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军事领导人 > 郭洪涛 > 全文图书 > 郭洪涛回忆录
|
十六、出席协会中心城市委员会第四次代表会议,并讲话 |
郭洪涛著 |
|
|
1998年7月,协会中心城市委员会在合肥市召开了第四次代表会议。我在会上讲话,充分肯定了中心城市委员会成立12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并对以下三个问题讲了自己的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关于保持1998年国民经济增长速度8%的问题 按照党中央的部署,1998年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要保持8%。这是关系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有力支持香港的繁荣稳定,同时也有利于亚洲、世界经济稳定的大问题。因此,要力争保持8%的发展速度。当然,由于形势的变化,能完成接近8%的增长速度也是很不错的。大家知道,由于受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日元贬值的影响,1998年我国外贸出口的增长形势有新的变化,国民经济的发展将主要地立足于国内市场。为此,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若干方面的重要措施。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调整投资结构,重点增加农林水利、铁路、公路、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这样,既可扩大国内需求,带动钢铁、机械、电子、建材等工业的发展,还能吸收更多的劳动力,缓解就业压力问题。尤其是加快铁路、公路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促进国土资源的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建立,以及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了解,在铁路方面,2000年以前除加快已开工建设的铁路外,要加强西部地区铁路建设,要基本建成东北至长江三角洲的东部沿海大通道。加快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的前期准备,争取在2000年开工;加强东西向铁路建设,改善铁路网结构,要建设青藏铁路、西安至上海铁路等线;还要对主要客运干线进行提速改造,建设不同等级的高速铁路,在繁忙路段建设准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高速铁路客运专用线和不同等级的重载列车铁路;注意发挥地方积极性,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地方铁路,预计“九五”期间铁路投资比“八五”会有较多的增加。1998年铁路建设投资由原计划的360亿元增加到450亿元。 在公路方面,“九五”后三年主要是加快同江至三亚、北京至珠海、重庆至北海和上海至成都、连云港至霍尔果斯这五条“三纵两横”国道主干线的建设;以及北京到沈阳、北京至上海这两条主要干线的建设;还要提高现有公路网的等级和质量,提高乡村公路的通达深度,以及加快车流量密度大的路段建设。“九五”后三年公路建设投资规模和新增通车里程将比“八五”有明显增加。1998年的公路投资规模比原计划增加30%,即由1200亿元增加到1600亿元。 在通信方面,“九五”后三年重点发展有线电话、移动通信和信息基础设施。到2000年电话普及率由原规划的10%增加到13%;电话交换机总容量由原规划的1.74亿门增加到1.9亿门。1998年计划投资可能达到1520亿元。 因此,我们必须看到国民经济的全局,必须看到交通发展和改革出现的大好形势,希望各地交通界的同志们,尤其是我们各中心城市交通运输协会的同志们,大家要珍惜这个机遇,努力奋斗,以迎接国民经济更上一个新台阶,争取交通先行一步。 (二)关于城市交通问题 城市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城市交通问题,日趋突出,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纵观国内和国外城市交通的情况,我感到有必要大力提倡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包括地下的、地上的和高架的轻轨列车和快速轨道列车,而且地下的和地上的轻轨列车要相连接。值得注意的是现在越是经济发达的国家,越是小汽车普及率高的城市,他们越是努力发展轨道交通。这是因为轨道交通运力大、污染小、速度快、安全性高。同时轨道交通可以是地面的、可以是高架的、可以是地下的,也可以一部分走地面、一部分走地下或一部分走高架。我认为像我们国家的许多城市,由于人口多,100万人以上的城市已近40个,还有增加的趋势,少数特大城市需要建设地下铁道,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也应该提倡发展高架铁路和地上轻轨铁路,这是投资少、成效大的一条出路。但需要我们在认识上有一个转变,改变现在要么一味修城市道路(这是需要的),要么热衷于修地铁。我很担心,目前我国许多城市都在进行全面的城市改造和市政建设,计划并正在修建许多新的立交桥、高架路和高楼大厦等,如果等到这些都建设好了,再回头来规划和修建轨道交通,势必增大资金投入,还会干扰城市的正常运转,不利于城市长远发展,这是“事倍功半”,希望能早为之计,尽量避免。 但是,由于体制上的原因,我国城市内的交通和市外交通现在是分头发展、分头管理。应该说,城市交通是综合运输体系中的枢纽。在发达国家普遍采取统筹规划,普遍重视城市综合运输枢纽的建设。他们的城市道路、城市轨道交通和水、陆、空港站互相衔接、运力协调,特别是城市的运输枢纽往往是立体建筑,旅客不必出站,就可以换乘,大大减少了换乘时间,方便市民日常出行,也减轻了城市道路的压力。相比之下,像新建的北京新客站的缺陷就十分明显,很难称得上符合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枢纽。 建议各中心城市交通运输协会,要关心城市交通问题,尤其要加强同城建部门的联系,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关心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共同为促进城市内外交通结合、协调发展,为缓解城市交通问题作出努力。 (三)关于建立物流信息网络问题 这个问题三届中心城市委员会曾经酝酿过,但工作没有开展。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会长办公会议对建立全国性物流信息网络问题也议论过,现在准备抓紧筹备。我希望这一届中心城市委员会不要等待,有条件的城市交通运输协会可以组织起来,联合起来,先试行,再逐步扩大。最近听说,南京市交通运输协会正在抓这件事。希望这次会上,南京市交通运输协会讲一下他们的做法和经验,供大家参考。 建立物流信息网络是为货主、市场、运输企业服务的一件很有效益的实事。信息源来自货主和运输企业,现在有车无货、有货无车的情况并存。因此,一定要和他们取得密切联系,确实掌握货物品种、数量和运输目的地,也就是流量、流向,以及对运输的时间和质量要求,还要掌握运输企业的运输能力,包括本地和外来的运输能力。中心城市委员会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加强各城市交通运输协会间的协作配合,互通信息,开展城市间双向或多向的运输服务,提高货物投放市场的时效和减少运输工具回程的空驶率。这项活动可以先从公路货运开始,逐步向水路、铁路、航空货运拓展。我认为这项工作开展以后,会得到货主和运输企业的欢迎。此外,提供有效信息,实行有偿服务,还会增加中心城市委员会和各城市交通运输协会的服务收入。当然,筹备建立物流信息网络,还是需要有一定投入的。同时对信息网络的管理和服务,要有一套科学的有序的规章制度。希望新一届中心城市委员会能促进这件事的开展。我们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准备进行这方面的工作,愿和大家一道,共同来做这项工作。 此外,希望同志们要关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问题。按照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的“抓好大的、放活小的”精神,特别关注国有小企业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方面的经验,进行总结和交流,积极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步伐。 |
|
郭洪涛回忆录/郭洪涛著.—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