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唐诗的小学生

  汪锋接受了四年私塾启蒙教化之后,刚满十周岁的他,便入漫道小学就读。漫道小学名义上是个国民小学,实际上也是私塾性质的。校址设在距离汪锋家一里路外的漫道村一座寺庙内,此庙有20多间庙产,几位僧人,当地人称漫道庵或漫道庙。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过庙会,这里便聚集来四乡八村成千上万男女老少,烧香拜佛,祈求平安,一连多日,热闹非凡。汪锋在这里前前后后就读了五个年头。在四年多的私塾小学期间,汪锋读过“四书”、“五经”、《朱柏庐治家格言》、《古文观止》等,学过联句、诗赋,作八股文,习摹颜、柳书体。在漫道小学,汪锋遇到了他的第二位恩师李和府。

  李老师是位绅士,是当地的一个大财东,他学识渊博,能诗善文,深谙词诗韵律。受教于李老师,汪锋感到最大的收获是李老师教他学习古典诗词。

  自古以来,景色秀美、人文蔚兴的玉山蓝水,令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心醉神驰,倾之仰止。他们抱着不同的社会经历和人生心态,以各自独特的艺术感受和写作匠心,或即兴感怀,或吊古咏叹,倾情描绘了蓝田这块土地上的万种风情,其中讴歌蓝田佳山胜水、美玉奇石、道观寺庙、田园风光、关隘汤泉、人文古迹的诗篇,华章璀璨,脍炙人口。名篇佳句世代流传,集结成册,卷帙恢宏。据不完全统计,历史上有一百二三十位著名诗人在蓝田留下了500余首诗作。这些诗人,几乎包括了唐宋以来的所有名家,其中出自唐宋八大家的就有五位,他们是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轼和欧阳修。还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以及白居易、张九龄、孟浩然、王昌龄、岑参、钱起、韦应物、刘禹锡、杜牧、李商隐、贾岛、司马光等。一个区区小县,居然使历史上上百位著名诗人纷至沓来,把酒高歌,题吟唱咏,实属罕见。

  李和府老师以这些诗词大家在蓝田留下的佳作为教材,给学生们讲解古典诗词的由来和特点,讲解各类诗词的格式和韵律,一首一首地教授学生学习古典诗词。据汪锋讲,他跟李老师学习的第一首唐诗是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晚年的汪锋,还十分清晰地记得他第一次跟李老师学习王维这首诗的情景:那是在漫道私塾小学第一学年下半学期,刚刚过了中秋节,漫山遍岭绿、红、黄色的树叶,层层叠叠交织在一起,似花似火,宛若霞云。一天上午,刚上课,李老师便把这首诗用粉笔写在黑板上,向同学们宣布,从今天起,我们开始学习古典诗词。接着他用教鞭指着黑板,一句一句地把这首诗诵读了三遍,稍作字面解释后,向同学们讲了一大段话,其大意是:这首诗是唐朝王维写的,王维是唐玄宗时期的一位大官,还是一位大诗人、画家和音乐家,也是一位佛教信徒。中年的王维,官场失意,消极厌世,来到咱们蓝田县城南40多里的辋川河谷地带,把唐初大诗人宋之问的破旧别墅重新改建营造,建成了一个绵延30里的自然园林,人称辋川别墅。王维在辋川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寄情于山水田园和佛教禅理,以求精神上的解脱,前后长达整整20年时间。在这里,他写下了大量诗作,留传下来的100余首,结为《辋川集》。王维隐居在山水如画的辋川,写的诗也似一张张山水画,人们称他为山水诗人,《山居秋暝》这首诗,就是他呈现给人们的一张辋川以至整个终南山黄昏一场秋雨过后的自然风光图。经李老师这么一讲,学生们便开始对学习王维的诗产生了十分浓厚的情趣,因为诗中写的都是蓝田家乡的山山水水。

