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 王世泰 > 其他资料
|
王世泰回忆录——春季攻势 |
王世泰 |
|
|
当时,胡宗南集团尚有13个军33个师约17万之众的兵力,而我第一野战军在陕部队只有10.5万人,在数量上胡宗南集团仍占有较大优势。但是,随着全国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胡宗南集团被迫转入战略退却。他一方面将驻西安的机关、学校、眷属、物资向汉中、广元迁移,以确保蒋介石依托巴山、扼守长江、力争江南和西南半壁江山计划的实现;另一方面,对所部进行了新的调整部署,企图控制西兰、川陕两大交通动脉,阻止或迟滞解放军西进和南下,以争取更多的时间抢运战备物资。为此,将第十八兵团兵团部及六十五军、九十军、一军、三十八军分驻富平、阎良、三原、泾阳;第五兵团兵团部及十七军(缺十二师)、骑兵第二旅(缺第四团)、第三十六军(缺第二十八师)集结于咸阳、户县、西安、临潼、渭南、华县;第八十四师驻潼关;第五十七军沿彬县、永寿、乾县、礼泉一线防御;第十四师四十团位于口头镇警戒。 为了打乱胡宗南集团的战略退却计划,特别是防止其主力增援南京、上海,中央军委和毛主席分别于1月17日、2月12日和2月13日三次电示彭德怀等一野领导,希望能在彭德怀、王震动身参加二中全会之前打一仗。据此,一野司令部制定了以歼灭蒲城守敌,相机攻取铜川、耀县、富平、淳化为目的的春季攻势作战方针,并于2月14日下达了作战命令。2月17日,彭德怀、王震前往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参加中共七届二中全会。2月19日,由张宗逊、赵寿山、甘泗淇、阎揆要等负责指挥发起了春季攻势。其具体部署是:四军向铜川、耀县、淳化发起攻击,吸引敌人主力西顾,然后集中第一、二、三、六军围歼蒲城守敌。 四军接到野司的作战命令后立即召开了师级干部会议,传达野司春季攻势的意图,具体研究部署,务求完满完成上级赋予四军的任务。铜川外围之田家塬据点,工事相当坚固,我决心集中五个团的兵力,不惜一切代价拔除这个据点,歼灭敌二十师。部署是,十一师主攻铜川,十师以两个团支援十一师,以另一个团插向铜川和耀县之间的黄堡镇,抗击耀县敌人的增援。十二师进至陈炉镇附近,消灭驻守该镇的敌人后堵击铜川敌人由此南逃。 我军各师于2月16日分别从黄陵、宜君出发,向指定位置开进。十、十一师经哭泉、金锁关沿咸榆公路两侧并进,军部随十师跟进。19日上午,各师进至铜川,扫清了外围,残敌被迫收缩于田家塬据守。当日下午,进攻铜川之十一师决定以三十一团附山炮2门向铜川城外之田家塬实施主攻;三十二团一部由东来村向安地福东北之敌集团工事实施助攻,阻击济阳寨之敌,团主力协助三十一团夺取田家塬;三十三团以一部牵制窑窠之敌,主力经十里铺进攻西王义村之敌,得手后迅速向三里洞攻击。 19日20时,我十一师向田家塬发起攻击。21时,三十一团插入敌碉堡群,将鹿砦、铁丝网炸开,但因云梯短,未能通过外壕,攻击受阻。又组织第二次强攻,攻下6号碉堡,将守敌全歼。三十二团占领了安地福、省嘴,其二营配合三十一团攻击田家塬。三十三团亦攻占了西王义村。田家塬敌人发现受我三面攻击,遂乘夜幕向陈炉镇方面逃跑。 在十一师进攻田家塬的同时,十师二十九团将铜川高塬畔之敌二十师九十九团三连包围在子母碉堡群里,将弱敌当强敌打,以八二迫击炮、六○炮对敌碉堡实施抵近射击,摧毁敌人主碉堡,在火力掩护下,很快拿下了该据点,毙敌连长以下14人,俘敌副连长以下126人,拔除了这个坚固的据点。 