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栈道千里,唯褒斜绾毂其口”

  (一)古褒斜道

  古汉台第一台阶设有褒斜道陈列室,展出以下主要内容:进入展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汉中市地形模拟沙盘。汉中盆地东西长约100公里,南北宽约25公里,北有秦岭屏障,南有巴山险阻,汉水横穿中间,西边有嘉陵江纵贯,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盆地。特别是秦岭,主峰太白山高3767米,一座山脉居然成为中国南北陆地的分界,人们常说“南稻北麦,南船北马”,秦岭从地理上把中国分为南方和北方。汉中位居秦岭以南,属于我国南方。

  汉中古有“栈道之乡”称谓,是指从周秦汉唐首都长安穿越秦岭、巴山去四川成都的古道有七条,它们都经过汉中。自西至东,穿越秦岭的有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穿越巴山的有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这七条道古称为蜀道。汉中处于这七条古道路联结点,加上汉水水路,使汉中成为得天独厚的战略要地,“北瞰关中,南屏巴蜀,东达荆襄,西控秦陇”。南宋丞相张浚说汉中“前控六路之师,后据两川之粟,左通荆襄之财,右出秦陇之马。号令中原必基于此”。历来的四川割据或关中有急,汉中都处在重要战略位置上,后可据而安,前可持而进。

  这七条道路,有以下三个共同特征:第一,上起先秦,下至明清,它们都是关中与四川联系的主要交通路线,当国家处于战乱时期时,更是各方争相控制的目标。第二,与长安国都地位密切相连,都曾作过驿道,即为国家管理的道路,相当于今天的高速公路。《史记·货殖列传》载:关中南则巴蜀,“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唯褒斜绾毂其口”。第三,它们作为自然山水和历史文化相结合的载体,挖掘其间的文化,包括民间创造和传说,整理出来的内容都是中华文明的体现。在周秦汉唐一千多年历史中,视秦岭为父亲山,是国脉圣山,而完整中国之形象,则实现于秦岭古道的开辟与通行。褒斜道和石门是周秦汉唐京畿时代秦岭古道的象征,古栈道上的遗物遗迹都是祖国历史文化的再现。

  (二)褒斜栈道及其结构

  古人言:“循河而道”。褒斜道长235公里,因顺着褒河、斜水通行而得名。两水发源于秦岭太白山五里坡,褒河往南注入汉江,谷口在今汉台区河东店;斜水往北注入渭河,谷口在眉县南斜峪关口。自汉至五代,南北兵争,双方行军往往取道于此,其后斜谷道废,自褒谷北上经连云栈道联结故道出散关。遗迹至今犹存。

  展室陈列了“三皇乘祗车出谷口”(谷口即斜谷口)、“武王伐纣蜀为盟”(蜀进中原伐纣当循褒斜道北行)、“烽火戏诸侯”(褒姒从褒斜道进入周王室)、“秦厉公城南”(南指南郑)的历史画拓片,以及褒斜道沿线出土文物,有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石凿、石锉、石簇,陶鬲、坯、釜和商周的铜器戈、钺、罍等。图片和出土文物充分说明战国时期以前褒斜道就被人们踏出来了。

  至于褒斜道何时由官府组织人力扩宽修筑成栈道,从现存的遗迹分析,铁器的出现后方有可能。历史记载,秦惠文王时(前337年—前311年),为拓展国土,起兵伐蜀,秦在峰峦叠嶂的秦岭、巴山修道,至秦昭王时,已有“栈道千里通蜀汉,使天下皆畏秦”的记载。《读史方舆纪要》称“褒斜之道,夏禹发之,汉始成之。南褒北斜,两岭高峻,中为褒水所经。春秋开凿,秦时已有栈道。”

  何谓栈道?我国古代随着铁器使用,人们开始在道路必经的崖壁上凿孔,插入木条,再以横木相连,上铺木板,下面以立柱支撑,供人、车行走,即成栈道,是为“去险就夷”或“释负担之劳,就方轨之近”。古代工匠修筑栈道时因地制宜,在舒缓的地方可以修筑石阶式栈道;垂直的崖壁就需要在崖壁上凿孔插入木桩(或石桩),再铺上木板;在危险的地段需要在崖壁上凿两排或三排孔,插入多排木桩,相互连接支撑,再铺上木板;在容易落石的地方修建篷廊;如果遇突兀的壁,也有用“煅石水激法”修成隧洞贯通;“逢水架桥”,在水中预先凿石打基孔,埋入木柱或石柱,上架木板。展室里陈列了褒斜道上几种栈道形制结构模拟图形,它们是:

