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军事领导人 > 郭洪涛 > 全文图书 > 郭洪涛回忆录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十五、出席协会第四届理事会会议,并讲话
郭洪涛著

  1996年12月17日至19日,协会召开第四届理事会议。会议的主题是:贯彻中共中央十四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讨论我国交通产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总结第三届理事会的工作,修改协会章程,推选协会新的领导成员。会议听取、审议并批准了王德荣同志代表第三届理事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和雷汀同志所作的关于修改协会章程的报告。薄一波同志和张劲夫同志分别给全体理事发来了贺信。会议得到了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的支持。铁道部、交通部、邮电部、民航总局、石油天然气管道局和总后军事交通运输部的领导同志分别就运输、邮电行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作了重要讲话。北京铁路局、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邮政总局、上海市和海南省交通运输协会的代表作了大会发言,介绍了改革开放的情况,交流了工作经验。钱永昌同志作了总结发言。
  薄一波同志在贺信中指出:“‘八五’是我国交通产业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一个时期,交通运输与邮电通信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改革走向深入,成效显著,有力地支撑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交通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是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产业,需要继续加大发展力度,才能逐步适应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现在国家已确定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这是我国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的跨世纪蓝图,是组织和动员全国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行动纲领。”“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是一个行业组织,成立以来特别是第三届理事会期间,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希望继续努力,协助、配合有关部门、地方、企业,为实现《纲要》对运输与邮电通信所提出的各项任务,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今后十五年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振兴的关键时期。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第四届理事会要制定相应的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努力把工作做好。”
  张劲夫同志在贺信中指出:“今后十五年,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振兴的关键时间,既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又关系到在什么样基础上开始走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在这个世纪交接的重要时期,我国交通产业的发展。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我们交通运输协会要不断总结经验,继续发挥参谋、咨询、桥梁、纽带作用,更好为政府、为行业、为企业、为社会服务;要积极探索、不断前进,随着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逐步把协会建设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中介组织,为促进交通产业的发展和改革做出新的贡献。”
  本届理事会由432名理事组成,推举张劲夫同志继续为协会名誉会长;选举我继续担任会长;选举叶青、石万鹏、孙永福、刘松金、林金泉、鲍培德、陈吉庆、苏杰、钱永昌、俞国栋、王德荣、郭浩、卢希龄、雷汀等同志为副会长。钱永昌、俞国栋同志为常务副会长、王德荣同志兼秘书长。聘请马洪、叶林、左建昌、成安玉、刘居英、李伦、李清、郭建(女)、陶琦、张福禄、胡逸洲、岳志坚、梅行、彭德清、廖诗权等15位同志为顾问。选举205名常务理事组成常务理事会。
  在会议开始时,我作了题为《促进交通产业的发展和改革》的讲话,主要讲了以下几点内容。
  第一点,“八五”时期,我国交通产业的发展和改革取得巨大成就。
  “八五”是我国交通产业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一个时期,交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改革走向深入,完成了快速增长的客货运输量和邮电业务总量,有力地支撑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认为取得这些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一)有关部门和地方对交通产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基本取得了共识,对交通产业的发展和改革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支持。(二)党和政府对交通产业的发展和改革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扶持政策,使“八五”时期用于交通、邮电国有单位固定资产的投资所占比重达到18.9%。(三)坚持了改革开放的方针,贯彻执行“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层负责、联合建设”的规定,广泛筹措内资、外资,调动了中央、地方、部门、企业合资建设交通设施的积极性。(四)交通战线870万职工的辛勤努力。这些重要经验,在今后要继续坚持下去,以保持这个良好的发展势头。
  第二点,我国交通产业面临的形势仍然严峻,任务十分繁重。
