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锋读完四年多私塾小学,因和继母发生了一次口角,便偷偷离家出走,孤身一人去了国民军二军南路军第三混成旅当兵闯荡,一去就是五六个月,返回家时,已到了1926年秋初。回到家中的汪锋,开始了放牛放羊的牧童生活。其间,还借来一些有关中医基础知识的书籍,一边苦读,一边请教当地的老中医,心想日后当个乡村郎中,悬壶济世。后来,汪锋在回忆起少年时期的这段经历时曾写下了“幼年放牧东山阳,掘蓣采芹拌菜汤”、“寒窗攻五经,学医游四方”这样的诗句。
16岁的汪锋,并不甘心于成天与老牛做伴的牧童生活,也不是非走学医谋生的道路不成,他有他的志趣,他有他的追求与向往。正值学龄时期的他,想去县城读书,家境贫穷,不得不放弃。他想去西安闯荡,奶奶、父亲和叔父都不放心,一再阻挠。他还想南越秦岭,下武关,出荆紫关到河南、武汉去见见世面,后又觉得路途遥远,举目无亲,只好作罢。在条条出路都走不通的情况下,汪锋只好暂且忍耐,继续与老黄牛做伴,以待时机。
这年4月上旬,正值清明节前后,大地染上一层绿色,繁花似锦,蝶飞蜂舞,人们正沉浸在春意盎然的世界里。可是,谁也没有料到一场战乱顷刻间降临到头上。河南直系军阀刘镇华,纠集八万之众,沿着西(安)豫大道,自东而来,闯入潼关,一路烧杀抢掠,涂炭关中平原,围攻西安。这是刘镇华第二次入陕。
刘镇华是豫西土著武装的首领,因地近嵩山,故名镇嵩军。这股地方武装,向来土匪成性,作恶多端,天怒人怨。刘镇华起初投靠袁世凯,袁死后又依附皖系军阀段祺瑞,第一次入陕援助段在陕西的代理人陈树藩,当上陕西省省长。1920年,刘镇华又投靠直系军阀曹锟,当了陕西督军兼省长。1925年4月,所部憨玉琨与国民军二军胡景翼争战河南,刘镇华率部出陕助憨,不料被胡打败,逃亡山西。后来,直系军阀吴佩孚又委任刘镇华为讨贼联军陕甘总司令,由晋返豫,招揽旧部,重整旗鼓,出兵围困西安,企图复辟他昔日在陕的宝座。
刘镇华率镇嵩军卷土重来,后方司令部和两个旅曾一度驻扎在蓝田,其中一部就驻扎在汪锋的家乡玉山镇地区附近。匪军催粮要款,拉丁拉夫,宰杀群众牛羊,无恶不作,蓝田人民深受其害,苦不堪言,汪锋和家乡人民群众一样,看在眼里,恨在心头。
这年8月,中共西安地委派出一批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秘密出城,前往西安郊县一些农村,组织和发动群众,配合杨虎城、李虎臣、卫定一等陕军将领和西安全城军民开展反围城斗争,这就是有名的“二虎守长安”。共产党员张含辉、侯德普来到蓝田,在巩村小学与赵伯平、胡子祺等人组织蓝田白鹿塬地区农民群众,捣毁了刘镇华设在狄寨的粮台,将粮、钱、物分发给穷苦农民,给了刘镇华沉重一击,鼓舞了蓝田人民群众的斗志。
不久,共产党员陈子敬、王敬夫也分别由西安、华县回到蓝田,在焦岱、汤峪和汪锋家乡玉山地区组织农民抗粮、抗捐,支援反围城斗争。
王敬夫,又名王九思,蓝田党组织创建人之一,陕西地区马克思主义传播最早的华县咸林中学学生,大汪锋七岁,漫道村人,和汪锋家村连村。两个王家是很要好的乡邻,互帮互衬,关系非同一般。汪锋的父亲是个快人快语的“直杠子”、“热闹人”,喜爱说笑打趣,有时正话反说、反话正说,话语里经常透着风趣和幽默。他深谙世道,关心外面的世事,善交朋友,比起村中一般人,消息比较灵通,在群众中具有一定的号召力。汪锋父亲是王敬夫革命活动的积极支持者、拥护者。王敬夫也常来汪锋家,有时与父亲和几个伯父、叔父谈论至深夜。王敬夫听说汪锋学习唐诗很有成绩,甚为赞赏。
11月下旬,冯玉祥所率国民军联军从塞外的五原到达西安,解除了镇嵩军对西安古城八个月之久的围困。
在国民军联军的打击下,刘镇华的镇嵩军从西安东郊溃败下来,一路豕奔,一部途经汪锋家乡附近青峪时,王敬夫和山王村猎户王兴槐带领众猎户进行截击。兵败如山倒,一个营的匪军闻风丧胆,丢下上百支枪械只管逃命。这些武器为后来建立农民自卫武装奠定了基础。
