格好。苟谓不然,今日奴才结围中,才子有多少?” 这篇随笔中也提到徐永昌:“次宸高官厚禄美人娇,目的达到了。”这也许就是每当范亭忆起这位好友,常常感叹不已的原因,也是两个朋友之间所选择的人生道路不同而形成的矛盾焦点所在。接下去讲到冯钦哉。冯钦哉在西安事变中表现动摇的时刻,正是看中范亭和冯钦哉相交年久,私人友谊很深,杨虎城才特地请续范亭去大荔驻地开导他;续范亭也正是看到往昔的私谊上,才有大荔之行。可是,冯某到底弃明趋暗,投靠了邪恶一方,续范亭在这篇随笔中针对冯钦哉写的一首嘻笑怒骂的白话诗,我们在前面已经引述过了。 有不少人说,续范亭的朋友们都非常相信他,尊重他,认为他人格高尚,正义,无私。甚至也有人对他毫不计较个人得失,说他“简直是个傻子!”这正是续范亭之为续范亭,“云水襟怀,松柏气节”的品格,在他身上闪耀着的最可贵的光彩! 续范亭也以这样的原则评价古人。晚年他所写的随笔《简论历史人物》,在所涉及到的许多历代著名人物中,他特看重管子和毛遂:“管子全材,吾无问焉,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外交各方面无一不备。古称齐鲁之学各有长短,然孔子爱惜羽毛,所谋迂远而复古之意尤重,是其未能把握时地而所致,多不能入。管子则实事求是能屈能伸能文能武,虽在封建之际,能成一代之功。至于长治久安之策,在列国时亦不可能之事。”“毛遂乃天下之士,惜未得其位。其对楚王云,合纵乃天下之事,天下人皆得而议之,以匹夫而犯君王,大勇也,一人为合纵之主盟者,奇事也。‘天下人皆得而议之’一语是其人格之伟大也。岂以片言只语苟求富贵者所可同日而语,吾于毛先生千载而下,致敬礼不能自己。”他还谈到廉颇的功过:“廉颇一时感情用事与蔺相如为仇,几误国家,虞卿一言感动,遂反仇为好负荆请罪,成为千古团结之模范,亦武人中之识大体者。”论及赵括,他说:“赵括徒读父书,教条主义断送军士四十万人,真是比屎还臭得多。” 他在《略论老庄》这篇随笔中写道:“老庄是极端的自由主义者,并且是个人主义,纯任自然,其反抗统治非常激烈,因为当时的统治阶级最残酷、最虚伪、最无耻,都想剥削人以自肥,大鱼吃小鱼,越治越纷乱,所以他们(老庄)起的反感越深,有如庸医杀人以自肥,以为统治者较庸医为尤恶毒。赏罚礼乐固所反对,则善恶是非亦统治者之善恶是非,皆所以摧残人性也,故皆否认之,其教主恬谈无为,一任自然,三皇五帝皆不足道,都是人类的作俑者。因之其所追求的社会乃太古之自然社会。愤世嫉恶不能进取而开倒车,此与革命方法正相反,而其动机亦可谓之精神革命,但离开物质以求遂精神之自由,是乌托邦的想法,解决不了社会问题。因此,或骑牛避世,或导引求仙,皆必然之结果也。” 看过这些评价,对于续范亭的处世态度,他对今人的臧否尺度,他的“交友之道”,也就不难理解了。这种是非分明的原则精神,在他身上是一贯的。早在1920年12月20日、他为靖国军战将、胡景翼部第二支队司令张义安所撰挽联为:“平生爱读《出师表》,长安未下,中原难期,同是诸葛遗恨;至死不观《阴符经》,逆贼丧胆,元凶夺气,能与翼德争先。”而在同年12月6日所写日记中,续范亭对张翼德评价说:“张正为古今战将之第一等人物,以打仗为嗜好,而不争功,知有公理,不知有强权,每有战争,必以绝对牺牲的精神出之,其豪气诚足贯千古,所谓不畏强御者也。”由此更能显出他对张义安的赞赏之高。 |
|
拔剑长歌一世雄——续范亭生平/穆欣著.—太原:山西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