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边区军事领导人
>
徐向前
>
全文图书
>
徐向前画传
第三章 苏区风云 苏家埠报捷
江英
黄安战役后,1932年1月中旬,徐向前又乘胜组织商潢战役。这次战役,他再次运用围城打援的战术,对商城围而不取,在商潢公路附近运动歼敌。敌军来援时,正面顶住敌军,实行侧翼迂回,切断敌军后路。敌全线动摇,兵败如山倒。商城敌军突围,红军遂克该城。红军以10个团的兵力,击溃敌19个团的兵力,刚刚投入鄂豫皖战场的蒋介石嫡系部队大败而归,敌第二师师长汤恩伯也被撤职。这次战役,歼敌约5000余人,缴枪千余支。
随后,进行苏家埠战役。当时皖西敌陈调元部进占苏家埠和青山店,准备继续向根据地进攻。徐向前决心继续采取“围点打援”的作战方针,东出皖西,将敌包围分割,吸引援兵,在运动中歼灭一部,然后再吃掉点上的敌人。
徐向前率领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和第十、第十一师由固始向皖西地区挺进。经过激烈作战,将苏家埠、韩摆渡、青山店之敌分割包围。徐向前认为,敌三个据点被我包围,他们不出来,我也不必急攻。敌据点筑有坚固工事,我军火力不强,硬攻损失必大;而更重要的是,围点的目的,在于打援。
苏家埠,位于淠河东岸,与皖西北苏区隔河相望,是敌人的一个重要据点。敌人经过多年经营,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红军没有几门炮,炮弹、手榴弹也不多,缺乏攻城器材。徐向前指示,要把工事修好,实行长时间的围困。敌人出来,就依托工事把它消灭。敌人增援,就在运动中予以歼灭。担负围困任务的部队,仅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就完成了环绕敌据点构筑交通壕、盖洞、掩体等工事的任务。苏家埠、青山店、韩摆渡等地守敌,已成瓮中之鳖。六安、霍山之敌派兵增援,均遭迎头痛击,损失惨重。
这时,徐向前和前线指挥部驻苏家埠东南一里多路的永慧寺。4月正是黄梅季节,阴雨连绵,红军的交通壕里积满没膝深的水。徐向前一有空,总是要到前沿去了解情况,指示部队对敌加强围困的同时,加强对敌政治攻势。当时对被围之敌喊话,有一段顺口溜:“老乡老乡,不要打枪。本是穷人,理应反蒋。为蒋卖命,卖的哪桩?上有父母,下有儿郎,一年到头,难见妻房。长官待你,何处一样?长官洋面,鱼肉鸡汤。你们吃糠,树皮啃光;更有兄弟,饿死床上。飞机运粮,有啥指望?红军围城,铁壁一样。”这些宣传,既抓住了敌军下属官兵的心理,又交代了红军优待俘虏的政策,对削弱敌军的顽抗有很大作用。敌军军心更加动摇。
4月下旬,蒋介石委派皖西“剿共”总指挥厉式鼎率3个多师15个团约2万人从合肥等地前来增援。敌军众多,打不打?如果打不垮他们,红军就要背水而战,处于不利地位。这时,张国焘不想打了。徐向前分析了敌我形势,坚决主张打!他的理由是,援敌虽多,但多数曾遭我军打击,士气不振;敌远道而来,为疲惫之师;丘陵地带,便于我军发挥野战、近战长处;有地方武装和群众的配合。
红军以一部在地方武装的配合下,分别继续围困苏家埠、韩摆渡等地,集中主力,打敌援兵。在诱敌深入、正面阻击的同时,迂回包抄。经过两天的激战,将敌包围歼灭。敌总指挥厉式鼎见势不妙,穿上士兵服装,企图逃跑,但最后还是当了俘虏。苏家埠、韩摆渡的敌军,在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突围无望的情况下,全部投降。
苏家埠战役,历时48天,共歼灭敌军3万余人,缴获步枪1.2万余支、机枪171挺、炮43门、电台4部,击落敌机1架。这是一次空前的伟大胜利。5月23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发出的贺电说,这次胜利“给予全国反帝国主义反国民党的革命运动无限的兴奋,更加强了苏维埃红军对于全国革命运动的领导”。
从1931年11月到1932年6月,红四方面军经过黄安、商潢、苏家埠和潢光等战役,共歼国民党军6万余人,红军发展到4.5万人,地方武装、赤卫队也发展到20万人以上。这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发展的极盛时期。
徐向前分析了红军胜利粉碎敌军第三次“围剿”计划的经验,认为主要有:充分利用有利客观形势,实行外线进攻,各个击破敌人的“围剿”部署;集中兵力,“围点打援”;攻必克,战必胜;发挥战时政治工作的威力。
徐向前元帅画传/江英编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