西安解围后,中共陕西党团联席会议在西安成立,这是陕西临时性的党团最高指导机关。西安解围后的1927年1月,以于右任为首的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部也在西安成立,它是在国共合作基础上,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陕西地方临时军政府,从此,陕西地区出现了空前大好的国共合作新局面。党团联席会议负责人黄平万,选派刚从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六期学习归来的学员刘友珊,以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部特派员的身份前往蓝田,指导这里的农民运动。刘友珊在汪锋的家乡玉山镇一带,同王敬夫、王兴槐等一起动员许家庙贫苦农民组织农民协会,建立农民武装,汪锋和父亲都成为活动骨干分子。不久,许家庙山王村成立了蓝田县第一个农民协会,还成立了100余人的农民自卫队,由王兴槐担任队长,王兴槐、王敬夫分别担任山王村农协会正副主任。自卫队凭借着从刘镇华败军手里缴获的上百支枪械,威风凛凛,大长了贫苦农民的志气。汪锋父亲成了山王村农民协会第一批会员,汪锋参加了农民自卫队,凭借他五六个月的军队生活经历,当了一段时间农民自卫队军事小教练。十七八岁的汪锋开始踏上了农民运动的风口浪尖,接受大革命的洗礼。
1月13日,蓝田县农民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200多位农民代表和300余位各界群众、县府官员集会在一起。汪锋和山王村农民协会、农民自卫队部分成员奔波几十里,走进县城,出席大会,听取了大会主席刘友珊关于开展农民运动的主题报告,几位农民代表也相继发了言。特别是刘友珊所讲的两点,给汪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受到极大的鼓舞。一点是介绍了北伐军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雄壮口号声中于去年7月9日挥师北上,五个月之内连克长沙、武汉、南昌、九江、福州,正在向东向北挺进。另一点是介绍了广州“农讲所”的老师毛润之所说的“农民运动好得很”,称赞“农民是革命的最可靠的同盟军”,要“唤起千百万农民起来革命”,汪锋感到十分新鲜,这也是汪锋平生第一次听到毛润之即毛泽东这个人物。
3月17日,汪锋所在的蓝田县第二区农民协会在许家庙街成立,汪锋和父亲以及山王村农民协会、农民自卫队的全体成员出席了大会。
紧接着,国民党陕西省临时省党部派出两个执行委员来到蓝田,他俩都是共产党员。一个是省党部农民部部长张含辉,另一个是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部政治部保卫部部长史可轩。他俩来到蓝田,协助建立了国民党蓝田县党部,从此蓝田县共产党人以国民党县党部的名义开始领导蓝田县农民运动。3月中旬,中共陕甘区执行委员会在西安成立,做出了《陕甘区目前工作计划》的决议,提出了共产党员要“到农民中去”的口号,强调“陕西最重要的工作为农民运动”。不久,又成立了陕西省农民运动委员会和陕西省农民协会筹备处,以加强对全省农民运动的领导。省农协会筹备处派遣蓝田籍共产党员侯德普、刘子南回县筹备建立蓝田县农民协会。共青团陕甘区委也派出宣传部部长张金印(即张慕陶)、省立三中共产党员刘肇沛、岳炳光和华县咸林中学共产党员翟子固先后来蓝田,在蓝田各校师生中开展工作。随后,张含辉以国民党陕西省党部的名义又来蓝田视察县农民协会的筹备情况,同时和侯德普一起建立了中共蓝田特别支部,这是蓝田第一个共产党组织。