  汪锋跟李老师学习的第二首诗是《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汪锋清楚地记得,学习这首诗时,李老师给同学们讲道:王维营造的辋川自然园林有二十景,鹿柴这一景实际上是用酷像鹿角一样的树枝营造成的栅栏篱笆。王维一景一诗,大都是五言诗,结为《辋川二十咏》,《鹿柴》是第五首。王维还把这二十景画在辋川清源寺的墙壁上,制五言诗一首,诗名为《题辋川图》。《辋川集》和《辋川二十咏》使辋川名扬天下。学习《鹿柴》一诗后,李老师又把《辋川二十咏》的其余十九首做字面解释,让同学们都一一背诵下来。

  李老师为何要先从讲授王维的诗作开始呢?汪锋认为,这可能是李老师考虑到王维比起其他诗人在蓝田隐居时间长,留下的诗篇最多,更富有地域特点,而且绝大多数为五言诗,比较短小,通俗易懂,便于理解,读起来朗朗上口,音乐感强,易记好背,适合初学者学习。

  一开始,同学们对学习古典诗词之所以产生十分浓厚的兴趣,这得益于李老师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汪锋回忆说:每学习一首诗词,李老师都会把这首诗词当作一个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学生们。1986年秋,汪锋曾给来访者谈起学习韩愈《左迁至蓝关和侄孙湘》这首诗的情景: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一场大雪过后,教室里燃烧着几盆木炭火,一尺多长的冰凌挂在屋檐下,穿着棉袍戴着毡礼帽的李老师,坐在课堂前,面对着我们二年级八九个同学,先领着大家把韩愈这首诗一句一句地朗读了两遍。接着李老师便讲述了这样一个历史故事:唐朝有个大诗人叫韩愈,河南南阳人,祖籍是河北昌黎,人们也称他为韩昌黎。韩愈自小聪明好学,25岁中了进士,和王维一样,也当过唐朝的大官,也是个大文学家,不过他比王维小67岁。唐玄宗李隆基的曾孙唐德宗李适即位后,先后发生了两次军队哗变,占领长安,德宗皇帝先后逃至奉天(乾县)、汉中。回京后,又在长安实行宫市,加征茶叶等税,勒索地方进奉。天旱人饥,社会混乱,韩愈上表朝廷,谏请减免长安一带灾民徭役赋税,不料触怒德宗皇帝和权臣,韩愈由监察御史贬为广东阳山县令,赶出京城。过了十多年,德宗长孙唐宪宗李纯即位,韩愈被召回京城任过太子右庶子、迁刑部侍郎等职。可是,唐宪宗笃信佛法,临死前一年的正月,在京城长安大张旗鼓地倾城而出,将法门寺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迎进长安宫中供奉。三天后,把佛骨又依次送往长安各寺庙供奉。于是,满城王公、百姓奔走施舍,以尊佛崇法搞迷信活动。韩愈一向“崇儒倡道”,反对佛法,便上表宪宗皇帝,谏阻迎佛骨进宫,表中列举自东汉以来,帝王奉佛,其结果是乱亡相继,年寿不长,国无宁日的桩桩史实,力劝宪宗皇帝烧弃佛骨。正在佛事兴头上的宪宗皇帝阅表后勃然大怒,要处韩愈以死刑,后经许多大臣、好友说情相劝,才改贬为广东潮州刺史。韩愈在贬谪途中,侄孙韩湘前来相送。时值春寒料峭,大雪纷飞,厚厚的积雪已经拥塞了蓝关古道。韩愈去路遭阻,归宿难料,忍饥受冻,心情惆怅,愤愤不平,难道就为一张朝奏,把我贬谪到八千里之外?!写下了“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的有名诗句,向侄孙倾诉了远谪潮州生死难卜的凄恻心情。不过,一年后,唐宪宗被宦官潜入宫中谋杀,宪宗的三子穆宗李恒即位,韩愈又复职回朝。四年后去世。汪锋说:李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同学们听得如醉如痴,其诗意、诗境、诗情、诗景全呈现在同学们面前。

