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边区军事领导人
>
徐向前
>
全文图书
>
徐向前画传
第七章 老帅风骨 心里装着人民
江英
徐向前心里始终装着人民和战士。在战争年代,徐向前领兵转战过大别山、大巴山、祁连山、太行山、沂蒙山区,他时刻怀念着那里的人民,眷念着长眠在那里的战友。有一次他听说,西路军一位流落的红军女战士,在衣食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默默地存交党费,到1984年共存了400多元。徐向前认为这些党费,体现了一个红军老战士对党的金子般赤诚的心。伍修权、王定国等深入甘肃,对西路军流落老红军情况进行调查,向中央写了报告,徐向前看后十分关心。在中共中央有关部门和总政治部、民政部共同商定下,作出了对西路军流落老红军的照顾办法。1985年,甘肃省委提出在张掖地区修建西路军纪念馆,徐向前满怀深情地作了指示:“我的意见可以建一纪念馆,但以力求节约为好。”
徐向前十分怀念那些牺牲的战友,对他们的后代倾注了深沉的爱。有一年,许继慎的儿子许民庆到北京找徐向前,反映家乡没有承认许继慎为烈士,家属也没有享受烈属待遇。徐向前十分关心,当即给安徽省委写信,说明许继慎是“肃反”中被错杀的革命干部,要关照他的后代。当地领导接信后,妥善地作了安排。安徽六安县为许继慎建立了纪念碑,许民庆也得到了应得的照顾。红四方面军三局局长蔡威,是红四方面军无线电通信和侦听工作的创始人,牺牲在长征路上。有人反映,他家乡没有把他定为烈士。徐向前作了批示:“蔡威同志是一位优秀的红军干部,在破译工作方面是有独特建树的,他的遗属理应享受烈属待遇,请中办告福建阅办。”红一师政委李荣桂,在“肃反”中被张国焘错误杀害,在延安开“七大”时已平反昭雪,但“文化大革命”中又被诬为“叛徒”。他的女儿李小坦,因此受牵连。1986年,李小坦致信徐帅,反映了这一情况。徐向前便给林学院组织部门和安徽省委组织部写信,使李荣桂的历史问题获得解决。徐向前常说,对历史问题该证明的一定要证明,我们要对烈士负责,也要对他们的后代负责。
新中国成立后,徐向前时刻关心着革命老区的建设和人民的生活。他先后接待了湖北红安、四川巴中、河南信阳的干部和群众,了解那里的发展和困难。有个年轻干部坦率地汇报了黄安七里坪的情况,说:“那里的人民苦啊!解放这么多年,没有多大变化,缺衣少被的现象很普遍,甚至确有几个人共有一条裤的。一个姓王的人家,全家七口人,只有六个碗!”徐向前听了心情非常沉重,不住地念叨:“解放这么多年,愧对老区人民啊!”一次,当他过生日的时候,有人提出要为他祝寿,他说:“老区有的地方七个人才六个碗呀!我们还过什么生日哟!”
1982年,革命老人陈兰和邓六金到江西、大别山等老革命根据地调研。她们看到了老区的进步,也了解到当地人民存在的实际困难。徐向前看了她们的报告后,向中央写了《关于请关注老区建设的意见》。他建议中央书记处、国务院派人对井冈山、大别山、湘西、四川、陕北等经济上贫穷落后的革命老根据地作些系统的调查,研究制定尽快改变老区面貌的措施。报告提出了四条具体建议。中共中央把他的报告印发给中央、国务院各领导人参考。不久,国务院成立了支援老、少、边、穷地区办公室,统一部署帮助老区人民脱贫的工作。1986年,在北京还召开了开发大别山区的动员大会。
徐向前时刻关心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心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979年9月,他出席了第四届全国运动会闭幕式,并在会上致闭幕词。1988年3月1日,中央电视台建台30周年,他在题词中写道:“电视节目要为十亿人民服务。”他关心着青少年的成长。1988年4月25日,他为共青团十二大题词:“继承发扬革命的优良传统,做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先锋队——祝贺共青团十二大召开。”1989年9月5日,寄语《中国青年》:“让青年在斗争中百炼成钢。”他关心家乡少年儿童的成长。有一次家乡文化站来信,提到正在办“少年之家”。他自己出钱,让秘书买了几百本书,送给了家乡的孩子们。北京黄城根小学曾多次得到徐向前的关怀,他为学校题写了校名。1988年六一儿童节,徐向前亲切接见了校领导及部分学生代表。1990年3月7日,他寄语上海《儿童时代》:“从小树立远大理想。”1990年初春,徐向前得知北京金秋将花团锦簇迎亚运,便让秘书送去一些花籽。
徐帅对街道建设的关心,被传为佳话。他家在20世纪60年代初从史家胡同搬到柳荫街。徐帅虽然身居高位,但始终保持普通人的生活习惯。他每次见到居民委员会的人,总是说:“我也是柳荫街的居民嘛!”他积极支持柳荫街的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他向居委会的同志和柳荫街的驻军干部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把建设新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为重点;二是要着眼于改变人的精神面貌;三是要下工夫搞好失足青少年的转变工作。1983年柳荫街被北京市西城区评为“柳荫军民文明街”,徐向前应邀为柳荫街题写了街名。1988年3月10日,他还为柳荫军民共建题词:“团结互助,兴利除弊——庆祝柳荫共建五周年。”1989年7月22日,接见了北京西城区委、区政府领导,共同商讨军民共建问题。在徐向前的关怀、支持下,柳荫街百分之七十的家庭,被评为“五好家庭”,街上陆续建起了文化站、卫生站、敬老院、残疾儿童寄托所和便民亭、义务存车处等,成为北京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
徐向前元帅画传/江英编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