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 马文瑞 > 其他资料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马文瑞文选》 关于复员工作和党政工作的关系*(一九四六年四月二十九日)
《马文瑞文选》编委会
    
  复员工作
  复员工作这件事情,实际上现在已经开始做,而且已经复员了一批人了。那么我们在这个会上为什么还要谈这个问题呢?我想就是要大家对这个问题认识得更清楚一些,能研究出些更好的办法。
  我们为什么要实行复员呢?西北局关于复员问题的《决定》上讲,在抗战时期,是为了保证抗战胜利,为了保卫边区,所以要有足够数量的军队与地方工作人员,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因为要战争,要打仗。但是今天就不同了,我们为了迎接和平建设这个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对我们的组织形式有所改变,不得不把我们全体工作人员来一个重新分工。所以,除留必要的脱离生产的工作人员外,要把一部分人员复员到生产建设的岗位上去。
  今天国民党还要打内战,比如在东北就打起来了,还在好多地方正在部署内战。这是因为蒋介石实行的是挑起内战的方针。这样说来我们的复员工作到底还搞不搞呢?国民党今天要打内战,我们的复员决定是不是要改变呢?我想这些问题许多同志会想到的,我也在考虑这个问题。今天我们肯定地说,复员还是要搞的,不论和平也好,战争也好,复员工作还是要坚持进行。过去中央的指示上这样讲,不论形势如何变化,复员工作要坚持进行,就是最近也是这个精神。当然,这还不是真正到了和平建设时期的那种复员。如果真正到了和平建设时期,那复员的人就多了,像美国一下就复员一百万。我们如果按整军原则复员,一百多万人的复员工作,不知道要用多少时间来进行。同样,国民党今天不但不复员反而到处抓壮丁,扩大军队,还说,“共产党不复员,共产党还是实行精兵简政”。今天这个精兵简政对我们是有好处的。
  (一)这样做可以把我们的生产建设搞好。因为我们在生产战线上可以增加一批劳动力,在群众里边可以增加一批带头者,领导群众做各种事。这些人不管怎么样总是比较进步的,比一般老百姓进步得多。只要我们搞好,他们在群众里边可以起到带头作用。如果我们搞不好,相反会起坏的作用。我想搞好生产在和平时期是非常需要的,就是在战争时期,也是需要把经济搞好的。如果财政搞不好就不能打仗,财政搞好军队才能打胜仗。
  (二)可以把我们的工作效能提高。现在有些机关,下边部门过于庞大,不必要的人员很多,做起事来手续很多。有同志讲,一件公文多少天不得出门,因为手续太多。同时,人多了发生的问题也多,待遇问题和老婆、孩子问题也很多,这对我们的工作是有害无益的。
  部队也有一些庞大,因此我们要减一些人,叫他们到群众里边去,到生产建设的岗位上去。这样可以使得我们的部队精干、灵活,也可以加强下属工作。连队人员更可以得到充实,战斗力更可以提高。
  从提高工作效能这一点上说,精简复员在和平时期是需要的,在战争时期也需要。我们说精简也是减一些老弱,兵一个也不减,至于说某个部队把一些兵也复员了,那不是我们的本意。西北局的决定上就说,战斗力一个也不损害,工作上离不开的同志一个也不减。
  (三)可以减轻财政负担。复员这样一批人,我们的财政负担可以减轻一点,经费可以用在必要的主要的事业上。同时我们今天的经济也很困难,当然我们解决财政困难不能只靠复员,主要的是要靠生产,靠发展经济,复员只能减少一些负担。
  (四)可以减轻人民的负担。其他解放区一百个老百姓里边才有一个公家人,我们这里有五个,如果连牲口算上(一个牲口顶两三个人),差不多占百分之六。脱离生产的人这样多,老百姓的负担就不得减轻。我们这样做就可以更好地团结老百姓,向老百姓要的东西少了,老百姓就更喜欢我们。老百姓的生产情绪也可以提高,他们生产就更有信心了。当然一下减轻老百姓的负担也很困难,首先这些人要一批复员费,到了农村要安置,他们还不能马上生产出东西。要减轻人民负担,我们必须做长期的打算。
  总之,我们复员的目的是为了加强我们的事业,加强我们的力量。
  精简下来的人到底怎么样安置?西北局决定上讲,根据中央的指示我们在五月底要复员一万五千人,中央指示在三个月内党、政、军、学、财要复员三分之一,一万五千人实际上没有三分之一,第一期就准备复员这么多人。本来规定五月底复员完,可是最近各分区的同志反映,觉得时间太紧。现在各分区的专员、地委书记都在这里开会,会完了就到了五月二十日以后了,领导人都不在下边,恐怕做不好,因此改为六月底完成。
