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 郭洪涛 > 全文图书 > 郭洪涛文集
|
统一认识,积极为黄河北干流开发做好准备工作* |
郭洪涛 |
|
|
(一九九〇年十月) 当前,国家正在编制“八五”计划和后十年规划,秦、晋两省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两省交界的黄河北干流的综合开发进行实地考察,召开战略研讨会是很及时的。两省及北干流沿岸的各个地区和专家们都做了许多工作,也发表了很多的意见,会议体现了我们决策的民主和科学。大家对北干流开发的必要性、紧迫性认识是一致的,对北干流的开发,应提到议事日程了。 北干流秦、晋两岸矿产资源丰富,煤炭和铝土矿的开发“七五”已拉开序幕,后十年将加快步伐,到下个世纪初,将越来越显示出它的战略地位。鉴于我国东北地区和河北、山东等省的煤炭已由调出改变为调入或不调出,河南省的煤炭也只能自给的情况,全因的煤炭调出将主要依靠山西、陕西和内蒙古西部。原国务院能源基地规划办公室曾提出,煤炭开发的战略布局应该由山西向陕西和内蒙古西部延伸。到下个世纪初陕北的神府煤田,将建成年产1亿吨以上的特大矿区,成为我国最大的优质动力煤炭生产和供应基地之一,渭北黑腰带也是一个重要的煤炭基地;晋西北将成为煤、电、铝基地;离石、柳林、孝义、乡宁、河津将成为我国重要的优质炼焦煤基地和铝、电基地。这些基地的开发,不仅需要建设相应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水资源的开发也必须相应配合。 北干流沿岸的渭南、运城、临汾等地区都是秦、晋两省的粮、棉生产基地,灌溉用水量的需求都有较大的增长,因此,北干流天桥以下的六个梯级,都有它的综合效益,特别是碛口、龙门更具有供水、灌溉、防洪、发电、减淤、航运等综合效益。但是,无论国家还是地方财力,都不可能六个梯级同时上,先建哪个梯级?是先易后难、先中小后大型,还是集中力量先建一个大型工程,需要综合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效益,择优开发。这就需要秦晋两省统一认识,积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提出筹集资金办法,供国家决策考虑,以便加快北干流开发速度。如万家寨,国务院能源办召开了一次论证会,大家一致认为,这是解决晋北煤、电基地和太原等地区水源的必要措施,一致同意上万家寨,并与山西省提出,从销售煤炭收入中,每吨煤提1元钱作为建设资金,结果很快列入“八五”计划。 黄河是我国第二条大河,但水的资源量很不够。现在是按“粮票”分配的。在南水北调工程见效前,分配给秦晋两省的水量只有81亿立方米。建议国家加紧建设南水北调工程(东线从江都提水,现已修至徐州),开工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汉水北上),在工程见效后,请国务院对1987年的分水方案进行调整,黄河下游河北、天津、山东等地尽可能多用长江水,黄河的水资源重点照顾秦晋两省。当然从长远看,还是要修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该工程现在正进行超前期的地形、地质等勘测与钻探工作,为下个世纪开工建设创造条件。 关于水土保持,好几位同志都讲到了,而且讲得很好。无论哪个梯级,也不管是哪个方案,都需要搞好水土保持,这项工作做好了,不仅减少了水土流失,也增加了用水量。北干流秦晋河段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近年来,国家和地方也增加了投资,两岸人民在两省政府的领导下,都做了许多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在支流筑坝拦泥淤地、蓄水灌田、治沟与治坡结合、修造梯田、种草植树等,这些成绩要不断的巩固和发展。要从各方面鼓励农民开展小流域治理。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些地方做得比较差。因此,要把先进经验推广到面上去。同时要防止由于开矿建厂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要加强监督检查,采取必要的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制止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总之,希望各地根据国家下达的《黄河流域黄土高塬地区水土保持专项治理规划》,分期实施,治理黄河泥沙,是完全能够办到的。 * 本文是郭洪涛同志在黄河北干流秦晋段综合开发考察战略研讨会上的发言。 |
|
郭洪涛文集/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编。—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