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 续范亭 > 全文图书 > 拔剑长歌一世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十章 “山雨欲来”——消除了暂一师的隐患
穆欣
    
  第四十四团被捕的同志回到了师部,续范亭立即接见,加以慰勉;并亲自主持召开师直属队干部大会,由严尚林等向大会报告了“二营哗变”真相及其发展的过程。会上还揭露了师政治部主任、阎锡山的亲信郝梦九勾结冀聘之分裂暂一师的罪恶活动。续范亭在会上讲了话,坚定热情地支持党组织领导全军同冀聘之所进行的斗争,并就自己原先对冀聘之的反动本性认识不足作了自我批评。会后,郝梦九感到阴谋败露,在这里混不下去了,提出“请假”到西安去“治病”。续范亭当即“准假”。郝梦九就这样被驱逐走了,暂一师消除了一大隐患。续范亭在这场斗争中,始终坚持原则,旗帜鲜明。1939年10月12日,续范亭曾为此事写信给彭三五八旅政治委员罗贵波。他在信中写道:
  兴华①来,闻手书,知对敝部关念甚切,此亦革命过程中应有之波折,吾人只有站在国家民族利益之立场上据理力争,不在四十四团数百人乏得失,而在整个中国,整个山西革命力量之消长关头,不能不誓死力争,用种种方法希望顽固分子的后台老板有所转变,然以历史考之,固甚难也。兹寄上阎电与我的回电两纸,这是9月2日我交姜副官处长转赵转阎,至今尚无答复。冀聘之照例公事尚不时呈报,看他是错误罪恶已积成,不好回头了。其部下士气低落,前途茫茫,自己亦无以自解。最近又要请假一月到水峪贯休养,或许是得不着办法,欲赴兴县一晤赵,我尚未准其假。动武力压迫实际无力可使,我一切都坚决谨慎以行之,不时见教为盼。
  冀聘之将被捕的八位政工人员“押送”师部后,便放弃抗日防地,擅自带领部队离开了原驻地宁武县东寨镇,向宁化堡赵承绶部骑一军靠拢。续范亭为了坚持团结、进步、抗战的方针,尽力挽救冀聘之,多次写信约冀聘之在他认为合适的地方见面会谈。在信中对他晓喻:“你冀聘之做了错事,来师里检讨一下,我不追责你。”但冀聘之自绝于革命,再次拒绝了仁至义尽的规劝,并且公开声称:“续师长我是很佩服的,但对共产党我决不能容忍。现在续师长也不自由了,受共产党左右。他们叫我去是想把我扣起来,所以我不能去……我们要等待时机……。”这些反共谰言,完全是骗人的鬼话。实际上,这时赵承绶已暗许将第四十四团扩编成一个旅,由冀聘之任旅长,冀已派栗荫周潜往兴县向赵承绶密商四十四团下一步的“行动问题”。栗荫周返回途经苛岚黄土坡水磨村时,被我缴获了赵承绶给冀聘之的一封信和五千元晋钞的“赏金”。赵承绶在信中写道:“此次纠纷,绝非个人事,纯为立场与组织问题。晋绥各级同志切不可松懈,稍萌退念,更要积极团结官兵,巩固组织。”同时还缴获阎锡山给栗荫周的一封“嘉奖”电报,表扬他积极反共是什么“不愧在团(指秋林的第二战区校尉级军官训练团)所学”。这就彻底暴露和证实冀聘之在四十四团炮制“二营哗变”事件、逮捕人员以至最后率部叛变,完全是阎锡山有计划有组织地削弱、消灭新军的阴谋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冀聘之不听劝告,坚持反共分裂的立场,于11月21日率部叛变,把部队带进赵承绶部骑一军防区内。冀聘之临行动前派人给续范亭送来了一封信,信里无中生有地胡说:由于王化南“叛变投敌”,“我等为了严防日军偷袭,已主动将全团开往岢岚之友军防区去了(按:所谓‘友军’,指的是赵承绶部骑兵第一军)。……”
  续范亭得知冀聘之叛变的消息,立即找来张希钦、严尚林等研究对策。他们根据7月底以来冀聘之的全部表现,分析当前事态的发展。一致认为,想用规劝的办法拉回这个部队已不可能(不论由续范亭亲自去追赶,或者由他写信劝其回头,都已无用);若向阎锡山、赵承绶“交涉”也无用处,因为冀聘之的后台就是阎锡山、赵承绶,冀聘之叛变正是按照他们一套反共反人民、对日妥协投降的“密令”而干的,阎、赵就是四十四团叛变事件的炮制者。如今,冀聘之就正躲藏在赵承绶骑兵第一军的防区受到庇护。因此,有效的办法只有带领部队武装平定叛乱。他们认为,用暂一师第三十六团、三十七团两个团包围四十四团一个团,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四十四团广大指战员都是受蒙蔽的,一旦明白了真相,就会里应外合,扑灭这一撮反共顽固分子,争取整个四十四团官兵回归暂一师建制。对于这一点,无论是续范亭,或是张希钦、严尚林等,都具有充分信心。可是再一分析,要这样做,实际上困难还是不小。因为冀聘之已龟缩在赵承绶的防区中心,周围是由数倍于暂一师的反共顽固部队重重包围着。如今带领暂一师的两个团去打,赵承绶的部队究竟会作何反应?如果他们支援冀骋之,就会很麻烦。当然,如果事态扩大了,八路军和新军各兄弟部队必会给予支援。可是,我们一动手,他们也会动手,就会出现较大规模的内战,在晋西北造成统一战线破裂的局面,从而使日军有机可乘,晋西北今后抗日的局面就很难想象。……怎样找出一条妥善的办法,续范亭和他的战友们苦苦地思索着。
  冀聘之叛变的信息传到了岚县史家庄,中共晋西北区党委和彭八旅的负责同志,也对这一事件研究对策。如何粉碎阎锡山的阴谋,营救四十四团归建,应付突然事变?……围绕这些问题反复进行了磋商。
