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教重要源地之一,佛教也兴盛

  汉台望江楼一层和二层分别是佛教和道教造像陈列室。

  (一)中国道教重要源地之一

  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在中国长达2000年的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一直是官方提倡的带有宗教色彩的正统思想,道教则带有鲜明的民间宗教色彩,它广泛吸纳中国古代巫术、方仙道、黄老道等,由众多民间教团组织融合而成。道教的成熟与佛教传入中国几乎同时,而且几乎同步发展,最终在中国形成儒、道、佛三者鼎足局面。道教始终扎根于中国社会,其形成的标志是东汉末由张角、张道陵分别创立的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汉中是道教由初创走向成熟,由小规模走向大规模,还走向官方,并流向全国的重要源头地之一。

  汉初,汉中就有杨王孙提倡裸葬,李郃熟知道家河图洛书之说。城固县升仙村的唐公房祠内原有东汉建宁到光和年间(168—164)立的《汉仙人唐公房碑》(1970年移存西安碑林博物馆)称:王莽居摄二年(7),城固人唐公房“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唐公房常行善施乐、仗义疏财举办公益事业,以“方正贤良”之名被推为汉中郡郡吏,他事必躬亲,惹怒郡守受到打击,在回家路上受到一位鹤发童颜老人点化,唐公房全家连同房屋、六畜拔地而起,冉冉升空。唐公房升天惦念女婿时,女婿正好站在一座桥上,看升天奇观,人们便把这座桥叫“忘仙桥”,把唐公房升天的地方叫“神仙村”。此事虽是神话故事,但也见证汉中在汉代就有道家黄老学派的流传。

  道教是在东汉中后期产生的,最早的道派有两个:一是张角于汉灵帝熹平年间(172—178)创立的太平道;一是张道陵于顺帝时期(125—144)创立的五斗米道,其传教范围达于汉中。《三国志·张鲁传》裴松之注引《典略》载:“熹平中,妖贼大起,三辅有雒曜。光和中,东方有张角,汉中有张修。雒曜教民缅匿法,角为太平道,修为五斗米道。”可见当时张修已为汉中五斗米道首领。

  太平道因发动黄巾起义遭到东汉王朝的残酷镇压之后,便情况不明。五斗米道却传承不绝,故道教尊五斗米道创始人张道陵为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又名张陵,学道于鹤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北),著道书20余篇,入道者出米五斗,被称为“五斗米道”。该道以老子的《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奉老子为教主,尊称“太上老君”。张道陵去世后,其子张衡继承教主之位。张衡去世后,其子张鲁继承祖业,在汉中发展和传播五斗米道。《三国志·张鲁传》载:“益州牧刘焉以鲁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将兵击汉中太守苏固,鲁遂袭修杀之,夺其众。焉死,王璋代立,以鲁不顺,尽杀鲁母家室。鲁遂据汉中,以鬼道教民,自号‘师君’。”这段记载说明,张鲁袭杀张修,他在汉中建立政教合一政权,自号“师君”,为传播五斗米道不设长吏,使用道内称号:师君下设治头大祭酒、祭酒,信教者称鬼卒。张陵修订了《老子五千文》,成为五斗米道指导思想,强调“以忠孝为核心,行善积德为行为标准”,要求“重廉耻,畏天命”。人人必须遵守的教义是:“诚信不欺诈,不偷、不抢、不贪占小便宜”“自食其力”,反对“强取人物”,信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关系。按其教规,在道边设义舍、义肉,供行路人及难民无偿量腹食用;犯小过之人,罚其修路;触犯法律的人先给三次悔过机会,再不改,才量罪施刑;教徒以“诚信不欺诈”为道德规范,把生病和灾难看作是对不诚信者的惩罚,治病先应自思其过。此外,春秋两季还禁止屠杀生灵;禁止造酒、喝酒;保持平常物价。

  当时五斗米道在全国范围设有24治(管理机构),其中在汉中设有三治,它们是勉县的阳平治(又称浕口治),时为道教祖庭,即中央教区,后迁成都,南郑设有后城治和公慕治。张鲁在汉中政教合一的政权机构统治近30年,正是天下混乱的东汉末年,汉中却偏安一隅,关陇民众迁来数万家,湖北、四川等地少数民族也有很多迁来,是汉中道教最兴盛的时期。后因张鲁降于曹操,被曹封为镇南将军,居邺城(今河北临漳),家族全部迁入洛阳,大批五斗米道众随张鲁北迁。《魏志·张既传》载:“鲁降,既说太祖拔汉中民数万户以实长安及三辅”,五斗米道遂流行于全国。汉中政教合一体制虽瓦解,而五斗米道除在汉中民间继续发展外,又在关陇和中原地区发展起来;晋代,张道陵第四代孙张盛自汉中移居江西龙虎山,使龙虎山成为我国道教正一道的祖庭,素有“神仙洞府”之美称,为我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

  道教以“道”为立教根本,认为“道”派生天地万物,即“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社会上一切都是“道”法而行,最后回归自然。晋代葛洪把神仙方术与儒家纲常结合,宣扬做到忠、孝、仁、恕、信、义才能成仙。北魏寇谦之采用传箓方式传教,完善了道教仪式和修炼方法。南朝刘宋时期陆修静和齐梁的陶弘整理了道教经书,完善了道教理论。从此,道教无论从道义、科仪规范、神仙谱系等方面都逐渐完备,走向了成熟。