  阎王碥栈道模型,属于平梁立柱型,即标准式形制,遗址在留坝县南河乡阎王碥。栈道在山崖间凿孔,中插横梁,下撑立柱,上铺板,路长200米,上覆有阁廊,以避风雨。其地形山幽谷峡,崖石直立,下临深潭,行人稍有闪失,则遭遇不测,故名阎王碥。

  孔雀台栈道模型,属于梁无柱形制,遗址在留坝县孔雀台乡。它是将横梁插入山崖壁孔,上覆横板,梁下无柱。栈孔方型,边长30厘米,间距40~60厘米。

  石垭子栈道模型,属石积式形制。遗址在留坝县拓梨园乡石垭子村西,崖壁凿孔插入石梁,上面石条交错覆盖。

  栈道的开凿,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与才能,在我国古代交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三)石门——世界上最早的通车隧道

  石门位于褒谷南端,距谷口约3.5公里的褒水西岸,属于隧道,是栈道的一种形制,当时还没有隧道这个名词,故形象地称它“石门”。因褒斜道行至褒谷口七盘山,被突兀伸入河中的山嘴阻挡,悬崖下边是激流险滩,故东汉永平六年(63),汉中太守鄐君,以明帝诏书,“受广汉、蜀郡、巴郡徒二千六百九十人至永平九年四月完工”,修建褒斜道,并开凿石门,“益州东至京师去就安稳”。石门隧道与褒谷平行,其基面与南北栈道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东西两壁因山嘴长短而略有不同,东壁长16.5米,西壁长15米;南口高3.45米,宽4.2米;北口高3.75米,宽4.1米。汉代一轨之宽仅1.5米,可知石门可容两辆车并行或相向而行。北魏《石门铭》载:“穹窿高阁,有车辚辚。威夷石道,驷牲其骃。千载绝轨,百辆更新……”尽言昔日褒斜道通车的盛况。开凿石门隧道,当时尚无火药,是如何开通的呢?清光绪八年(1882)关中潘炬墉题记中载:“石坚不受斧凿,杨公以火煅通石门……”清代贾汉复也有“积薪一炬石为圻,锤凿既加如削腐”的诗句,说明石门是采用火烧水激的方法开凿的。它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开凿最早的通车隧道,“隧道基面与南北栈道同处一水平线”“火烧水激开凿”“可两车并行”。真是一个空前的壮举和伟业,堪称古代交通奇观。

  褒斜道开凿的历史悠久,规模之巨大、工程之艰巨必须倾全国之力才能完成。有学者把褒斜道同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等国运大工程,称之为古代中国的“三绝”,应该是不过分的。事实上,褒斜道比前两者还早,历史的风云可能还要在万里长城之上。

  (四)褒城驿——天下第一驿

  驿道,即国道,为中央管理的国家大道。“驿”是乘马(人骑)、从马(驼物)停留的车站,也是驿传机构。《大唐久典》记载:唐代驿道每隔20里设一个驿站,最盛时全国各地驿道总共有1639个,驿道工作人员2万余。唐褒斜道上的褒城驿(今汉中市汉台区龙江镇柏花村),孙樵有文,元稹有诗,孙樵的《书褒城驿壁》云:“褒城驿号天下第一驿。”它背依褒河之清流,面对广阔原畴,驿舍宏丽,池水相伴,花木簇拥,环境幽雅,景象宜人。当时汉中是长安中央政府与西南半壁天下联结交通的枢纽,公务往来、信件驿传十分频繁,大小官吏出入,送往迎来应接不暇,“一岁宾至者不下数百辈”,地位十分重要。褒斜道展室展出了古褒城驿的模拟图形,有门楼、驿楼、厅堂、回廊、轩榭、驿舍、宽畅的马厩、可泛舟的池沼,气势轩昂。唐代诗人元稹途径汉中,留宿褒城驿时,即兴写下《褒城驿三首》,诗中写道:“严秦修此驿,水涨驿前池。已种万竿竹,又栽千树梨。四年三月半,新笋晚花时。怅望东川去,等闲题作诗。”南来北往的官吏、军旅、文人、商贾、驿传,经历崇山峻岭中的褒斜道“惊魂方未定,万山围一身”的颠沛和艰难跋涉后,进入坦荡如砥的汉中盆地,褒城驿如同瀚海中的绿洲,成为旅客压惊、休整的世外桃源,心情该是多么惬意和舒畅啊!