  这些人复员的时候怎么样处理,这是一个大问题。我们要把这些人处理好,安置好,不然的话会搞得事与愿违。那么究竟怎样处理合适呢?有这样几条:精简下来的人,家在解放区的,把他们组织一下,动员他们返乡;在友区①的人,介绍到当地政府,请好好安置他们;家在边区的,动员他们回乡,回去参加生产,参加当地不脱离生产的工作。如果精简下来长征过的老干部,他们家在国民党区的,我们一般的不复员。因为他们的年纪大了,应当给以适当的照顾,安置到合作社或者工厂等。还有家在国民党区的,精简下的一般的干部是不是要他们回家去呢?我自己看,他们自己愿意回去的,回去后安全也有保障,那就可以叫回去;如果自己不愿意回去,回去安全没有保障,那就不能叫回去。对这些人,我们在边区里边给以适当的安置。还有一些残废人员,参加革命好多年,负过伤,完全失去了劳动能力,并且他们的家庭也没有办法,他们也不愿意回去,这样一些人我们绝不能强迫他们回家,应当很好的安置,就是养活一辈子也得养活。对复员人员的处理分成这样几种情况来对待是比较实事求是的。
  复员人员的待遇问题应这样对待:路费、鞋袜、衣服等必须给以解决。回去后如何安家、生产,都要负责到底。这些人一回到自己乡上,我们当地的党组织、政府及老百姓应该欢迎他们。还要向群众解释,他们过去为革命、为人民服务是光荣的,现在回来也是光荣的,我们应该欢迎他们,并要组织开欢迎会。对本县、本分区的或其他解放区的,甚至是国民党区复员回来的,也可以这样。如果这些人路过我们的某市或城镇,当地的党、政、学校和老百姓应组织欢迎慰问,这样给他们精神上一个鼓励和安慰。听说有一些人开始走时情绪很好,走了一天,脚上打了泡,行李也背不动了,情绪又不好了,所以我们一路上要给他们一些安慰。
  回家后的生产工具、籽种、土地、房子如果有困难的话,当地政府、党组织要动员群众帮助解决。我们政府发放农贷款、救济粮时,这些人有优先权,应首先发放给他们,并减少他们的负担,在一定的年限内免除。如三年不出救国公粮,三年不担任义务负担等。
  复员回去的人大多数是好的,可以给他们工作。回去的有的是战士,有的是机关上的勤务员,有些人还比我们乡上的某些干部强,因为他们在部队、机关受的教育多。也可以分配这些人干一些不脱离生产的工作,如党的支部工作,乡上的行政工作,特别是民兵工作,基干自卫军工作,反奸治安等工作。我们各级党、政机关同志要经常地和他们保持联系,看看他们,谈谈话,给以关心和教育。不然他们会说:“你们走时说的好,回来后就不管了。”对于国民党方面回来的人,我看恐怕也应该这样做,不然他们回来做二流子②,当土匪,对我们就很不利。应该使复员回来的人成家立业,成为乡村中生产建设、民主建设等方面的骨干。都做到像新四旅复员人员说的那样:“现在我们回去,如果再有战争,我们马上出来而且带更多的人出来。”
  安置复员人员问题要当成各级党政的任务之一,而且要当成一个长期的工作。这些人回去时,各级党政部门,特别是县级、区级、乡级党政部门,要做很好的布置工作,而且要很快布置,按时检查,不能马马虎虎的应付一下就了事。应该对每一个人都要了解,他有什么问题,解决了没有?他的情绪好不好?在解决这些问题时,老百姓的负担是重的,但不能说因为老百姓的负担重了,复员人员的困难问题就不给解决了。我们陕甘宁边区复员人员最多,但老百姓负担还不算太多,比晋西北还轻一些。为了安置好复员人员,可以采取一些鼓励的办法,比如生产当中有劳动英雄运动,干部中有模范工作者运动,复员人员也可以来一个什么运动。总之,安置的好不好是一个关键。如果复员安置搞不好,我们发动他们搞生产也不会搞好。他们不参加生产,成为二流子,也成了我们工作中的障碍。所以,安置工作很重要。
  精简复员以后,人员少了。过去是十个八个人干的工作,现在要减至五个四个人去搞。人少了,工作还要做好,这就要干部加强责任心,工作制度要严格,干部作风要改变。如果没有这些条件,是不能做好工作的。
  进行复员工作,也是对干部工作进行通盘考虑的一个机会。可以利用这次复员人员,把真正强的干部配备到乡、区、县上。对干部配备要细心地研究,做一个通盘的筹划,绝不能为赶时间就马马虎虎。确定复员对象,要坚持原则,不能谁愿意复员就让谁回去,谁不愿意去就算了。但是,也不能一个也舍不得放,这也不对。上一级复员下来的好干部,可以安排到下一级。对县上干部的配备,应该由分区组织部门和县上商量。然后县上和区上商量配备好区上的干部,区上再和乡上商量配备好乡上的干部,特别是对县级干部谁去谁留要配备的很适当。总之,县级减下来的干部,比原来区上干部强的,就配备到区上;区级减下来的干部,比原来乡上干部强的,就配备到乡上。一般的应该是这样,但并不是绝对的。如果上边减下来的人,还不如原来县上的人,那就不一定要配备到县上,也可以配备到区上。