  道教陈列室展出了三方面内容。一是汉《仙人唐公房碑》的拓片和西安碑林博物馆第三陈列室《仙人唐公房碑》的照片,以及城固升仙村照片。《仙人唐公碑》圭形、圆额,高190厘米,宽67厘米,厚17厘米,额篆“仙人唐君之碑”,额上有晕,下有碑穿。隶书17行,每行31字,共507字;碑阴题名15人。碑文记述了王莽新朝时期,城固人唐公房一人得道成仙,全家及其六畜随之升天的神话故事。二是陈列了张鲁及五斗米道有关资料,有《三国志·张鲁传》《后汉书·张鲁传》、楼观台老子讲经台、明代张路绘《老子骑牛图》,清代任渭长画的张天师像、张鲁像、张鲁护仓,勉县武侯祠《天师符录》拓片,褒城山河堰《天师符录》拓片,勉县老城走马岭张鲁城遗址照片,勉县温泉乡灌子山张鲁女墓和墓前石羊及女郎庙等。《水经注》载:“女廊庙舍三十六间。”其庙1958年拆除,现存墓及传说中女郎捣衣石。三是陈列了馆藏道教铜造像广成子、真武大帝、仓颉、灵官、玉帝侍者、玉女捧玺、刘海戏金蟾等共11尊。这些资料佐证了汉中是道教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二)兴盛的佛教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儒家、本土道教相互渗透,彼此吸收,发展成具有新特点的中国化佛教。

  佛教相传于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乔达摩·悉达多所创立。他被佛教徒尊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又被称为“佛”,意为“觉者”或“觉悟了真理的智者”。佛教的基本教义是“缘起论”和“四圣谛”。“缘起”即“诸法因缘而起”,是佛教最基本的世界观。其总的看法是世界是变化的,此即“无常”。变化是无常的,此即“缘起”。因缘聚则物在,因缘散则物灭,一切都是无常的,因此任何存在都是变幻无常的,真正不变的只有佛性。“四圣谛”包括苦、集、灭、道四谛,是佛教的人生观,其基本观点是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人生痛苦的原因是欲望,摆脱痛苦之道就是断绝欲望,修成正果,涅槃寂灭。除佛教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外,佛教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为:以“道”为认识对象,主张在体认道的虚无时,要排除一般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静坐澄心,最大限度地平静思想和情绪,让心体处于无智无欲的虚空状态,使个人内心的纯粹意识转化为直觉状态,如光明自发一般,产生万物一体的洞见慧识,透过当下事物的外形和表象直契事物的本体。佛教的修养论主要为“六度”“八正道”“三学”。“六度”指的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智慧。“八正道”包括正确见解、正确思维、正确语言、正确行为、正确生活、正确努力、正确动机和正确心神专注。“八正道”又可归结为“三学”,即戒、定、慧。佛教要求教徒恪守上述的行为方式和行为规定,从而从生死此岸到达涅槃彼岸。

  佛教从传入中国起就开始了中国化的历程,提出了许多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佛教理论,禅宗被视为佛教中国化的典型。

  佛教何时传入汉中无考,本地大多寺庙属佛教净土宗及禅宗的支宗。据出土文物记载,汉中城西5公里龙岗寺遗迹中出土有南北朝时期佛僧用物。唐高僧法照禅师(747—821),姓张,洋县人,佛学精深,首创念佛法门,为净土宗第四代祖师,唐德宗拜为国师,《高僧传》有其传,《汉中地区志·人物卷》有法照禅师的传。五代至宋,南郑梁山上的乾明寺有房舍千间,地产百顷,每年内外斋僧不下十余万,后蜀广政年间(935—965),有新罗(今韩国)僧曾住此修行。洋县智果寺建于唐仪凤年间(672—676),历代均有修葺。明万历十四年(1586),万历皇帝之母李太后捐金重修智果寺,增建藏经楼,面积约600平方米,高12米,楼双檐顶盖琉璃筒瓦,下置围廊,结构精巧。寺内竖有明万历十四年《圣谕碑》l通,藏经楼内存有明版御赐佛经《大藏经》678函,6780卷,为佛经珍品。经卷封面所用的各色织锦硬壳和500余种图案也是明代丝织重要遗物。藏经楼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汉台区的万寿寺、宝峰寺,南郑的小南海、药王洞,勉县的天灯寺,城固的回龙寺、弥勒寺等30处寺庙一直是佛教活动的场所。佛事节日有:正月十五涅槃法会,二月十九观音菩萨诞辰,四月初八释迦牟尼诞辰,腊月初八佛成道节等。

  佛教宗派林立,造像艺术堪称其精粹,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载体之一。展室陈列的以明代汉中瑞王府(旧址在莲花池公园)“护国禅林”的造像为主,是馆内历来珍藏的珍品,包括弥勒佛、阿弥陀佛、释迦牟尼、迦叶尊者、阿难尊者、观世音菩萨、药师佛、善财龙女、文殊菩萨、韦驮天尊、四大天王等27尊铜佛和千手千眼观音石刻。

  瑞王府为明神宗朱翊钧第五子、瑞王朱常浩府邸。王府位于汉中府城中心地带,仿皇宫式建筑,房舍千余间,规模宽敞,殿宇辉煌,东括莲花池,南至西大街,西北抵城墙,为汉中历史上最大府邸。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始建,历经26年告竣,当时府邸设有“护国禅林”,瑞王朱常浩因笃信佛教,在营建瑞王府时营造了大型寺庙“护国禅林”,制作了数百尊青铜佛像。当时汉中城内寺庙多处,满城罄声,香烟缭绕。

出处:

汉中文化之旅/来文基,魏素娟编著.-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15.5