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军事领导人 > 贺龙 > 全文图书 > 贺龙口述自传
|
湘鄂西的游击战争(下)——部队开进伏牛山 |
刘树发,王小平 |
|
|
红三军在大洪山以北地区发现红四方面军的布告,知道他们已经离开了鄂豫皖苏区到大洪山地区。这时部队就酝酿到何处去的问题。在枣阳王店,召开分局扩大会,夏曦、关向应、宋盘铭和我四人参加。在会上讨论行动方向问题。多数同志主张坚持洪湖苏区,把王炳南独立团改组一下,换一批干部,组织湘鄂西党委,回湘鄂边坚持斗争。少数人主张与红四方面军会师。这两个意见在会上争论不休,到晚上,仓促决定由豫南西进,经陕南回湘鄂边坚持斗争。夏曦的理由是:红四方面军能离开苏区,我们也可以离开,我们到湘鄂边还不是离开苏区,从那里可以再收复洪湖。夏、关、宋就商量如何转法,他们没有胆子,转不过去。这时部队草木皆兵,内部“肃反”,弄得人心惶惶,战斗力已空前削弱。其实部队内哪有那么多反革命,如果有,难道还不打夏、关和我吗?这时,我说:“你们决定,部队我带走。”就这样,我就带着部队翻过桐柏山,由伏牛山西进。 这时,我们没有作战地图,只有一张从教科书上撕下来的小地图,上面只有几个大地名。如果我有一张五万分之一的地图,我们也不走伏牛山绕一个大圈子了。这条路线我只是在大革命时听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政治部主任廖乾吾说过,他是陕南人。在豫西伏牛山,马鸿逵的部队①,一连追了我们七天,到西峡口附近,我把贺炳炎找来说:“非设法打个胜仗不可。”叫他的一个团埋伏在觉春附近一两千公尺远的山口子,打敌人的伏击。结果消灭了一部分敌军,终止了敌人的追击。 部队过了荆紫关,进入陕南。这时武关有刘镇华的一个旅,附近还有陕军两个旅。我们知道红四方面军在漫川关吃了亏,还收容到了一部分掉队人员。我们决定打武关。我对唐赤英、王炳南说:“这是一个考验,一定要打胜,不打胜,我们没法走。”头一天动员,第二天很顺利,只两个小时就打下来了。 过了武关,经过竹林关,从旬阳、安康之间渡过汉水,沿鄂川边南下,到巴东过江。在巴东城休息了一天,就到野三关。这个行军路线是有计划这样走的,因为这时部队没有战斗力了,要避免与敌作战。从陕南过汉水,从巴东过长江,皆比较容易。 ①敌十五路军。 |
|
贺龙口述自传/刘树发,王小平.—郑州:大象出版社,201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