经过这样统筹配备的办法,要把整个干部队伍配备强一些。乡级过去有两种干部,一种是脱离生产的——乡长、文书;一种是不脱离生产的——支书或副乡长,以后还是这样。不过以后不脱离生产的干部要强,这样才能说得上加强下属工作。乡上的干部配备不强,一切工作要做好很困难。但是现在也不好配备,因为一些乡长刚选出来,现在又要配备怎么办呢?这个问题大家可以研究,我自己想可以采取这样的办法:配备乡上干部的时候,要确实比原来乡上的干部强。我们可以通过临时乡代表会议选举的办法,延安市就是这样办的。如果原来的乡长很强,配备下去的干部就可以做副乡长,或者做支书。乡级的支部书记,是由乡长或者副乡长、文书兼职好呢还是不兼好?大家可以研究,我看各有各的好处。兼职的好处是他们脱离生产,除做自己的工作外还可以做其他的工作,党政关系也不会发生问题。但是也有它不好的地方,他只顾搞行政工作,可能会耽误支部工作。我的意见,乡长、副乡长、文书,他们做支部工作合适,就可以兼;如果原来这个不脱离生产的支部书记很强,乡长的党龄、群众威望还不如原来的支部书记,那就可以不兼。
  复员工作现在已经开始了,有的地方做得很好,像新四旅,就做得很好,主要原因是他们做了很充分的准备工作与组织工作。复员的同志走的时候,其他同志给送钱,送他们上路。复员同志临走时说,我参加八路军好多年,今天第一次感到参加八路军的光荣,如果法西斯反动派要来进攻我们,我就很快地出来,并且还要带好多人出来。这个部队在欢送复员同志的会上还动员了一些老百姓来参加,复员的同志走的时候老百姓给送纸烟,送烧饼,有些老汉给他们背铺盖。部队还给他们发了光荣证。可是有些部队就搞得不大好,比如有一个部队对复员的人没有做什么政治工作,就把他们打发走了;也没有按规定发齐东西,发的钱,连路费也不够,结果走到关中就骂起来了。
  还有些人没有把复员问题当成一件大事情,没有在党内党外很好地进行动员,会一开就万事大吉。有些地方根本没有把思想搞通。西北党校复员几个人,思想没有搞通,他们回去就胡说乱讲,影响很坏。
  还有一些地方,没有及时传达上级的复员政策,有的想复员,闹着要走;有的等待复员,不安心工作。我们要把复员工作当成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去做,同时复员工作并不是少数几个人可以做好的,各个部门都要把它当成一件重要的工作去做,各级首长要切实负起责任来。
  复员工作要做好,在思想上组织上要做准备,准备成熟了再来进行。不成熟就暂时不进行,要使得复员人员真正的心悦诚服。复员者如果提出什么实际问题,各机关负责同志要好好地给解释清楚,有些确实是实际困难,我们要帮助他们解决。前方复员的人走时不能给边币③,要兑换成法币④。这些人应该照顾,即使半夜来也应该给兑换。兵站也要好好地照顾一下,饭做得好吃一点。给复员的人发一石麦子是要照发照支。各方面的同志、各个机关对于复员人员应该尊重,好好地照顾他们。机关上下同志节约一下,拿出些东西慰劳他们,甚至在必要的时候,各个机关停止吃半个月或一个月肉(大灶、中灶、小灶都一样)慰劳他们。走在路上政府要准备食宿,因为他们走了一整天很累了。假如走到哪个地方,住处也没有,吃的也没有,他们怎能会高兴呢?在必要的时候动员老百姓帮助他们做饭都可以,这样使复员的人走在路上也觉得光荣愉快。回到家里,当地的机关应该很好的安置他们,这一点要办好。在复员工作上,我们要反对马虎、不负责任地推出去。如果不这样,就是对党、对革命、对人民的不负责任。
  党政工作关系
  我想过去有两种现象,一种是好的现象,一种是坏的现象。
  好的现象是各级政府都能够很好地接受党的领导,闹独立性的很少,或者是没有闹独立性。同时党对政府工作也能够很好地去帮助,这是好的现象。
  不好的现象是党对政府工作包办代替的现象还比较多。拿乡上来说,我们乡上的支部书记有的大部分时间去搞政府工作,和乡长一样到农村里去搞催粮收款等工作,而党的支部工作搞得很少。因此形成了乡长是乡长,支部书记也是一个乡长。甚至老百姓办事不找乡长而找支部书记。一些区委的很多事情就是与政府混同做的,当然完全分开也不行,但是太混同了也不好。有的同志到区委去看了看,在办公室放的条子上,有老百姓送公粮多少,送草多少,条子后边有区长的签名,也有区委书记的签名。这本来是政府的工作,区委书记何必签名呢?所以说,形成了区政府是区政府,区委有时是半个区政府。在县政府也有这样的情形。本来是一件很小的行政事务,县长是可以做的,也要经过县委书记。据调查,边区的各级党委有些用百分之八十的时间去做了政府工作部门应做的工作,而做党委工作的时间仅占百分之二十。因此党委工作有些地方就做得不怎么样好,甚至没有做党委应做的事情。党的机关主要是应该研究怎么样掌握政策,掌握工作方法,对干部党员进行教育以及党的发展工作。过去的农村党员减少了很多,现在发展的也不多。而这些党员的年龄都在三十几岁以上。经过这几年的生产运动,农村出现了好多先进的分子,我们应当很好地发展他们。我们党要吸收一批新的血液进来,这个问题我们前年向各分区谈过,但是改进得还不够。所以我们在进行复员的时候,对党政工作关系应该认真研究改进一下。