此时,蒋介石背叛国民革命,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但是陕西以至整个西北地区还在武汉国民政府的领导之下。因此,陕西地区的国民革命还处在蓬勃发展阶段。
这时,汪锋的表兄穆志贤正在西安中山军事学校学习,他从西安几次给汪锋写信,传来消息:冯玉祥要率部东出潼关,策应北伐,有相当多的关中青年男女积极报名要求参军参战。城中大街上随时都可以看到身穿灰色军装,戴着大檐帽,腰束武装带,肩挎长枪,迈着矫健步伐的官兵们,列队操练。还有一些三五成群的学生手持传单,举着旗子,慷慨激昂地进行演讲,演讲的地方往往聚集着一大群市民听众,他们时不时地敲锣打鼓,呼喊着“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唱着《国际歌》,向列宁、孙中山遗像鞠躬敬礼。明代秦王府(也称皇城)的南门墙壁全部粉刷成一崭红色,皇城也改名叫“红城”了。冯玉祥、于右任在红城前广场召开了几万军民参加的北伐誓师大会……听到这些新鲜的消息,汪锋和几位年轻的农民自卫队队员坐不住了,经过一番商量,决定要去西安参加北伐军。正在他们整装待发的时刻,汪锋父亲把这个情况告诉了王敬夫,王敬夫立即赶到汪锋家,力劝汪锋他们留下来,继续参加当地农民运动,迎接蓝田县农民协会的成立,并答应日后介绍汪锋他们前往西安中山军事学校或西安中山学院学习深造。西安中山军事学校是以国民军联军驻陕总部名义主办,陕西著名共产党人史可轩任校长。西安中山学院是以冯玉祥为首的西北政治分会主办,共产党员刘含初任校长,两所学校都是为给陕西以至西北地区培养政治、军事、农运、妇运等方面的骨干人才而成立。经过王敬夫和父亲的一番劝说,汪锋和几个自卫队队员才答应留下来,继续参加本地的农民运动。
到了5月初,蓝田县农民协会发展到12个区,五六千人,还建立了持有500多支枪械的农民自卫军。中旬,蓝田县农民协会在县城召开成立大会,各区农协会会员和各界人士万余人参加大会,大会追悼了李大钊烈士,声讨了蒋介石的反革命罪行,发表了蓝田县农民协会成立《宣言》和《告民众书》,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汪锋和山王村农民协会大部分会员参加了这次大会,还和部分自卫队队员担任了大会主席台一侧的警卫工作。大会之后,县农协会在县西街小学召开了各区农协代表会议,推选出县农民协会执行委员会人选。
从此,蓝田县农民协会执行委员会领导全县农民协会开展了惩罚不法官吏、土豪劣绅,减租、减息,合理摊派差役、赋税,反对封建迷信和封建礼教的斗争。汪锋和自卫队队员们担负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巡逻、站岗、放哨、刷写宣传标语,维护家乡一带社会治安。到了7月。蓝田县农民协会已发展到27个区、177个村。
5月,中共陕甘区委撤销,成立了中共陕西省委。
继蒋介石背叛革命以后,7月15日,汪精卫控制的武汉国民党中央召开了“分共”会议,决定和共产党决裂,从而进一步破坏了国共合作的大好局面。“分共”会议之后,冯玉祥也在陕西“清党”反共,陕西的革命大好形势急转直下,刚刚建立起来的各级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队、自卫军被迫解散,停止了活动,刚刚取得的一点大革命胜利成果付之东流,共产党、共青团组织不得不由公开转入地下,陕西处在了白色恐怖之中。西安中山军事学校、西安中山学院被迫解散,史可轩、刘含初分别于7月下旬和8月下旬惨遭地方反动军阀杀害,汪锋向往深造的愿望也随之落空。这时,汪锋由王敬夫、穆志贤介绍加入共青团。
秦岭之子:汪锋革命传奇/许发宏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