攻占田家塬后,十一师将三十三团留在铜川,师长郭炳坤带三十一、三十二团跟踪追击敌人,追至上店,俘敌200余人。 20日,四军部署攻占耀县,给各师下了命令,命令高锦纯率十师作为先头部队进攻耀县,军部、十一、十二师跟进,乘夜接近耀县。21日晨,敌驻耀县之六十九军和逃到耀县之二十师弃城逃跑,我先头部队三十团侦悉敌人逃跑,当即占领耀县城。22日,野战军主力解放蒲城。 占领耀县后,四军在耀县召开了军党委会,检查铜川战斗中没有全部消灭敌人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指出十一师三十一团主攻田家塬阵地时准备不足,拖延了时间,发觉敌人逃跑过迟。特别是十二师没有完成在陈炉镇山上堵击敌人的任务,作了认真的检查。十二师有位领导发现主攻田家塬的部队在零点还未打响,误认为当晚可能不打了,把部署在敌人逃跑位置上的部队撤到村庄休息,敌人恰恰从这个地方逃跑了。党委会严肃地批评了十二师个别领导,要求各级干部以后要严格执行军部交给的任务。 为完成野司所给的西进任务,诱使敌人向我进攻,以分散其主力,四军决定向淳化、口头镇之敌发动进攻。部署是,十师进占淳化县和石桥一线,十一师攻打口头镇及附近各据点之敌。十二师除以一部控制嵯峨山向东警戒外,主力向九顷原、三里村地区攻击,而后以一部配合十一师攻歼口头镇之敌,另一部进至吊庄、官道畔向云阳镇方向警戒和截歼口头镇敌之归路。我跟十师,副军长孙超群跟十一师前进。军参谋长除与各师联系外,指挥十二师向泾阳、三原方向佯攻,调动敌人。 2月24日,我军各部分头行动,向指定地点接近。26日,十师三十团首先攻占石桥,然后在二十八、二十九团的配合下,于同日攻占淳化,守敌弃城向南逃跑,我十师部队勇猛追击到八里桥地区,将逃敌全歼,俘敌四○五团二营和县自卫队及敌县长谭亚东等地方官员500余名。此时,十师副参谋长杨万钧得到敌二十师在西凤山据守的情报,立即报告了师部,我和高锦纯当即决定连夜歼灭该敌。28日,二十八、二十九团先后攻占北钟山和铁瓦店,将敌逼到西凤山各山头防守。我二十九团由北向南,二十八团由西向东,三十团迂回到敌人侧后,战斗进行到3月1日中午,将敌全歼,毙俘敌650人。二十九团七连发现一股敌人南逃,一直追到泾河畔,将这百余名敌人全俘。西凤山是俯瞰关中大平原的制高点,我军控制了此山,打开了大军西进的道路。 28日夜,十一师利用夜间向口头镇地区之敌发起进攻。三十二团迅速攻占杨家庄、西王庄、刘家岘,敌弃阵南逃。3月1日零时,三十一团攻占北于车。此时,口头镇之敌怕被歼,全线南逃,师部即令各团大胆追击。三十一团二营翻山向敌纵深猛插,歼敌一部后继续猛追,抢占了王桥镇之桥头,切断敌人退路,将敌保安队全部俘获。三营发现魏庄有敌情,营长段忠宪令各连向该庄发动突击。此时,该营副营长岳清义带领前卫排闻讯也回头插入魏庄,迅速围歼了敌二十师师部和师直特务连、重机枪连,俘敌二十师师长褚静亚、参谋长张凌汉等400余人。三十二团分两路追击,一路在石桥镇渡口俘敌副团长以下200余人,一路会同三十三团追至马家窑以西地区,全歼敌五十八团,俘敌500余人后继续向西凤山以南猛插,配合十师全歼西凤山守敌。此战,我军共歼敌3300余人,敌二十师正副师长、参谋长及三个团长全部就俘。3月1日,十二师主力攻占九顷原,歼敌四十团两个连,俘敌200余人。 我四军全歼敌二十师以后,很快收拢部队集结于淳化方里镇和耀县地区,观察敌人的动向并等候野司下一步行动命令。 3月5日,胡宗南集团集中主力于泾阳、三原地区,向我全线逼进。