  对我国交通产业面临的形势,要有一个基本的估计。回顾“八五”期间,前三年由于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运输、通信需求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交通紧张状况非常突出;后两年国家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对交通的需求增长有所趋缓,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但是我认为,这是一种暂时现象。我国的交通产业总体能力不足的局面还未根本扭转,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是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产业。那种以为运输、邮电这个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已经缓解,可以放慢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想法,是没有根据的。在“九五”时期以至2010年,还要下大力气,继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综合运输能力和综合通信能力,才能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三点,交通产业的发展和改革,关键在于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
  党中央、国务院指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英明决策,为我国交通产业的发展和改革指明了方向。
  我国交通产业如何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需要认真研究。我认为:
  首先,交通产业要根据其特点来实行两个根本性的转变。交通产业是发展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基础,国家的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交通产业与工业等产业一样具有共性,所以如果置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外,仍按计划经济体制行事,是不可设想的,也是行不通的。但是,由于交通产业是公共服务设施,它全方位、多层次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交通基础设施具有全国性、区域性和网络性,既高度集中,又高度分散;运输、通信业的产品不具实物形态,不能储备和调剂,能力也不能向异地转移;而且就总体而言,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里,运输、通信能力都是短缺型的。因此,交通产业的发展和改革又不能完全与工业的发展和改革采取同一个模式,而要根据交通产业的特点进行。
  其次,如何推进交通产业的两个根本性转变,我从两个方面作了讲述。
  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方面,我认为需要做好这样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把交通纳入社会主义市场体系。首先要树立发展大生产、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必须以发展大交通为前提的观念,把运输、通信市场的建设纳入全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二)要加快体制改革步伐。交通各部门要实行政企分开,使企业有独立自主的经营权。要结合交通行业实际,还要区别行业内部各种运输、通信方式的实际,理顺产权关系,改革运输业和通信业的管理体制;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面向市场,优化结构,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
  (三)要改革运输价格和邮电基本资费的管理体制,逐步解决客货运价和邮电资费水平偏低,集中管理较多,价格形式单一,比价关系不尽合理等问题,建立能够调节运输、通信供求关系,合理使用运输、通信能力,提高运输、通信企业效益和效率,促进优化运输、通信结构的价格体系。
  (四)国家要通过经济的、行政的和法律的手段,支持和加强对交通事业的领导,引导交通产业和基础设施健康、有序地发展。
  (五)运输、邮电企业要切实加强和改进管理。向管理要效率、要效益。
  在实现交通产业转变增长方式方面,要着重考虑:
  (一)发展交通要兼顾内涵和外延,正确处理好两者关系。在继续扩大运输网和通信网的同时,大力加强对既有运输网和通信网的技术改造,合理配置和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点和优势,建成一个总体规模适度、结构优化、布局合理、技术先进、优质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和信息传播体系。
  (二)优化资源配置,改善运输布局。除继续强化东部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外,需要加强中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三)大力发展集装箱、散装、冷藏运输及其专用设备,积极推进联合运输和运输代理制。
  (四)十分注意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采用。
  交通产业实行两个根本性的转变势在必行,尽管难度很大,只要转变观念,循序而进,是一定能够做到的。
  第四点,交通产业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交通产业在加快发展和改革、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要切实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运输、邮电企业是为人民群众和广大用户服务的,面向社会,涉及千家万户,处于精神文明建设的第一线,这是交通行业本身特点所决定的。特别是旅客运输,直接与人打交道,更要努力做到安全、舒适、便利、快捷,大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我们交通战线的全体从业人员要认真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努力执行邓小平同志关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坚决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提高职业道德和文化素质,从社会主义交通事业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这个根本宗旨出发,认真做好承诺制,把交通产业的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向前进。最近,运输、邮电各部门,正在开展以“为人民服务、树行业新风”为主题的创精神文明服务样板活动和改进服务的一系列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将能带动全行业精神文明建设。
  最后,我对加强和改进协会工作讲了点意见:一是加强调查研究;二是加强学习;三是加强协会自身建设。同时,希望继续得到国家计委、运输和通信各主管部门的关怀和支持;希望各企业的领导同志对协会工作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郭洪涛回忆录/郭洪涛著.—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1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