  (五)古栈道文化

  栈道是我国乃至世界交通史上一个奇迹,修栈道采用的材料、形制,均是古人经过无数次踏勘、反复总结的结果,是因地制宜、巧夺天工的伟大创举,建筑学家茅以升称它为伟大的土木工程。褒斜道陈列室展出了修筑栈道用的工具,如铁锤、铁斧、钢筋、铁片(加固栈道石梁用)等,以及运输工具,有先秦单辕车、汉代独轮车、双辕车、四轮车、牛车、马车、轿子等模型,还有邮亭模型和古代交通规则《仪制令》:“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的石碑拓片,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交通规则。

  展室内一幅褒斜道长卷古画,展现的是天梯云栈穿行于万山崇岭之中,时而一亭,时而一阁,时而修篁茂竹、松柏成林,时而怪石嶙峋、悬泉瀑布,时而幽谷茅舍、鸟舞兽奔的情景。举目尽奇美,行旅见艰辛……包括文学家、画家、学者步履蜀道,留下蔚为大观的古代石刻、诗歌和文学铭、宗教造像、神话传说等,赞石门的壮举或咏蜀道雄伟,颂褒斜道风景之秀美以及风土人情的文学作品,数以千计,使褒斜道成为文化艺术长廊,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栈道文化。它不仅是一种典型的地域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有学者称每条蜀道都是石刻之路,确是如此。如褒斜道沿途现存多达178种石刻,记录着褒斜道的通塞及风物,其中有极享盛誉的“石门十三品”和诗歌。“石门十三品”中的《石门颂》颂扬已故的修栈道司隶校尉犍为杨君,全文层层蓄势,步步深入,四字一句,语言尽显张扬,但又庄严典雅,对仗工整,读来朗朗上口,很有节奏,很有感染力,是一篇典型的汉赋佳作。此类的文学作品,都以宏丽为美,还有《石门铭》等汉赋名篇。唐代李白的《蜀道难》,以浪漫的笔调,写蜀道沿途风光与历史传说,至今享誉世界传之不朽。杜甫没有留下专门的《蜀道难》,却有24首“秦州蜀道诗”,既表达了秦蜀道的地理险阻,也表现了行旅之难,实为关于中国古道最伟大和内容丰富的纪行诗,至今享有盛名。唐代沈佺期、薛能、元稹、胡曾、武元衡,五代时期的王仁裕,宋代清贫太守文同、爱国诗人陆游等行旅栈道,都留有不少佳著。陆游在汉中投笔从戎,金戈铁马成熟了他的诗歌风格。清贫太守文同演绎出“胸有成竹”典故。明清亦有许多文人相继履栈,王渔洋、张问陶、陶澍、张素含、曾国藩、王志沂、林则徐、李嘉绩、陈涛等等,在他们笔下,栈道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行旅中的感怀与观赏,无一不使其生情着迷,他们极尽状摹之能事,吟诗酬唱,栈道也在历史流程中留下斑斑足迹,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诗人。

  有一批文人学士行旅在栈道上,按行程逐日所作游记,成为行记类文献。如王士性的《入蜀稿》《入蜀记》,王渔洋的《蜀道驿程记》《秦蜀驿程记》,陈奕禧《使蜀日记》,张素含《蜀程纪略》,王志沂《汉南游草》,陶澍《蜀輶日记》,陈涛《入蜀日记》以及意大利马可·波罗和日本著名学者、外交官竹添井井的游记等,这些蜀道文献为他们所经历景观和历史的阐述,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记载着一个地区文明发展与进步的历程,印证着人类社会演变的足迹。如王士性《入蜀稿》《入蜀记》在旅行中进行理性思维,并升华到地理学上思考,因而使他成为中国地理学上划时代的重要人物。意大利马可·波罗取道连云栈道赴四川,他的游记逼真地勾画出元代汉中盆地风物及其南北栈道交通的历史画面。日本竹添井井的《栈云峡雨日记》文卷,真实生动描述了汉中风物及南北栈道,既是游记,又有吟诗,是19世纪末期风物长卷中的重要域外文献。

  今日,川陕间交通主要是铁路、公路,它们代替了昔日的栈道,但它们又无不在昔日秦蜀栈道路线基础上修筑,足见古道选线的科学性。现在的高速公路过沟壑、凹地,城市以钢筋混凝土立柱支撑,或少占地,或避免路不平,避免与地面争道,这与古栈道跨越山涧崖壁或河流的栈桥模式一样,唯其材料不同,它们是在继承栈道基础上进行的创新。

出处:

汉中文化之旅/来文基,魏素娟编著.-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