  第二天,正当续范亭继续考虑如何出兵平叛的时候,接到罗贵波派人给他送的一封信。罗贵波在信中说,他因事路过岢岚和岚县交界的河口村。本拟前来暂一师看望续师长,因河口有急事需要处理,一时脱不了身。但他希望能与师长见面谈谈。……
  续范亭读完罗贵波的信,喜出望外。自从考虑武装平叛的行动计划,正要找罗贵波谈谈,征求共产党、八路军对如何平定四十四团叛乱的意见。续范亭率领战动总会和它所属的部队进驻晋西北以来,一直与共产党、八路军真诚合作,同心协力创建晋西北抗日民主根据地。他很尊重党的意见,遇到重大问题总是主动找党组织商量。其中面谈最多的,就是彭八旅政委罗贵波。山西攻局逆转以后,在同阎锡山集团的斗争中,续范亭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为民族计,要争取抗战胜利,就必须坚决依靠共产党、八路军。他在长期同共产党合作共事的过程作,日益深刻地认识了中国共产党伟大、光荣、正确。
  续范亭把部队交托给张希钦指挥,立即策马赶往河口村去与罗贵波会面。在这里,他向罗贵波详谈了暂一师部队发生的事情,罗贵波转达了中共晋西北区党委的意见,认为暂一师在对日作战中不断取得胜利,在反顽斗争中也很有成绩,这次对于冀聘之叛变事件处理很好,特向续范亭和暂一师表示慰问。接着,他就告诉续范亭说,9月21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山西开展反逆斗争的指示》,晋西北的党组织、军队和群众团体,也从自己的实际斗争经验中,进一步体会到统一战线中有团结,有斗争,和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10月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晋西北区第一次代表大会,总结了过去的工作,讨论了如何援助暂一师和决死四纵队开展反顽斗争的问题。目前,阎锡山力图掌握晋西南与晋西北两区,作为公开向敌人投降时的有利阵地,所以积极指使新军中的顽固军官制造磨擦,进行哗变和叛乱。第四十四团的叛乱,就是阎锡山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阴谋活动,我们已经有了不少有力的证据。罗贵波还同续范亭谈到赵承绶给冀聘之的那封密信,和其他有关顽固派蠢蠢欲动的情况。……经过交谈,续范亭心里更加明亮,决心高举抗日的旗帜,同反共顽固派展开不调和、不妥协的斗争。
  当天夜里,续范亭把拟定的平定叛乱的行动计划,同罗贵波及在场的八路军其他几位干部交换了意见。第二天——11月23日,续范亭从河口村返回暂一师师部驻地后,不顾自己年高体弱,亲自指挥暂一师第三十六团、三十七团,冒着严寒,越过积雪的荷叶坪山,深入赵承绶部队防区内,突然包围了四十四团驻地,展开政治宣传,揭穿冀聘之的反共分裂罪行。由于党的威信和政治工作在部队中的深厚基础,又加之续范亭在指战员中的威望,最后除冀聘之带上少数几个亲信狼狈窜逃,整个第四十四团全部于11月25日胜利归建,回到原来的驻地。
  部队胜利返回后,续范亭立即发布命令,任命严尚林为第四十四团政治部主任兼代理团长;并以山西陆军暂编第一师师长的名义,就第四十四团事件的经过,向全国发表声明,揭露冀聘之等人叛变的真相。他在这份文告中说:“我们检讨冀聘之叛变原因。主要是自私自利的野心所致,但是还有其他客观原因,就是顽固分子的防共、反共、反对进步分子、反对政治工作、破坏统一战线,分裂暂一师部队的阴谋,首先是他的少校团附栗荫周等由秋林军训归来,假‘同志会’名义在队伍中进行这些勾当。而上级对此种不明大体之人,未曾加以制裁,且有暗示鼓励者,加以我们的政治主任郝梦九也是一个有成见的人,助成此事也不少。所以他们就认为又要反共了,好象和(民国)十六年(即1927年)一样造成恐怖。不管你是不是共产党员,只要是知识分子、政治干部,就把你拘捕起来,打他骂他、侮辱他。‘我这是效忠于党国,上级一定是喜欢喜欢我的,有了这一切功劳,那还怕没有官坐么!’奴才们,我告诉你吧,今日之中国,非十年以前的中国了。每一个不愿当亡国奴的人们,已经明白统一战线是救国的唯一法宝,我们一定要把握到底。我真不晓得你们怕共产党,怕统一战线,怕进步分子是什么心理!最后,我诚恳的声明,革命的人是无成见的,只要大家光明磊落,和衷共济,精诚团结,抗战到底,我们叫你爷爷也可以。但是,请勿继续捣鬼,我们与全国人士亲密的提携到底。最后,我喊两句口号:站在革命立场上抗战才是民族革命战争!站在进步立场上团结才能精诚团结到底!”
  通过平定冀聘之裹胁第四十四团叛变事件进行的这场反顽固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胜利。续范亭坚决依靠中共中央和晋西北区党委的指导和支持,坚持原则,旗帜鲜明地迅速粉碎了冀聘之勾结阎锡山、赵承绶策划的分裂阴谋,清洗了反共顽固分子郝梦九、冀聘之、栗荫周这些人,使暂一师部队更加纯洁了,为此后在“晋西事变”中得以全力投入反击阎顽军的进攻,在这场自卫战争中取得辉煌的战果。
  ①指暂一师第三十七团团长孙兴华,是中国共产党党员。
  

拔剑长歌一世雄——续范亭生平/穆欣著.—太原:山西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8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