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边区军事领导人
>
贺龙
>
全文图书
>
贺龙口述自传
湘鄂西的游击战争(下)——打到白区去,还是在洪湖打
刘树发,王小平
关向应同志来洪湖,中央给他的职务有三个:一是三军政委,二是分局委员,三是军分会主席。但夏曦同志实际上只叫他当了三军政委。“四大”以后,三军军部出发,叫他当政委,但不配备政治机关,是光杆儿政委。而且就是任三军政委也是讲了条件的,以孙德清当军参谋长,才叫当的。当时孙德清已经站在夏曦那边,他当参谋长是来监督我同关的。对于不配备政治机关的问题,下面议论纷纷。段德昌同志在新沟咀就说:“没有政治机关,我们的政委怎么工作呀?军长,你和政委以后不大好工作。”我说:“为什么?”段说:“一个是立三路线,一个是旧军人。”关听了此话,很不好过。
“四大”前,部队情绪很坏,意见颇多。不设法打好仗,对提高部队情绪很不利。所以与夏曦争,争取让部队出去打胜仗。我们主张到白区去打,因为苏区没有饭吃,而到襄北则是在陆地上,并且有饭吃,能集中兵力,还可以发动群众,有利条件很多。
反四次“围剿”期间,我带五个团在荆(门)、当(阳)、远(安)消灭了土匪王太、崔二旦部,尔后,回洪湖打新沟咀。打新沟咀时,红二十六团、红二十七团参加,把敌人赶到老新口。我们在这边一堵,消灭了川军范绍增①部。当新沟咀战斗正紧张时,王一鸣跑来问我怎么办,我说坚决打!打胜了。
在敌四次“围剿”的第二阶段,我们建议把主力转到外线去,逼近应城,威胁武汉,敌人一定会撤。这样不仅可以开展襄北的斗争,也可以巩固老区。这时贺炳炎、宋盘铭已在襄北组织了独立团②。但夏曦不同意,他要“寸土必争”,要在洪湖内部打,要段德昌筑碉堡。段德昌一面筑一面笑。为此事,段还受了处分。夏曦同某些地方干部,坚持主张在洪湖打;军队干部则坚决主张出去打。争论了四五天,结果是分兵。
当时,我估计这么一搞定要失败。为什么?
第一,分兵不对头,指挥不统一。实际上大部兵力留在苏区内部,在苏区的都是很能打的队伍。
第二,大搞“肃反”,人人惶恐不安。
第三,真正的反革命、地富分子又进入苏区了。因为这些人有船,就坐船以群众面目渗进来了。
因为有这种估计,所以我在出去时就告诉谷志标③把地图带上。可惜地图后来丢了。如果地图在,我就不会在伏牛山中走一个礼拜了。
在襄北打圈子时没有地图,也不知道洪湖内部的消息。在与敌第五十一师打了上面那一仗后,又转到襄河边接了红七师。后来又会合了夏曦他们,才知道洪湖已经失败。
关于部队的行动,同夏曦很有几次争论。第一次是九师出去打龙王集,是夏曦孤立了才出去的。第二次是打文家墩。第三次是带一部分队伍出来打了石灰桥,消灭了川军一个团。后两次没有关向应同志的支持都不行。
①范绍增:时任川军刘湘部第四师师长。
②由襄北几支游击队组成,后编为红三军二十二团。
③谷志标:时任红三军八师政委。
贺龙口述自传/刘树发,王小平.—郑州:大象出版社,2010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