  在汪锋的印象中,在两年多时间里,李老师这样认真负责,详细而风趣地给学生们讲授诗词有30余首。还有30余首只是作了简单释疑。这60余首诗词同学们都按照李老师的要求达到会背诵、默写、会讲其意的程度。汪锋说自己跟李老师学习了两年半时间,背诵80余首古典诗词。要不是李老师早早离校,他会背诵更多的诗词。

  汪锋跟李老师一首一首地学习古典诗词的同时,还学习了五言、七言、绝句、长短句等律诗分类及诗中的颔联、颈联及押韵、对仗等基础知识,按照诗词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初学吟咏了几首儿童诗。

  汪锋曾十分谦虚地说,我对诗词非常喜爱,但历来没有深入探讨和研究,只是有感而发,咏志抒怀。汪锋得益于小学时期对学习古典诗词产生的浓厚兴趣和打下的基础,几十年间,不管是在白色恐怖时期的隐蔽战线上,还是在炮火连天的战斗间隙;不论是面对极左思潮,身处逆境,还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一直坚持不懈,笔耕不辍,激情不泯,咏志抒怀,写下了300余首歌颂党、歌颂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歌颂改革开放、歌颂家乡山水的诗篇,几乎把自己一生所经历的每个重大事件、每次重要战斗、每次旅游经历,都用诗词记录了下来。

  汪锋喜爱诗词的程度,从他的大儿子王光若的口述中可见一斑:“抗日战争时期最艰苦的1942年,我那时九岁,父亲通过地下党王国和吴伯畅两位叔叔,把我从家乡秘密接到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所在地马栏。到了父亲身边,我才知道他爱写诗。1951年,我从北京参军,驻防青岛海军基地。父亲先后在北京、宁夏、甘肃等地工作。父亲给我的来信,多有诗词夹写其中,我也常会以诗为信汇报工作,问候父亲。十年动乱,为避迫害,父亲的来信和诗稿,连同我的近20本日记付之一炬,化为灰烬,唯有父亲1963年4月13日从兰州写给我的一首《清平乐》,我步韵和父亲这首词写的《调寄<清平乐>》严密收藏,严密到连自己多年也未能找到的地步。庆幸的是,20多年后总算找到了,却过了父亲《诗词选集》出版的时间,未能收入,实属遗憾。”在这里,我们不妨把他父子俩从未发表过的两首诗词提供给读者共飨。汪锋的原词《清平乐》:

  昔日寒风,固侵玉门关。今日阳光映祁连,万紫千红无边。红旗飘扬遮天,群英奋发争先。戈壁滩上广阔,创建锦绣河山。

  儿子王光若的步韵《调寄<清平乐>》:

  兰州青岛,父子各守关,惟有书信常相连,悠悠思念无边。职责虽分壤天,为民竞业争先。待到花开结果,佳音拜投祁山。

  汪锋喜爱诗词,有时和儿女们一起吟诗、赋词,评品诗作,有时也会各持己见,争得脸红脖子粗。1979年6月,汪锋一次出国访问临行前夕,在家中与儿子王光若为古典诗词与新自由诗在韵律运用上的不同观点展开一场争辩,父子二人谁也说服不了谁。王光若以一首《律辩》记录下当时争辩无果的惆怅心情:

  父出辞儿女,谈诗辩律雄。

  古音崇古调,今韵颂今风。

  诲诲无厌意,哓哓不苟同。

  分别争未了,惆怅望长空。

  汪锋喜爱诗词,也结交了许多诗友,其中包括像董必武、叶剑英、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还有像臧克家、赵朴初、启功等一些诗词大家。

  汪锋喜好写诗,却不大注意保留诗稿,随写随丢,或把诗稿夹在书籍、文件、材料、报刊中不再理会。特别是战争年代,随时行军转移,诗稿大多丢弃;十年浩劫时几次被抄家,诗词被当作“罪证”没收、毁弃,大量诗稿散失无着。1988年10月,《汪锋诗词选集》正式出版时,仅仅收集到190余首。赵朴初、启功两位诗友分别以诗作序和题跋,足以证明他们之间的诗友情谊至深。

出处:

秦岭之子:汪锋革命传奇/许发宏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