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政府领导人 > 杨明轩 > 其他资料
|
教育者宜认教育为终身事业* |
杨明轩 |
|
|
(一九一九年三月十日) 凡业专则精,精则其事日有进步。五日京兆之令尹,绝无可观之政绩。即盂子论奕,且许其专心致志,况其他者乎。况其他若神圣之教育事业,乃假手于一心以为高官厚禄者,庸有济乎?吾国兴学,廿载于兹,而国民之愚昧如故,国步之艰难日甚一日,谓非教育腐败致之欤?推其原因固不一端,要以办教育者无终身尽力于教育事业之决心为一主因。试观夫今日之职教育者,可以知之矣。京师高等以上各职校主教习,多属各部中之部员。而外省各中小学校之职教员,非公署之科员,即一般之小政客。身虽任教育之责,心实存禄位之念,一有时机,则百计寅缘舍教育而入政界。而未得政治之位置者,怨慕之思,萦回于衷。甲乙相会,甲则曰:某也运动之能力大,某也际遇之时机佳,某也得某差使,某也得某提携。乙则曰:君何不舍此而就彼乎!某省之长官,非君之乡亲乎?某科之科长,非君之旧友乎?枉尺直寻,今之道固如是也。君何故为此不痛不痒之教育而守节也。呜呼!教育者,呜呼!教育前途。常此以往,吾知我神圣之教育,惊为此二三其德之徒椓丧以尽,不至吾人类近于禽兽不止也。吾愿教育当轴,亟有以矫正之。矫正之法如何,即:(一)优待教育者。(二)禁止师范生投身政界。(三)师范学校训练上之改良,是也。其详细之理论,具体之办法,迫于时间,兹不赘述。 *本文原载《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周刊》第六十二号(一九一九年三月)。署名杨荃骏。 |
|
杨明轩/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文史委员会 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