战役开始以来,因惧怕被我分割包围,敌主力始终不敢分散,野司原计划相机各个歼敌,未有适当战机,遂决定脱离与敌对峙状态,全军向北转移,以战备姿态休整待机。我四军除于正面部署少量抗击部队外,全部在咸榆公路西侧向黄陵地区撤退。 3月11日7时,我军在转移途中行至耀县柳林地区,听到后面有激烈枪声,我即率骑兵通讯班赶到十师师部,查询情况,与师长高锦纯一起分析敌情。战斗中未发现有步兵,判断其主力未来,当时遇到的敌人可能是敌远程奔袭而来的骑兵,遂决定十师坚决抗击,采用打马家骑兵战术消灭敌人,令二十八团坚守阵地,集中全部火力大力杀伤敌军人员和马匹,然后协同二十九团伺机反攻,并令三十团折返参加攻击。部署完毕,高锦纯即催促我离开,我要留下和他共同指挥战斗,他坚持不让我留下,一面向我保证坚决执行我的战斗部署,一面让警卫人员硬把我扶上马,离开火线。锦纯当时确实是下定宁愿牺牲自己,也要坚持完成战斗任务的决心的。这生死关头的短暂一刻,却成为我永恒的记忆。敌人先向二十八团一营阵地冲击未果,又把重点移至墓坳原以南让牛村和道东一线,向二十八团三营和二十九团一、三营猛扑,骑兵多次冲锋,骑兵步战轮番攻击均被击退,敌死伤300余人。激战到下午1时,敌骑兵一部迂回侧击墓坳原以东阵地左翼。让牛村正面之敌乘二十九团一、三营交替掩护转移阵地的间隙,突破了我方阵地。部署在北墓坳二线阵地的二十九团二营指挥不力,没有组织顽强的抗击,仓皇后撤,以致部队失去掌握,一时陷于混乱,在这关键时刻,师长高锦纯沉着冷静,当机立断,指示参谋长李振华亲临二十八团,同团长张亚雄组织火力顽强抗击,同时命三十团从左侧实施反突击。二十九团收缩阵地顽强拼杀,使敌伤亡惨重。二连指导员杨象宏掩埋文件后,带领全连和敌人死拼,支部书记刘福光带的两个班全部战死,他自己抱一挺机枪继续杀敌,子弹打完后抡起机枪与敌人展开肉搏,直到光荣牺牲。战后,二连党支部被命名为“刘福光支部”。在我指战员的英勇抗击下,敌人始终未能前进一步。下午3时,敌军指挥部被我军炮弹击中,敌骑兵纵队指挥官、二四八师师长马德胜当场毙命,参谋长负伤,敌军部队失去指挥,一片混乱,在我反击下,仓皇溃逃。我二十八、二十九团乘胜出击,痛歼敌人。三十团将敌人3个连压在一条沟里除俘敌数十名外,其余敌人全被击毙。此战毙、伤、俘敌七八百人,毙、俘战马500多匹。 这次墓坳原战斗,十师部队在预先不知道马家骑兵来攻的情况下,面对敌人的疯狂攻势,作了坚决的抗击。特别是二十八团一营,抗敌7个小时,使敌伤亡惨重,始终未能前进。这次战斗取得击溃马步芳骑兵纵队、击毙敌师长马德胜的重大胜利,就是高锦纯师长忠实执行了军部对二马作战的指示精神,“集中兵力,打死仗”的具体战例。 一野春季攻势历时1个月,歼敌6975人,其中四军歼敌4000余人。歼灭敌第七十六军二十师、一三五师四○五团、十四师四十团、八十四师二五二团第二营等部。重创青马八十二军骑兵纵队。另外,歼灭了陕西保安第四旅旅部、保安第二十六团、第八专署突击大队及县保警队等地方武装。还争取了两个县保警队投诚。部队进一步获得了阵地攻坚战、追击战和抗击骑兵战的经验。 2月28日,一野前委在富平常家村召开了扩大会议,就部队作战、休整和开展地方工作进行了研究和部署。会议决定派六军攻取大荔、平民和朝邑,其余各军转入休整。按照这次会议的部署,六军于3月3日至4日攻克了大荔。东府分区二十二团也乘机占领了朝邑、平民。至此,石川河以东、渭河以北地区全部解放。 |
|
王世泰回忆录/王世泰著.—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