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边区军事领导人
>
贺龙
>
全文图书
>
贺龙口述自传
到华北前线去——近一向行军当中最紧张的一天
刘树发,王小平
因为大炮愈响愈近,愈响愈密,我和秘书跑去侦察科探听消息。探听结果,据说,除了饶阳一股敌人而外,窝北和义门都有敌人同时出动。而且河间、献县的敌人,都在一两日内大量增加起来。毫无疑义,残酷的“扫荡”又开始了。
吕汗陷落的时候,我们正在吃午饭。一个参谋跑来见贺龙同志,说是敌人已经在造桥了。但是这个紧急报告于他似乎毫无影响,他依旧吃着饭,俏皮似的说道:
“是呀,造起桥他们才好过来呀。”
“没有什么话要说吗?”停停,对方就又忍不住追问了一句。
“没有了,你走你的吧。”
而当那个显得有些紧张,有些莫名其妙的同志刚才转过身去的时候,他又望着我笑起来。
“同志!你看,敌人对我们的兴趣真不小呢。”
他的态度使我发生一种奇怪感觉,而且,不知道为什么,我也跟着他丢心落意地笑了。
其实在此后一天不断的行军当中,他的态度都是很随便的,好像一个习惯于惊涛骇浪,而又喜欢同惊涛骇浪搏斗的舟子一样。甚至连上一次匆促应付敌人进攻那种稍微的不安也没有了。虽然情势上这一次还要险恶得多。因为几天以后我们才弄清楚,敌人的进攻一共是十路,人数在两万左右,妄想用最大的挣扎把我们的主力,也就是一二〇师的部队,驱逐向平汉路西边去。
在这十天当中,在一个地方停留上24个钟头的事是没有的。早晨开到,夜半或者傍晚,就又得走路了。有两处地方,我们恰从东头开走,敌人便从西头进了村子,仿佛换防一样。经常听到的是大炮声和机枪声。许多马夫之类的杂务人员,一到宿营地就躺下打起鼾来。然而贺龙同志却依旧是坚定而愉快的,有时甚至使我这样的人失掉了那种对于战争的任何恐怖感觉。
在对敌人继续进行反“扫荡”的第四天上,我们驻扎的地点是卧佛堂,十里外的石马正在进行战斗;然而,贺龙同志却忽然想起要同冀中行署比赛篮球的事,并且兴趣似乎很大。
“一定要注意啊!”他悄声地叮咛着我们,“看哪一个打得好,你们就把他拖过来!”
他随即孩子气地大声笑了起来,解释道:
“你们不清楚,我们还输给赵承绶几个球呢!将来一定要组织人捞回来才想得过!……”
然而,随便的是他的态度,对于工作,他却认真而又严肃。每每经过一处驻有队伍的地方,他都要停留一阵,亲自给他们一番指示。而在到达宿营地以后,因为一夜的行军,大家都睡觉了,他却还要同别的领导人忙着军事上的布置。而且不仅限于附近的直属部队,全冀中的部队的行动,都得取决于指挥部。这是因为在那广大的平原上,几乎无时不在进行战斗的缘故。
是到青塔的早上。我们正在卸行李,他从司令部里走出来了。眼睛有点枯燥,炯炯发光,比平常射人。脸上带着一种病态的红晕。那个短小精悍的七一六团团长走在前面,离他有一两步远,推着自行车,一面不时地侧转脸去倾听他的嘱咐。
当走到第三个门道边的时候,贺龙同志停下来,继续沉着而分明地说道:
“不要理他的!你回去就催他们弄饭,吃了就睡!”
那个渔人出身的青年干部离开他已经相当远了,而他又从后面着力地加上一句:
“没有命令无论如何不许动啊,——黄新廷①!”
他决然地退回去了。
当我死尸似的睡了一觉醒来的时候,又忽然发觉他屹然不动地出现在我们的房门前。衔着烟斗,摊开两手撑住门枋。他不声不响地打量着我们的房子,悠闲自得的,好像房主人那些积满尘埃的家具,以及同伴们的睡相,使他十分发生兴趣。而他的行动立刻引起我一种极不平凡的感觉。
我翻身起来,出奇地望着他。可能我的神情有些可笑,他对我眨眨眼睛,带着一种打趣的口气说道:
“快好生睡你的吧!”
于是一转身又走掉了。
到了傍晚出发的时候,我这才弄清楚,这一天是我们近一向行军当中最紧张的一天。我们周围四五个地方都有敌人,最近的一处是梁会村,离青塔只有5里路。而且,当我正在酣睡的时候,敌人曾经对青塔轰过四五十响大炮。然而,因为部队的镇静,封锁消息的敏捷严密,随后敌人却又莫名其妙地转移开了。
①黄新廷:时任第一二〇师第三五八旅第七一六团团长。
贺龙口述自传/刘树发,王小平.—郑州:大象出版社,2010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