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军事领导人 > 张德生 > 其他资料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回忆德生同志二三事
张凤英
    
  1960年11月,组织上调我到省委办公厅机要室工作。当时德生同志是西北局第二书记、陕西省委第一书记。在一些工作的接触中,对我印象深的有这样几件事:
  (一)对工作严格要求
  按照当时省委办公厅的建制与职责分工,以省委和省委办公厅发出的各类文件以及中共中央、西北局发来需要翻印的文件,均由机要室负责印制发行,并对有些需要责成有关部门办理的文件和省委负责同志的批件进行催办。这些具体工作均在主管副秘书长领导下进行。记得在1961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认真调查工作问题给中央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的一封信》,同时将毛泽东同志1930年春写的《关于调查工作》发全党高、中级干部学习。当我们正在印刷厂研究晚上加班付印这一文件时,一串电话铃声传来了德生同志办公室主任孟服南的电话:张德生书记指示,中央发来的《一封信》和毛主席的文章翻印要保证质量,机要室负责人要亲自校对,晚12时前将清样送德生同志阅后再付印。虽然打电话的人语气很平和,但我立即紧张起来,第一书记亲自过问意味着责任的重大,如何保证既好又快的完成任务?我想了想应该走群众路线,于是与厂长、车间负责人商议,先向全体职工传达了德生同志的指示,动员大家群策群力完成任务,一致认为德生同志对党中央毛主席指示如此重视,显示了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对上级指示的贯彻落实从一开始就认真负责紧抓不放一丝不苟的精神。同志们深受感动,一致表示要以实际行动保证完成任务。确定从排版、校对、印刷、装订,每道工序实行岗位责任制落实到人。结果提前翻印出了无差错、字迹清晰、版面美观的中央文件。德生同志严格的要求,推动了机要室各科和印刷厂的工作。对文件的印制、发行、传递、催办、归档等,按照各科的分工,研究制订出改进工作提高效率的计划。各科协同动作,人人争当为人民服务的好勤务。经过全体同志的努力,总结出一套迅速、准确、细致、保密的工作规范和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档案科为了提高内部刊物服务于工作的利用率,不定期的向省委各部委、省级各委、办党组提供刊物目录索引,很受欢迎。为了进一步推动省级文秘工作,我们对省委发出的文件流程与办理情况以图表和数字形式,按单位排列举办展览,邀请省级委办厅局文秘负责同志前来参观,民主评论,促进工作。省委很重视,德生同志曾利用会余时间偕其秘书看了展览。记得展室里陈列一件毛泽东同志对文件印制的批示,大意是:文件的印制代表机关的精神面貌,不能是“寡妇脸奴才相”。德生同志阅后说,你们要学习毛主席的指示,再接再厉,向高标准前进。
  1961年3月2日,德生同志对《省委向西北局、中央请示报告执行情况检查》一文作了重要批示:“坚持这个制度,并且把这个制度不断加以改进,十分重要。建议办公厅指定可靠同志负责办理这件事(包括书记处、常委会、全体会议的各项决定的催办和检查),最好每月能给常委写个简单报告,报告中只写越期未办的,其余的可不写。未办的和正办的,均应一再催办。凡中央、西北局和省委决定要办的,均应坚决如期办理,非经中央、西北局和省委批准,任何同志不应擅自不办。”我们遵照德生同志的批示,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指定专人负责催办工作,并定期向省委书记处书记、常委写出书面汇报。德生同志对中央、西北局和省委集体领导的决定必须照办不误的指示精神,和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关怀,鼓励了机要室的同志,从一方小小的侧面保证了省委办公厅的工作。
  (二)对干部平易近人
  德生同志看来很严肃,使人对他有些胆怯,然而他的严肃中蕴藏着关怀干部的深厚的同志情谊。春节是中国人团聚欢乐的美好节日,家在外地的职工提前回家探亲,留在机关的轮流值班坚守岗位。那时候每年春节办公厅举办机关干部、工人团拜联欢会,省委领导也来参加。对我印象深的一次是德生同志从头至尾与干部、工人在一起欢渡除夕,他首先向全机关人员拜年,并让在场的同志转告他对家人的问好。在他简短的讲话中勉励了机关干部,特别表扬了搞后勤工作的职工,说他们是无名英雄,任劳任怨,保证了机关的正常运转。他还说没有大家的努力,不论谁当领导,日子都不好过。最后他很幽默地说,当书记平常与大家见面少,今晚咱们一块欢渡春节。一席话引来一阵阵热烈的掌声,赞叹、惊奇、议论组成一片欢乐的交响曲。娱乐节目开始前,德生同志先绕场一周,与同志们亲切握手,而后与大家一块欣赏灯谜,观看彩灯、绘画,最后与干部结伴跳舞,他踏着乐拍跳慢步舞,边跳边与对方拉家常,给人以平易近人的观感。六十年代中国尚无播放电视的条件,德生同志深入群众,关怀职工的许多场面无法让广大干部群众知晓,但有些事迹知晓的人很难忘怀。
  德生同志很重视培植先进人物。赵梦桃同志是国棉一厂细纱值车工,在增产节约运动中她领导的细纱车间乙班四组创造了一套先进工作法,月月年年超额完成生产任务,被评为省的、全国的先进生产者,当选为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省委、省政府曾召开表彰赵梦桃同志及其小组先进事迹大会,授予赵梦桃为优秀的共产党员,命名她所在的生产小组为“赵梦桃小组”。赵梦桃同志不幸患了绝症住医院后,德生同志亲临病床探望,表达了他对一名在生产战线上有突出贡献的普通女性的关怀,也体现了党对工人队伍中的先进人物的爱戴。
  (三)对家人公私分明
  德生同志当时身边的亲属只有夫人和一双儿女。儿子张凯年幼尚未就读,女儿效民已上学。从中国风俗说,这一双儿女都是掌上明珠。按德生同志当时工作职务的需要,组织上配有专车、厨师、公务员等。但生活上的优越条件一般情况下家人不得分享。在德生同志身边工作的同志都知道,德生对子女有三不准的规定:一不准随便进入他的办公室,更不能翻看文件;二不准用他的专车接送;三不准吃小灶。干部、家属看见他的女儿拿着碗上大灶吃饭,有时还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不少人感叹的说张书记的女儿与一般干部的孩子一样,可敬啊!有些当妈的教育子女说,张书记的孩子不娇气、不搞特殊化,好学简朴,是你们学习的好榜样。德生同志的家属遵纪守法、生活简朴的家风,机关交口赞誉,显示了德生同志的高尚美德。
  德生同志离世已30年了,回忆我接触到的点滴情事,教育很深,他对机关干部该严处当严,该松时同乐,虽然工作上的弦绷得很紧,干部工人加班加点,但精神振奋,情绪饱满,有那么一股子为建设新中国而努力奋斗的干劲。今天国家已进入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期。德生同志在六十年代所遵行的勤政廉明的党纪党风,严厉的工作作风和简朴的家风,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发扬。
  (1994年12月)
  

张德生/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9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