  今后党对政府工作的领导不能放松,还更要加强。我们的解放区、根据地,党的主要工作是政权工作,党对政府的领导形式要逐步改变包办代替的现象。党的机关对政府工作应该是多去了解情况,研究问题,掌握政策。政府法令是党的政策的具体化,党对于政府执行政策法令应该很好地研究与掌握。同时,对工作方法也应该多研究,了解情况,总结经验。对政府工作能不能帮助呢?我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直接帮助,但是要经过政府。比如政府有某一些工作做不过来,要党委帮助,那么党的机关就可以把干部交给政府,帮助政府做工作,而且党员干部要努力去完成任务,做好工作。
  党委应该拿出足够的时间搞党务工作。现在党务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搞干部教育——思想教育、政治理论教育,以及整顿农村支部,发展农村党员等。
  总之,党务工作要很好地配合党的中心任务。党务工作不能离开党的中心工作去搞,如果离开党的中心工作,我们的党务工作就没有用,所以要正确处理好党务工作和党的中心工作的关系。
  党政工作关系今后要改进,但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改进的,还必须逐步地去改进。同时也不能放松党对政府的领导。防止在政府系统做工作的同志,拿包办代替做借口不努力工作。我们的一切党员都要服从党的领导,执行党的决议,反对闹独立,正确处理党政工作关系,做好党的工作。
  关于各级党政工作业务制度,我想应该重新研究和规定。比如区政府,现在不是一级政府,而是县政府的助理机关。专员公署的性质也改变了,成了边区政府的一个承上启下的机关,主要是搞巡视、检查这样一类的事情。区政府、专员公署的性质和职责改变了,他们的任务、业务工作制度,上下关系也要很好的研究规定。
  分区的保安处以后改变为地委的社会部,改变以后他们应该做一些什么工作,如何做法,应该很好地研究。在进行精简(复员)以后,我们的作风应该改进,不然的话,不能把工作做好。
  * 这是马文瑞同志在中共中央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注释
  ①见本卷《陇东地区的反摩擦斗争和党政工作》注(15)。
  ②二流子,指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
  ③边币,陕甘宁边区银行发行的纸币。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流通的边币有三种。1938年5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授权边区银行以光华商店名义,发行2分、5分、1角、2角、5角五种面额的光华代价券,作为法币的辅币在边区流通。1941年1月30日,边区政府决定即日起在边区内停止法币使用,由边区银行发行1元、5元、10元三种面额的边币钞票,作为边区唯一的通货单位。1944年7月1日,边区政府为发展贸易,便于流通,决定以边区贸易公司名义发行“陕甘宁边区贸易公司商业流通券”,票面50元,每元为边区银行票币20元,流通券与边区银行票币同时流通。1945年5月11日,边区政府为统一币制,决定自6月1日起以流通券为边区本位币。
  ④国民党政府1935年11月实行法币政策后,禁止银元流通,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后又加中国农民银行四大官僚资本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币,并利用法币收兑银元和民间藏银。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法币急剧贬值。1948年8月19日改发金圆券,代替了已经崩溃的法币。

马文瑞文选/《马文瑞文选》编委会.—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